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度内蒙古巴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B.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D.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可能是(     )

A.5 F/9      B.4F/5       C.5F/4      D.9F/5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A和B之间       

B.A右侧

C.B左侧          

D.A的右侧及B的左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6ec8aac122bd4f6e 可知此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F成正比

B.由公式6ec8aac122bd4f6e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成反比

C.由Uab=Ed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b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D.公式C=Q/U,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无关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A、B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则(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A.同一点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B.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A、B两点的连线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A点具有80eV的电势能,当它由A运动到B克服电场力做功30eV,则(     )

A.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是50eV  B.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30eV

C.B点的电势为110V           D.B点的电势为-110V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个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电场强度为E,则(     )

A.若在A点换上 –q,A点的电场强度将发生变化

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 的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将变为2E

C.若A点移去电荷q ,A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

D.A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与q 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在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依次有A、B、C三点,分别把+q和-q的试验电荷依次放在三点上,关于它所具有的电势能的正确说法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B.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C.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D.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曲线表示一个带负电粒子通过一个点电荷Q所产生的电场时的运动轨迹,虚线表示点电荷电场的两个等势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等势面φAB,粒子动能EkA>EkB

B.等势面φAB,粒子动能EkA<EkB

C.等势面φAB,粒子动能EkA<EkB

D.等势面φAB,粒子动能EkA>EkB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然后将两极板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

A.电容逐渐增大

B.极板间场强逐渐增大

C.极板间电压保持不变

D.极板上电量保持不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

A.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的大小

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C.电源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D.电流做功的快慢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图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过程中,两表的示数情况为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少

B 电压表示数减少,电流表示数增大

C 两电表示数都增大

D 两电表示数都减少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υ,在△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nυS△t      B.nυ△t    C.I△t/e     D.I△t/(Se)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D.对应P点,小灯泡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电阻RX的电路。

1.图中电压表的P接头未接,该同学将P接头分别试触a、b两点,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跟        表的内阻值相差不大,为了使测量RX的值更准确,则P接头应接在      点。

2.该学校实验室只有如下器材: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0欧,额定功率2W)

蓄电池(电动势12V、内阻约1欧)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0.1欧)   

电流表A2(量程100mA,内阻5欧)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5千欧)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25千欧)

滑动变阻器R1(0~50欧,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0~200欧,额定电流200mA)

电键S,导线若干

若用该同学的电路测定RX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              ;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某电解槽内,在通电的2s内共有3C的正电荷和3C的负电荷通过槽内某一横截面,则通过电解槽的电流为______A。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一个标明“1kΩ,10W”的电阻,允许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为______。当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0V时,它消耗的实际功率为______。(设电阻阻值

不随温度变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两导线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3∶4,电阻率之比为5∶6,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______。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的M、N两点距离为2 cm,两点间的电势差为5 V,   M、N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则此电场的电场强度多大?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M为一线圈电阻r=0.4Ω的电动机,R=24Ω,电源电动势E=40V.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1.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4.0A(电流表可看做理想电表)求

1.电源内阻

2.开关S闭合时电动机发热消耗的功率和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k=120 N/m、自然长度L0=1 m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M点,另一端N与导电的迎风板相连,弹簧穿在光滑水平放置的电阻率较大的金属杆上,弹簧是不导电的材料制成的.迎风板面积S=0.5 m2,工作时总是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电路的一端与迎风板相连,另一端在M点与金属杆相连,迎风板可在金属杆上滑动,且与金属杆接触良好.定值电阻R=1.0 Ω,电源的电动势E=12 V,内阻r=0.5 Ω.闭合开关,没有风吹时,弹簧处于原长,电压表的示数U1=9.0 V,某时刻由于风吹迎风板,电压表的示数变为U2=6.0 V.(电压表可看做理想电表)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

2.此时作用在迎风板上的风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