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施力者是弹簧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3的施力者是地球 D.F4的反作用力是F1
|
2. 难度:中等 | |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记录,如图所示,图1为电梯启动前,图2至图5中箭头方向表示电梯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2表示电梯向上减速 B.图3 表示电梯向上加速 C.图4表示电梯向下减速 D.根据图1和图5可估测出图5中电梯的加速度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A.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 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
4. 难度:中等 | |||||||
某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为120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0.6s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根据以上资料,通过计算判断:雨天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 A.100m B.200m C.300m D.400m
|
5. 难度:中等 | |
水平抛出的小球,t秒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t+t0秒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 ) A.gt0(cosθ1-cosθ2) B. C.gt0(tanθ1-tanθ2) D.
|
6. 难度:中等 | |
两根不同金属导体制成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杆,串联后接在某一直流电源两端,如图所示。已知杆a的质量小于杆b的质量,杆a金属的摩尔质量小于杆b金属的摩尔质量,杆a的电阻大于杆b的电阻,假设每种金属的每个原子都提供相同数目的自由电子(载流子)。当电流达到稳恒时,若a、 b内存在电场,则该电场可视为均匀电场。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两杆内的电场强度都不等于零,且a内的场强大于b内的场强 B.两杆内的电场强度都等于零 C.两杆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一定相等 D.a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b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
|
7. 难度:中等 | |
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2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5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 10m/s2)( )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D.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
|
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在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放一竖直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西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 ) A.向东做匀速运动 B.向东做减速运动 C.向东做加速运动 D.向西做减速运动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图中未画出),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C一定是同步卫星 B.可能出现:在每天的同一时刻卫星B在A的正上方 C.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D.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P点的加速度相等
|
10. 难度:中等 | |
把以空气为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a与电阻R和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如图连接,平衡后,把一块玻璃板插入电容器a中,则再达到平衡时( ) A.与玻璃板插入前比,电容器a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 B.与玻璃板插入前比,电容器a两极板间的电压减小 C.与玻璃板插入前比,电容器a贮存的电能增大了 D.玻璃板插入过程中有电流从左向右通过电阻R
|
11. 难度:中等 | |
现有两个边长不等的正方形ABDC和abdc,如图所示,且Aa、Bb、Cc、Dd间距相等。在AB、AC、CD、DB的中点分别放等量的点电荷,其中AB、AC中点放的点电荷带正电,CD、BD的中点放的点电荷带负电,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为零 B.把一正点电荷沿着b→d→c的路径移动时,电场力做总功为零 C.同一点电荷在a、d两点所受电场力相同 D.将一负点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大
|
12. 难度:中等 | |
一圆弧形的槽,槽底放在水平地面上,槽的两侧与光滑斜坡aa′、bb′相切,相切处a、b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槽与斜坡在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斜坡aa′上距水平面ab的高度为2h处沿斜坡自由滑下,并自a处进入槽内,到达b后沿斜坡bb′向上滑行,已知到达的最高处距水平面ab 的高度为h;接着小物块沿斜坡bb′滑下并从b处进入槽内反向运动,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 A.小物块再运动到a处时速度变为零 B.小物块每次经过圆弧槽最低点时对槽的压力不同 C.小物块不仅能再运动到a处,还能沿斜坡aa′向上滑行,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D.小物块不仅能再运动到a处,还能沿斜坡aa′向上滑行,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h
|
13. 难度:中等 | |||||||||||||
(8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B着的后速度立即减为零,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M 。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2)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若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图2所示的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
14. 难度:中等 | |
(8分)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首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用其他方法更精确地测量。实验室里准备了以下器材: A.多用电表 B.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20 C.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 D.电流表,量程1.2mA,内阻 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 G.电阻箱,阻值 另有电源(电动势约)、导线、开关等 (1)①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欧姆挡,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 欧姆挡; ②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乙中指针所示,则阻值大约是 ; (2)①在用某种测量方法精确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零开始可以连续调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则在上述器材中,除了电源、导线、开关外还应选用的器材是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②在虚线框内画出用此方法测量该电阻阻值时的实验电路图。
|
15. 难度:中等 | |
(10分)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已知飞镖距圆盘为L,且对准圆盘上边缘的A点水平抛出,初速度为v0 ,飞镖抛出的同时,圆盘以垂直盘面且过盘心O点的水平轴匀速转动。若飞镖恰好击中A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飞镖打中A点所需的时间; (2)圆盘的半径r; (3)圆盘转动角速度的可能值。
|
16. 难度:中等 | |
(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段粗糙且绝缘,BC段为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半径OC竖直。圆心O点处有一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0)的小球自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C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小球经过B点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离地面高度 H=2.5R,AO间距离L=3R,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求: (1)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大小; (2)小球到达B点时动能大小; (3)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提示: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离点电荷Q距离为r处的电势为φ=kQ/r )。
|
17. 难度:中等 | |
(12分)如图所示,宇航员从空间站C(绕地球运行)上释放了一颗质量m的探测卫星P 。该卫星通过一条柔软的细轻绳与空间站连接,稳定时卫星始终在空间站的正下方,到空间站的距离为l 。已知空间站的轨道为圆形,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地球同步卫星到地面的高度为H0,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卫星拉力对空间站轨道的影响,求: (1)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H及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2)卫星所受轻绳拉力的大小。
|
18. 难度:中等 | |
(12分)如图所示,微粒A位于一定高度处,其质量m = 1×10-4kg、带电荷量q = + 1×10-6C,塑料长方体空心盒子B位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1。B上表面的下方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 = 2×103N/C,B上表面的上方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B上表面开有一系列略大于A的小孔,孔间距满足一定的关系,使得A进出B的过程中始终不与B接触。当A以υ1 = 1m/s的速度从孔1竖直向下进入B的瞬间,B恰以υ2 = 0.6m/s的速度向右滑行。设B足够长、足够高且上表面的厚度忽略不计,取g = 10m/s2,A恰能顺次从各个小孔进出B 。试求: (1)从A第一次进入B至B停止运动的过程中,B通过的总路程s; (2)B上至少要开多少个小孔,才能保证A始终不与B接触; (3)从右到左,B上表面各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