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
2. 难度:中等 | |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图象如图所示.在~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绝缘圆筒内有两个带正电小球A、B,A位于筒底靠在左侧壁处,B在右侧筒壁上受到A的斥力作用处于静止.若A的电量保持不变,B由于漏电而下降少许重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A对筒底的压力变小 B.小球B对筒壁的压力变大 C.小球A、B间的库仑力变小 D.小球A、B间的电势能减小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当载人车厢与钢索匀加速向上运动时,车厢中的人对厢底的压力为其体重的1.25倍(车厢底始终保持水平)则车厢对人的摩擦力是体重的( ) A.倍 B.倍 C.倍 D.倍
|
5. 难度:简单 | |
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六号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环绕地球飞行77圈,历时115个小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地面。在2000年1月26日,我国还成功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东经98°赤道上空。假设飞船和卫星都做圆周运动,那么飞船和卫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 ( ) A.飞船运动速度比卫星小 B.飞船运动的加速度比卫星小 C.飞船离地面的高度比卫星小 D.飞船运行的周期比卫星小
|
6. 难度:简单 | |
物体做平抛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下切值tanθ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哪一个:( )
A. B. C. D.
|
7. 难度:简单 | |
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质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 C.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
8. 难度:中等 | |
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 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 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 竖直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一定高度处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竖直且在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不断减少 B.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少 C.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D.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
10. 难度:简单 | |
AB和CD为圆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将电量分别为+q和-q的两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其位置关于AB对称且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的点电荷Q,则该点电荷Q( )
A.应放在A点,Q=2q B.应放在B点,Q=-2q C.应放在C点,Q=-q D.应放在0点,Q=-q
|
11.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 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
12.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m/s2,小球质量m=0.2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⑴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为v5= m/s; ⑵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为Ep= J,动能减少量为Ek= J; 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p与E 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可得Ep Ek (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
13. 难度:中等 | |
(10分)如图所示,AB是竖直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一个小物块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轨道半径为R=0.2m,小物块的质量为m=0.1kg,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0.5,取g=10m/s2。求:
(1)小物块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在B点时受圆弧轨道的支持力 (3)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
|
14. 难度:中等 | |
(12分)如图,让一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从图示斜面上的A点以v0=4m/s的初速度滑上斜面,物体滑到斜面上的B点后沿原路返回。若A到B的距离为1m,斜面倾角为θ=37°。(sin37°=0.6,cos37°=0.8,g=10m/s2)
(1)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设水平地面为零重力势能面,且物体返回经过C点时,其动能恰与重力势能相等,求C点相对水平地面的高度h。
|
15. 难度:中等 | |
(14分)如图所示,A、B为两块平行金属板,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两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在B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L的小孔。C、D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圆心都在贴近B板的处,C板带正电、D板带负电。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B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B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B板小孔紧靠A板的O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试问:
⑴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为多大? ⑵为了使微粒能在CD板间运动而不碰板,CD板间的电场强度应为多大? ⑶从释放微粒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微粒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P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