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浙江省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顿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以实验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到了落体运动规律

C.笛卡儿和伽利略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做出了贡献

D.牛顿最先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ec8aac122bd4f6e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点加速度大

C.粒子在B点动能大

D.A、B两点相比,B点电势能较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面四个图像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A、B、C、D的加速度、速度、动能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那个物体可能是受到平衡力作用的(    )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如图2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V-t图像,则由图像可知(    )

6ec8aac122bd4f6e

A.它们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B.它们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均相反

C.在t1时刻它们相遇

D.在0—t2时间内它们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长为L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前端放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现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将小车向右拉动一段距离s ,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左端。物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 ,在此过程中 (   )

6ec8aac122bd4f6e

A.小车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 s

B.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为0

C.力F对小车做的功为f L

D.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f s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由于B的质量较大,故在释放B后,A将沿杆上升,当A环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水平位置时,其上升速度v1≠0,若这时B的速度为v2,则                         (    )

6ec8aac122bd4f6e

A.v2=0         B.v2>v1     

C.v2≠0       D.v2=v1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质量为m的汽车,额定功率为P,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数为μ,以额定功率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驶过一圆弧形半径为R的凹桥,汽车在凹桥最低点的速度与匀速行驶时相同,则汽车对桥面的压力N的大小为(    )

A.6ec8aac122bd4f6e            B. 6ec8aac122bd4f6e

C.N=mg                             D.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6ec8aac122bd4f6e

A.物体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

D.加速度由2m/s2增加到6m/s2过程物体通过的位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斜面上方存在着沿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斜面上的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2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金属块带正电荷

B.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 J

C.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 J

D.金属块的电势能减少4 J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图,A、B两个物体的质量均为1 kg,两个物体之间用轻弹簧栓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两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恒力 F= 20 N 竖直向上提起物体A,当B恰好要离开地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 = 10 m/s2

6ec8aac122bd4f6e

A.在上述过程中,以A、B物体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在上述过程中,物体A的机械能守恒

C.当B恰好离开地面时,物体A的速度为 2 m/s

D.当B恰好离开地面后,物体A、B的加速度始终大小相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两块相对平行金属板M、N与电池相连,N板接地,在距两板等远的P点固定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如果M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6ec8aac122bd4f6e

A.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减小

B.M板的带电量增加

C.P点的电势降低

D.点电荷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增加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⑴(6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以下左图所示的实验图线a、b,其中描述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线是    ;描述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线是    。为了便于观察加速度与质量关系通常采用       关系图线.

⑵.(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反映小车运动的一条打点纸带如右上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分别标出0与A、B、C、D、E、F点的距离,则小车①做                 运动,判断依据                         ;②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      ______ m/s2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速度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滑到导轨最低点时的速度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设斜面高度为h.启动气源,滑块4自导轨顶端由静止释放,将斜面的高度、滑块通过传感器C时的对应速度记入表中.(g取9.8m/s2)

6ec8aac122bd4f6e

①要由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需的器材有速度传感器(带电源、计算机、导线),滑块,气垫导轨(带气源),髙度可以调节的斜面,此外还需的器材有________;

A.毫米刻度尺     B.天平     C.秒表    D.打点计时器      E.弹簧测力计

②选择适当的物理量在图中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能直观反映滑块经传感器时的速度与斜面髙度的关系图象;(需标出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

③由图象分析滑块沿气垫导轨下滑时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守恒,说明机械能守恒的依据,若不守恒,说明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8分) 如图:直杆上O1O2两点间距为L,细线O1A长为6ec8aac122bd4f6eL,O2A长为L,A端小球质量为m,要使两根细线均被拉直,杆应以多大的角速度6ec8aac122bd4f6e转动.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6分).一辆摩托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30m/s,要想在3min内由静止起沿一条平直公路追上前面1000m处正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则摩托车必须以多大的加速度启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甲同学的解法是:设摩托车恰好在3 min时追上汽车,则6ec8aac122bd4f6eat2=vt+s0,代入数据得a=0.28 m/s2.

乙同学的解法是:设摩托车追上汽车时,摩托车的速度恰好是30m/s,则v6ec8aac122bd4f6e =2as=2a(vt+s0),代入数据得a=0.1m/s2.你认为他们的解法正确吗?若错误,请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的解法.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8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速度为4.0m/s,它的右端与等高的光滑水平平台相接触.一工件m(可看成质点)轻轻放手传送带的左端,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6ec8aac122bd4f6e,经过一段时间工件从光滑水平平台上滑出,恰好落在小车左端,已知平台与小车的高度差h=0.8m,小车左端距平台右端的水平距离为s=1.2m,取g=10m/s2,求:

6ec8aac122bd4f6e

(1).工件水平抛出的初速度6ec8aac122bd4f6e是多少?

(2).传送带的长度L是多少?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 12分)如图所示,AB为水平轨道,A、B间距离s=1m,BCD是半径为R=0.2m的竖直半圆形轨道,B为两轨道的连接点,D为轨道的最高点,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6ec8aac122bd4f6e。一带正电6ec8aac122bd4f6e的小物块质量为m=0.5kg,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小物块在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力F,小物块刚好能到达D点,试求:(g=10m/s2)

6ec8aac122bd4f6e

(1)撤去F时小物块的速度大小;

(2)在半圆形轨道上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