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第一次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开普勒 D.卡文迪许 |
2. 难度:中等 | |
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与直流电源两极连接,充电平衡后,两极板间的电压是U,充电荷量为Q,两极板间场强为E,电容为C,现将两极板间距离减小,则引起变化的情况是( ) A.Q变大 B.C变小 C.E变大 D.U变小 |
3. 难度:中等 | |
在一次投球游戏中,小刚同学调整好力度,将球水平抛向放在地面的小桶中,结果球沿弧线飞到小桶的右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次再投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 ) A.将小桶向左移动 B.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 C.抛出点高度不变,减小初速度 D.抛出点高度不变,增大初速度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a、b、c是环绕地球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则 (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周期相等,且小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所需向心力最小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
6. 难度:中等 | |
平行板间加如图所示周期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t=0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无碰板情况.图中,能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难度:中等 | |
在水平面上有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现A物体以vA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绳被拉成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β时,B物体的运动速度vB为(绳始终有拉力)( ) A.vA B.vA C.vA D.vA |
8. 难度:中等 | |
一带电粒子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的abcd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通过a点时的速度比通过b点时小 C.粒子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比b点大 D.粒子在a点时的电势能比b点大 |
9. 难度:中等 | |
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小车的运动情况在A、B之间可描述为______运动,在C、D之间可描述为______运动.小车离开橡皮筋后的速度为______m/s. |
11. 难度:中等 | |
光电计时器是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它由光电门和计时器两部分组成,光电门的一臂的内侧附有发光装置(发射激光的装置是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很细),如图实中的A和A′,另一臂的内侧附有接收激光的装置,如图实中的B和B′,当物体在它们之间通过时,二极管发出的激光被物体挡住,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激光信号,同时计时器就开始计时,直到挡光结束光电计时器停止计时,故此装置能精确地记录物体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现有一小球从两光电门的正上方开始自由下落,如图所示. (1)若要用这套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每个物理量均用文字和字母表示,如高度H ).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式为 . |
12. 难度:中等 | |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6N的水平拉力后,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10s末的速度为8m/s,(g取10m/s2)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13. 难度:中等 | |
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质量为1.0×10-2kg,所带电荷量为+2.0×10-8C.现加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绳与竖直线成30°角,绳长L=0.2m, (1)求这个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突然剪断轻绳,小球做什么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 (3)若将小球拉到竖直位置a由静止释放求它到图示位置时速度大小. |
14. 难度:中等 | |
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进入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如图甲所示.今测得小球进入电场后在竖直方向下降的高度y与水平方向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给出的信息,(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 (2)小球从进入匀强电场到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3)小球在h高度处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