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物体B被钉牢在放于光滑水平地面的平板小车上,物体A以速率v沿水平粗糙车板向着B运动并发生碰撞.则( ) A.对于A与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对于A、B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对于A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2. 难度:中等 | |
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能够放出的三种射线是( ) A.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B.α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 C.β射线,红外线和紫外线 D.γ射线、X射线和红外线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一群处于n=6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0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92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内 C.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A. B. C. D. |
6. 难度:中等 | |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测定年代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纺织业中,可用放射线改变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从而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用放射线照射农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使作物成为更优秀的品种 C.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长的多,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因此凡是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 |
8. 难度:中等 |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①、②两条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虚线中的( ) A.轨迹a B.轨迹b C.轨迹c D.轨迹d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个方程中,表示α衰变的是( ) A.92238U→90234Th+24He B.1124Na→1224Mg+-1e C.24He+714N→817O+11H D.24He+1327Al→1530P+1n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不能证实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
11. 难度:中等 | |
以下宏观概念中,哪些是量子化的( ) A.物体的长度 B.物体所受的重力 C.物体的动能 D.人的个数 |
12. 难度:中等 | |
图1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2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则图2的检查中所利用的射线是(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
13. 难度:中等 | |
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的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1997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14. 难度:中等 | |
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小入射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如图甲所示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如图丙所示规则的干涉条纹.对于这个实验结果有下列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 B.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子 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D.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 |
15. 难度:中等 | |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40.8eV B.43.2eV C.51.0eV D.54.4eV |
16. 难度:中等 | |
用绿光照射一个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 ) A.改用红光照射 B.增大绿光强度 C.增大绿光的照射时间 D.改用紫光照射 |
17. 难度:中等 | |
一种元素的同位素,他们的( ) A.中子数一定不相同 B.质子数一定不相同 C.原子序数一定不相同 D.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相同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黑体辐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 B.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小 C.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无关 D.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
19. 难度:中等 | |
U放射性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Bi,而Bi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X ( X 代表某 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Ti,X和Ti最后都变成Pb,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图中( ) A.a=82,b=211 B.①是β衰变,②是α衰变 C.①是α衰变,②是β衰变 D.Ti经过一次α衰变变成Pb |
20. 难度:中等 | |
用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荧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E1|和|△E2|,下列关于原子这两次跃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次均向高能级跃迁,且|△E1|>|△E2| B.两次均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C.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D.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事件中属于核辐射给人类带来环境灾难的是( ) A.日本福岛大地震引起的第一核电站1至4号机组核废料池泄漏 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在科索沃、伊拉克和利比亚大量使用貧铀弹 C.汶川大地震 D.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x为未知放射源,它向右方发出射线.放射线首先通过一块薄铝箔P,并经过一个强电场区域后到达计数器,计数器上单位时间内记录到的射线粒子数是一定的.现将强电场移开,计数器单位时间内记录的射线粒子数基本保持不变,然后再将薄铝箔移开,计数器单位时间内记录的射线粒子数明显上升,则下列有关x的判定错误的是( ) A.α及γ放射源 B.α及β放射源 C.β及γ放射源 D.纯γ放射源 |
23. 难度:中等 | |
钍核Th,具有放射性,它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镤核(Pa),伴随该过程放出r光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该电子就是钍原子核外的电子 B.γ光子是衰变过程中原子核放出的 C.给钍元素加热,钍元素的半衰期将变短 D.原子核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
24. 难度:中等 | |
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回到n=1的过程中( ) A.放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B.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eV,最小能量是0.66eV C.放出的光能够使逸出功为10.0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电子从n=4的轨道跃迁到n=1轨道时,电势能的减小等于动能的减小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
26. 难度:中等 | |
关于动量守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B.一枚在空中飞行的导弹,在某点速度沿水平方向,突然炸裂成两块,则爆炸前后导弹动量近似守恒 C.子弹水平飞行,击穿一块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因为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所以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不守恒 D.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若拖车突然和汽车脱钩,而汽车的牵引力不变,两车所受阻力与车重成正比,则在拖车停止运动之前,汽车和拖车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不守恒 |
27.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和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和电子都具有波动性 B.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C.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D.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道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
28. 难度:中等 | |
某原子核A发生β衰变后变成原子核B,原子核B发生α衰变后变成原子核C,则( ) A.核A的中子数比核C的中子数多3个 B.核A的质量数比核C的质量数多5个 C.原子核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B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1个 D.核C的质子数比核A的质子数少1个 |
29. 难度:中等 | |
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核互为镜像核,例如23He是13H的镜像核,同样13H也是23He的镜像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13N和613C互为镜像核 B.715N和816O互为镜像核 C.715N和815O互为镜像核 D.互为镜像核的两个核质量数相同 |
30. 难度:中等 | |
“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成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成子核并放出中微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B.母核与子核互为同位素 C.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D.母核的电荷数小于子核的电荷数 |
31. 难度:中等 | |
(1)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在A位置时稍少些 C.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2)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3)某种频率的光射到金属表面上时,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如光的频率不变而强度减弱,那么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时,就没有电子逸出 B.逸出的电子数减少 C.逸出的电子数和最大初动能都减小 D.逸出的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变. |
3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AvA+mBvB= kg•m/s;碰后mAvA,+mBvB,= kg•m/s.并比较碰撞前后两个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3. 难度:中等 | |
质量为0.1kg的小球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反弹回0.8m高处.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且g=10m/s2.求: (1)小球与地面碰前瞬间的动量;(2)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 |
3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做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简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K为阴极(用金属铯制成,发生光电效应的逸出功为1.9eV),A为阳极.在a、b间不接任何电源,用频率为ν(高于铯的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会发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这时,若在a、b间接入直流电源,a接正极,b接负极,并使a、b间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2.1V时,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求: (1)a、b间未接直流电源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 (2)从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是多少? (3)入射单色光的频率是多少? (4)现改用另一单色光照射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为原来的两倍,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3)(4)两小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5. 难度:中等 | |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eV,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电子质量m=0.91×10-30kg,氢的核外电子的第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为r1=0.53×10-10m.根据玻尔原子理论:第n级轨道半径rn=n2r1,能级En=,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1)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频率多大的电磁波照射氢原子? (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则氢原子处于n=2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多大?(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若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6.00×1014Hz,今用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谱照射钠,试通过计算说明有几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