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B.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B.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量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半衰期短,且同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可以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来做“示踪原子” 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
3. 难度:简单 | |
如图 (a)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b)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b)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
4. 难度:简单 | |
在X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荷量e和光速c,则可知该X射线管发出的X光的( ) A.最短波长为 B.最长波长为 C.最小频率为 D.最大频率为
|
5. 难度:简单 | |
原子核A发生α衰变后变为原子核,原子核B发生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已知原子核A和原子核B的中子数相同,则两个生成核X和Y的中子数以及a、b、c、d的关系可能是( ) A.X的中子数比Y少1 B.X的中子数比Y少3 C.如果,则 D.如果,则
|
6. 难度:简单 | |
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初速度为零,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的存在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
7. 难度:简单 | |
已知金属锌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的直线1所示。某种单色光照射到金属锌的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1。若该单色光照射到另一金属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E2< E1,关于这种金属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图象应如图中的 ( ) A.a B.b C.c D.上述三条图线都不正确
|
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该光电管中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1.9 eV,当电键K断开时,用某种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置于最左端)。 A.闭合电键后,触头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会增大 B.若选用光子能量为1.7 eV的光照射光电管则电流表示数为0 C.当滑动变阻器触头向右滑动一定距离时电流表示数可能减为0 D.达到饱和光电流后,要增大电流只能通过增大正向电压来实现
|
9. 难度:简单 | |
在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区域中有14条,其中有4条属于巴耳末系,其颜色为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它们分别是从n=3、4、5、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 ) A.红色光谱线是氢原子从n=6能级到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B.两条紫色光谱线是氢原子从n=6和n=5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C.若从n=6能级跃迁到n=1能级将产生红外线 D.若从n=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辐射的光子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从n=6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将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
1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5 eV,现分别用氢原子跃迁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照射钨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 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 C.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到达金属网M的电子最大动能为2.25 eV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轻弹簧水平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嵌在其中,木块压缩弹簧后在水平面做往复运动。木块自被子弹击中前到第一次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 ) A. B.2Mv0 C. D.2mv0
|
12. 难度:简单 | |
物体受到合力F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将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 B.3 s末该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C.0~3 s内,力F的冲量等于零,功也等于零 D.2~4 s内,力F的冲量不等于零,功却等于零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动量p1=4 kg·m/s和p2=6 kg·m/s(向右为参考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A球追上B球并与之碰撞的过程中,两小球的动量变化量Δp1和Δp2可能分别为( ) A.-2 kg·m/s, 3 kg·m/s B.-8 kg·m/s, 8 kg·m/s C.1 kg·m/s, -1 kg·m/s D.-2 kg·m/s, 2 kg·m/s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A、B、C三木块质量相等,一切接触面光滑,一子弹由A射入,从B射出,则三木块速度情况( ) A.A木块速度最大 B.B木块速度最大 C.A、B木块速度相等 D.C木块速度为零
|
15. 难度:简单 | |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木板的左端开始向木板的右端滑行,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做出如下判断 A.滑块始终与木块存在相对运动 B.滑块未能滑出木板 C.滑块的质量m大于木板的质量 D.在t1时刻滑块从木板上滑出
|
16. 难度:简单 | |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A球以速度V0与质量为5m的静止B球发生对心碰撞,碰后A球的动能变为碰前的1/9,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为: A、 B、 C、 D、
|
1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凹槽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滑块从凹槽边缘A点由静止释放经最低点B 又向上到达另一侧边缘C.把从A点到达B点称为过程I,从B点到C点称为过程Ⅱ,则( ) A.过程I中小滑块减少的势能等于凹槽增加的动能 B.过程I小滑块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C.过程I和过程Ⅱ中小滑块所受外力的冲量相等 D.过程Ⅱ中小滑块的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凹槽动能的减少量
|
18. 难度:简单 | |
甲、乙两个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如图所示.甲和她的冰车质量共为30 kg,乙和他的冰车质量也是30 kg.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为15 kg的箱子,共同以2 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率迎面滑来.为避免相撞,甲突然将箱子沿冰面推给乙.箱子滑到乙处时乙迅速把它抓住.若不计摩擦.甲要以如下哪个速度(相对于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与乙相撞 ①4 m/s ②5 m/s ③6 m/s ④7 m/s A.①②③④都可以 B.②③④都可以 C.③④都可以 D.只有④可以
|
1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小球的质量应比被碰小球质量大 B.小球与斜槽间的摩擦对实验没有影响 C.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释放 D. 斜槽一定要固定好,末端切线不需要调节水平 ②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④经测定,m1=45.0 g,m2=7.5 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分别为35.20cm、44.80cm、55.68cm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__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他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④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cm.
|
20. 难度:简单 | |
已知氢原子基态的电子轨道为r1=0.528×10-10 m,量子数为n的能级值为 (1)求电子在基态轨道上运动时的动能.(3分) (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条光谱线.(1分) (3)计算这几条光谱线中波长最短的一条的波长(第三问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分) (其中静电力恒量k=9.0×109 N·m2/C2,电子电量e=1.6×10-19 C,普朗克恒量h=6.63×10-34 J·s,真空中光速c=3.0×108 m/s)
|
21. 难度:简单 | |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之间用一个弹簧相连,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沿着AB连线击中A,并留在其中,若A、B、子弹质量分别为mA、mB、m,子弹击中A之前的速度为v0,要求求解以后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某同学给出了如下的解题过程: 三者速度相等时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得: 还列出了能量守恒方程: 并据此得出结论。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题过程正确吗? 如正确,请求出最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如果错误,请你书写正确的求解过程并解出最大弹性势能.
|
22. 难度:简单 | |
静止的氮核被速度是v0的中子击中生成甲、乙两核。已知甲、乙两核的速度方向同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一致,甲、乙两核动量之比为1:1,动能之比为1:4,它们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做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为1:6。问:甲、乙各是什么核?写出核反应方程(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
2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2 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A 、B 静止在板上的C 点,A 、B 间绝缘且夹有少量炸药。已知mA=2 kg,mB=1kg,A 、B 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A 带负电,电量为q , B 不带电。平板车所在区域有范围很大的、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且电荷量与磁感应强度q.B=10 N·s / m .炸药瞬间爆炸后释放的能量为12 J,并全部转化为A 、B 的动能,使得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取g =10 m/s2,小车足够长,求: (1)分析说明爆炸后AB的运动情况(请描述加速度、速度的变化情况) (2)B 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
|
2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ABC为光滑轨道,其中AB段水平放置,BC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AB与BC相切于B点.A处有一竖直墙面,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接,当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物块恰能与固定在墙上的L形挡板接触于B处但无挤压.现使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圆弧轨道上距水平轨道高h处的D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与物块相碰后立即共速但不粘连,物块与L形挡板相碰后速度立即减为零也不粘连.(整个过程中,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试求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求小球与物块第一次碰后沿BC上升的最大高度; (3)若R>>h,每次从小球接触物块至物块撞击L形挡板历时均为Δt,则小球由D点出发经多长时间第三次通过B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