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度云南省保山市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距Qr处放一检验电荷q,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处场强方向仅由Q的正、负决定   B.qr处的受力方向仅由Q的正、负决定

C.r处场强的正、负由场强零点的选择决定  D.r处场强的正、负由q的正、负决定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将电量为3×10-6C的负电荷,放在电场中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6×10-3N,方向水平向右,则将电量为6×10-6C的正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    )

A.1.2×10-2N,方向水平向右         B.1.2×10-2N,方向水平向左

C.1.2×102N,方向水平向右          D.1.2×102N,方向水平向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静电学公式中,F、qE、Urd分别表示电场力、电量、场强、电势差

以及距离:①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②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③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④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则(      )

A.它们都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电场才成立

B.①②③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电场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

C.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对任何电场都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才成立

D.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④对任何电场都成立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就越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越高,电容就越大

C.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加一倍,电容就增加一倍

D.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面积增加一倍,电容就增加一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 Q是带负电的点电荷, P1P2是其电场中的两点, 一个电子在P1P2两点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1F2, 所具有的电势能分别为EP1EP2, 则(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F1F2EP1EP2    B.F1F2EP1EP2

C.F1F2EP1EP2    D.F1F2EP1EP2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带负电的粒子在图示竖直电场中运动,若在Ⅰ区域内匀速直线下降,那么,它在Ⅱ区域内将(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匀速下降             B.加速下降

C.减速下降             D.匀速直线运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移动时,各电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安培表和伏特表读数均增大   B.安培表和伏特表读数均减小

C.安培表读数变大,伏特表读数变小    D.安培表读数变小,伏特表读数变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一电池与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V,接上8Ω的负载电阻后路端电压为2.4V,则可以判定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为(    )

A.E=2.4V,r=lΩ                   B.E=3V,r=2Ω 

C.E=2.4V,r=2Ω                   D.E=3V,r=lΩ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门电路符号的说法中,正确的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为“非”门,乙为“与” 门,丙为“或”门 

B.甲为“与”门,乙为“或” 门,丙为“非”门

C.甲为“非”门,乙为“或” 门,丙为“与”门

D.甲为“或”门,乙为“与” 门,丙为“非”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右图所示,因线路故障,按通K时,灯L1和L2均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ab=0,Ubc=0,Ucd=4V.由此可知开路处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灯L1                    B.灯L2

 C.变阻器            D.不能确定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势是表示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B.外电路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C.电动势数值上等于闭合电路内外电压之和

D.内电阻越大,则路端电压越接近电源电动势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右图所示为两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两电阻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发热功率比较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电阻R1的阻值较大     B.电阻R2的阻值较大

C.电阻R1的发热功率较大   D.电阻R2的发热功率较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两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连接,电键k闭合.电容器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静止不动.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A.微粒带的是正电           B.电源提供电压为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断开电键k,微粒将向下做加速运动

D.保持电键k闭合,把电容器两板距离增大,微粒将向下做加速运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始终与电源两极相连,电源电压为8.0V,两板的间距为2cm,而且极板B接地。极板间有CD两点,CA板0.5cm,DB板0.5cm,则(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两板间的场强为400V/m    B.CD两点的电势相等

C.C点的电势φC = 2.0V       D.D点的电势φD = 2.0V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 I,线圈内阻为 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2/R              B.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2R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I2R             D.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2R=U2/R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读数。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游标卡尺                mm    

2.螺旋测微器             cm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如右图所示,是某次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多用电表表盘指针所示的位置,请你读数: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如果使用的是直流2.5V的电压挡,则读数

2.如果使用的是×100Ω的电阻挡,则读数为           Ω;

3.如果使用的是直流10mA的电流挡,则读数为           mA。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为提高金属丝电阻的测量精确度,减少误差,实验中需要确定电流表的内接或外接,由于电表内阻不清楚,一同学采用了试触法进行判断,将图示电路闭合后,电压表移动端接到a点,电压表示数为2.0V,电流表示数为0.40A,当移动端接到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0V,电流表示数为0.38A(电源内阻不计),由以上数据可知,应采用电流表______接法,RX的测量值是________说明: 6ec8aac122bd4f6e。(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请你不改动已接导线,在下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

2.测得该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上图所示,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AB是电场中的两点. 一个电荷量q = +4.0×10-8 C的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FA=2.0×10-4 N,将该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W = 8.0×10-7J . 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B两点哪点电势高?

2.将一负电荷放在A、B两点,哪点电势能较大?

3.A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A

4.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R3=4Ω,当电键K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W,当电键Kb时,电压表示数为4.5V,试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电键K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3.当电键Kc时,通过R2的电流.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正方形盒子,CD边的中点有一个小孔O,盒子中有沿AD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粒子源不断地从A处的小孔沿AB方向向盒内发射相同的带电粒子,粒子的初速度为v0.在电场作用下,粒子恰好从O处的小孔射出. 求该带电粒子从O孔射出时的速率.(带电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