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B.开普勒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
|
2. 难度:简单 | |
炮筒与水平方向成α角,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是v0,该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 A.v0sinα B. v0cosα C.v0/sinα D. v0/cosα
|
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为( ) 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运动由B返回A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B球同时被松开而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球先落地 B.两球下落过程中,A球重力做的功多 C.两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相等 D.两球落地时速度方向相同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赤道和纬度为450的地面上,他们随地球一起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相同的是(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力 D.向心加速度
|
6. 难度:简单 | |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为( ) A.mgh,减少mg(H-h) B.mgh,增加mg(H+h) C.-mgh,增加mg(H-h) D.-mgh,减少mg(H+h)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心力是细线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 B.小球受到重力、线的拉力和向心力三个力 C.向心力等于细线对小球拉力的水平分量 D.向心力的大小等于Mgtanθ
|
8. 难度:简单 | |
同步地球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悬在高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发射的同步地球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正上方 B.质量不同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度不同 C.质量不同的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不同 D.各国的地球同步卫星都在同一个圆周上运动,并且加速度的大小相同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F=mrω2时,小球恰好在IⅡ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离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时,小球将沿I轨道运动,这种运动不叫离心运动 B.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F>mrω2时,小球将沿Ⅱ轨道做离心运动 C.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F<mrω2时,小球将沿Ⅱ轨道做离心运动 D.只要外界提供的向心力F不等于mrω2时,小球就将沿Ⅱ轨道做离心运动
|
1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小球从楼梯上以2m/s的速度水平抛出,所有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0.25m,取g=10m/s2,小球抛出后首先落到的台阶是( ) A.第一级台阶 B.第二级台阶 C.第三级台阶 D.第四级台阶
|
11. 难度:简单 | |
下面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所有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太阳的质量大于行星,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万有引力 C.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其中G是一个比例常数 D.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表明当r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 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前进L,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夹角为α,物体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做功为FL B.力F做功为FLcosα C.重力做功为mgL D.合力对物体做功为FLcosα
|
13. 难度:简单 | |
我国已于2011年11月3日成功实现“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前在各自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下,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 A.“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都小于7.9km/s B.“天宫一号”的势能小于“神舟八号”的势能 C.“天宫一号”的周期大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D.“神舟八号”加速后可以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人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 km/s B.卫星在椭圆轨道I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II上运行的周期 C.在轨道I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进人轨道II
|
15. 难度:简单 | |
以自行车架为参考系,行驶时,后轮上A点、小齿轮上B点、大齿轮上C点,都在做圆周运动。若后轮半径为小齿轮的20倍,大齿轮半径为小齿轮的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线速度之比为20:1:1 B.A、B、C三点角速度之比为20:5:1 C.A、B、C三点角速度之比为5:5:1 D.A、B、C三点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00:5:1
|
16.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水平圆盘可以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静置于水平圆盘的同一直径上。A距竖直轴2L,B距竖直轴L。用长恰为3L的轻绳连接(轻绳不可伸长)。现使圆盘绕轴匀速转动,两物块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则( ) A.A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背离圆心 B.A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指向圆心 C.B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指向圆心 D.B物块所受摩擦力可能指向圆心,也可能背离圆心,B物块还可能不受摩擦力
|
17. 难度:简单 | |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轨迹,并求出平抛运动初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大小相同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落地时每次速度都相同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同一条抛物线 (2)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小球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D.小球的平抛运动要靠近但不接触木板 (3)在实验中,为减少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所以选择小球时,应选择下列的( ) A.空心铁球 B.实心小木球 C.实心小铁球 D.以上三种球都可以 (4) 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忘记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图中A点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他便以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坐标轴,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 __m/s,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为x=___ _cm,y=___ _cm。(g取10m/s2)
|
18. 难度:简单 | |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几乎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假设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 (1)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 ; (2)为了测得待测物体的质量,需要测量物体转动n圈所用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填写物理量符号并说明意义); (3)待测物体质量的表达式为m=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
19. 难度:简单 | |
用起重机把质量为2.0×103kg的物体匀速地提高9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1)钢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 (2)重力做了多少功? (3)若钢绳拉力改为2.4×104N,起重机把物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高9m,则在此过程中钢绳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
2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宇航员在地球上用一根长0.5m细绳拴着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用传感器测出小球在最高点A时的速度大小v=3m/s及绳上的拉力F=4N。若宇航员将此小球和细绳带到某星球上,在该星球表面上让小球也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用传感器测出当小球在最高点速度大小为v,=2m/s时,绳上拉力F,=3N。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星球的自转的影响,空气阻力不计。求: (1)该小球的质量m; (2)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3)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求该星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v星:v地。
|
2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长度为L=8.0m水平传送带,其皮带轮的直径为d=0.40m,传送带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80m。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传送带。旅行包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0。g取10m/s2。求: (1)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若没有人取包,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到地面上,则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当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其角速度为ω0=20 rad/s时,求旅行包在皮带上运动的时间与旅行包落地时的速度; (3)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s 随角速度ω变化的图象(ω的取值范围从0到100 r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