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 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叫”转变温度”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当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 A.1:2 B.2:1 C.2:3 D.3:2
|
3.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
4. 难度:中等 | |
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两点的场强EA、EB及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εA、εB之间的关系为 ( ) A.EA=EB B.εA<εB C.EA<EB D.εA=εB
|
5. 难度:中等 | |
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长为L、电流为I的导线在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F,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必为 B.由B=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 C.由B=知,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说明该处一定无磁场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
6. 难度:中等 | |
在图中,水平导线中有电流I通过,导线正下方的电子初速度的方向与电流I的方向相同,则电子将( ) A.沿路径a运动,轨迹是圆 B.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大 C.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小 D.沿路径b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小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点加速度大 C、粒子在B点动能小 D、A、B两点相比,B点电势能较小
|
8. 难度:中等 | |
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用手触摸极板B,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在两板间插入电介质,则θ变小
|
9. 难度:中等 | |
质量为m的通电细杆置于倾角为θ的导轨上,导轨的宽度为L,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有电流通过杆,杆恰好静止于导轨上.如下列选项所示(截面图),杆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的是 ( )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水平(图中垂直于纸面向里),一带电液滴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撤去电场,P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撤去磁场,P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给P一初速度,P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给P一初速度,P可能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某空间存在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个带电微粒由a点进入电磁场并刚好能沿ab直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可能带负电,可能带正电 B.微粒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C.微粒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D.微粒动能一定减小
|
12. 难度:简单 | |
一个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匀强磁场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的径迹如图所示,由于对周围气体的电离作用,带电粒子的能量越来越小,但电量未变,则可以断定 A.粒子带负电,从b点射入 B.粒子带正电,从b点射入 C.粒子带负电,从a点射入 D.粒子带正电,从a点射入
|
13. 难度:简单 |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处于磁场中一定受到洛伦兹力 B.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到洛伦兹力 C.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一定不做功 D.洛伦兹力可以改变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
|
14. 难度:中等 | |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R3均为可变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两平行金属板M、N间有一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为使带电液滴向上做加速运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R1 B.减小R2 C.减小R3 D.增大M、N间距
|
1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B、C、D三点都在以点电荷+Q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弧上,将一试探电荷从A点分别移到B、C、D各点时,电场力做功是 A. B. C. D.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折成平面梯形框架,ab、cd边均与ad边成60°角,ab=bc=cd=L,长度为L的电阻丝电阻为r,框架与一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相连接,垂直于框架平面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框架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大小为( ). A.0 B. C. D.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中,电源相同,各电阻器阻值相等,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可忽略不计.电流表A1、A2、A3和A4读出的电流值分别为I1、I2、I3和I4.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I1=I 3 B.I 1<I 4 C.I 2=2I 1 D.I 2<I 3+I 4
|
1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为r,R1、R3、R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时,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外电路等效电阻变大 D.内电路消耗的功率变大
|
19. 难度:简单 | |
跳水运动员从高的跳台上跳下(不计阻力),在下落的过程中( ) A.运动员克服重力做功 B.运动员的机械能在减少 C.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D.运动员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逃逸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是11.2km/s C.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是7.9km/s D.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线速度
|
21. 难度:简单 | |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像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闭合开关之前移为防止电表过载而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 _____ 处 (2)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0~50Ω) C.滑动变阻器(0~1750Ω) 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电流表(0~0.6A) G.电流表(0~3A)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 _,电压表应选_ __,电流表应选_ _ __。(填字母代号) (3)右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像。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 =__ V, 内电阻r =__ _Ω。
|
22.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⑴ 指出该同学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B.电流表接线有错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D.电压表接线有错 ⑵ 在虚线框内画出这个实验的正确电路图。 ⑶ 实验桌上有下列三种器材,需要选择 A.新电池一节 B.旧电池一节 C.滑动变阻器(10Ω,2A) D.滑动变阻器(500Ω,2A) E.电压表(3V,3000Ω) F.电压表(3V,5000Ω)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只填序号),则干电池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长l =5cm,两板间距d=1cm,两板间电压为U=90V,且上板带正电,一个电子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2.0×107m/s,从两板中央射入,求: (1)电子偏离金属板的侧位移y0是多少? (2)电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是多少? (3)电子离开电场后,打在屏上的P点,若s=10cm,求OP的长。
|
24.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 (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3)P点到O点的距离.
|
2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0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0,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V、内阻r=0.50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0.04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2.5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370=0.60,cos370=0.80,求: (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 (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