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2.45m/s2 B.-2.45m/s2 C.4.90m/s2 D.-4.90m/s2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 A.3个或4个 B.3个或5个 C.4个或5个 D.4个或6个 |
3. 难度:中等 | |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大小为2N的力水平旋转90°,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物体做加速度为 m/s2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C.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小的曲线运动 D.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斜劈A,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劈与竖直墙壁之间放置一光滑球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球B上施一通过球心的力F,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所受合外力增大 B.B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A对地面的摩擦力将小于B对墙壁的压力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与斜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物体A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可能是( ) A.向右斜上方 B.竖直向上 C.向右斜下方 D.上述三种方向均不可能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 C.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D.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
7. 难度:中等 | |
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间相遇(并非相碰)的速率都是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相遇时速率的2倍 B.相遇时物体A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 C.物体A和B的落地时间相同 D.物体A和B的落地速度相等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11. 难度:中等 | |
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和F2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过程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F,则质点以后( ) A.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等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某次实验中用频闪照相方法拍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如果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l表示的实际距离和闪光频率f均为已知量,那么在小球的质量m、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小球通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这四个未知量中,利用上述已知量和图中信息( ) A.可以计算出m、v和v B.可以计算出v、v和g C.只能计算出v和v D.只能计算出v和g |
13. 难度:中等 | |
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
14.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上钉了一枚大头针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拴在A上.第一次通过细线悬吊4个钩码时,橡皮筋的另一端被拉伸到O处(如图1);第二次在木板上固定了两个光滑小轮B和C,细绳通过两轮分别悬挂2个和3个钩码,他发现橡皮筋沿AO方向伸长但另一端O′与O还未重合(如图2).已知该同学使用的钩码质量均相同,为了使O′与O点能够重合,他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 A.在小轮B、C下继续增加钩码 B.将小轮B、C适当向下方移动 C.将小轮B、C适当向下方移动,同时减小B、C间距 D.将小轮B适当向左方移动,同时将C适当向下方移动 |
15. 难度:中等 | |
一列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s,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 ) A. B. C. D. |
16.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 (1)若已平衡好摩擦,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绳子拉力T=______,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2)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 D.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a=求出 (3)某小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a-F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其原因是: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斜面与水平面间、斜面与质量为m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斜面仍保持静止.求水平面给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以及斜面对水平面的压力. |
18. 难度:中等 | |
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下运动,当它们相距 S=7米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A=4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B=10米/秒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以a=-2米/秒2匀减速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若VA=8m/s,则又经多长时间A追上B? |
19. 难度:中等 | |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与水平方向成θ斜向上的力F拉物体,为使物体能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F的范围.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平板车在外力控制下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v=4m/s,方向水平向右.某时刻将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到车面上的P点,P点与平板车左端相距L=3m,车面距地面的高度h=0.8m,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 (1)小滑块轻放到P点时的加速度a1; (2)滑块运动至车的最左端时的速度多大? (3)滑块刚落至地面时滑块与车左端的水平距离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