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高一下学期五科联赛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关于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

B.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体及其运动有关系

C.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问题

D.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的结论仍有很大的区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物体在做某种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200J,则  

A、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200J         B、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200J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200J     D、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200J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轮盘与车轴上的飞轮之间的链条传动装置。P是轮盘的一个齿,Q是飞轮上的一个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Q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              B. PQ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 P点线速度大于Q点线速度             D. P点向心加速度小于Q点向心加速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s,渡过一条宽200 m,水流速度为5 m/s的河流,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200m

C.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    

D.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50 m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C.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小球经过圆环内侧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环,则其通过最高点时不正确的是(       )

A. 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大小等于mg    B. 重力mg充当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C. 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满分5 manfen5.com      D.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某物体沿满分5 manfen5.com光滑圆弧轨道由最高点滑到最低点过程中,物体的速率逐渐增大,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 物体的合力为零 

B.物体的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O

C.物体的合力就是向心力

D.物体的合力方向始终与其运动方向不垂直(最低点除外)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一质量为5000kg的汽车,以额定功率由静止启动,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发动机额定功率为50kW。则汽车在此路面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A.5m/s          B.7m/s          C.8m/s          D.10m/s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某人用手将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升1 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 m/s2)                                               

A、手对物体做功12 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 J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洗衣机的脱水桶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桶壁的

B.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

C.加快脱水桶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若某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缩小到原来的1/3,仍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A. 根据公式满分5 manfen5.com,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缩小到原来的1/3

B. 根据公式满分5 manfen5.com,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增大到原来的9倍

C. 根据公式满分5 manfen5.com,可知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将增大到原来的3倍

D. 根据上述BC选项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铁块A和B,分别从高度相同且都光滑的斜面和圆弧斜面的顶点滑向底部,如图所示,如果它们的初速度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下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等     B.它们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C.它们到达底部时速率相等        D.它们到达底部时速率不相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在B位置小球速度最大

B.在C位置小球速度最大

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重力做的功

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篮球训练中,以一定的初速度投篮,篮球水平击中篮板,现在他向前走一小段距离,与篮板更近,再次投篮,出手高度和第一次相同,篮球又恰好水平击中篮板上的同一点,则 (  )

A.第二次投篮篮球的初速度小些                  

B.第二次击中篮板时篮球的速度大些

C.第二次投篮时篮球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些  

D.第二次投篮时篮球在空中飞行时间长些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再用2条、3条……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实验.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出的纸带算出.

(1)为了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木板应____ ____(填“水平”或“倾斜”)放置;

满分5 manfen5.com

(2)判断摩擦阻力已被平衡的方法是(    )

A.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够运动           

B.轻推一下小车,小车能够匀速运动

C.释放小车后,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运动 

D.轻推一下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运动

(3)实验中___ 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测出一条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的数值.

⑷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选填“AD”、“DG”或“GK”).

满分5 manfen5.com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用竖直向上大小为30 N的力F,将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地面由静止提升,物体上升2m后撤去力F,经一段时间后,物体落回地面。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满分5 manfen5.com

(1)拉力F做的功 

(2)物体上升2m时的动能  

(3)物体刚落回地面时的速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的自转周期为多少小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0=150kW,汽车的质量m=5.0×10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驶时,阻力是车重的k=0.10倍,重力加速度g=10m/s2.(所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从静止启动,当车速为v1=10m/s时其加速度a1 是多大?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a=1.0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这一过程的时间t是多长?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W是多少?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地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高为h的平台边缘上的P点在地面上P′点的正上方,P′与跑道圆心O的距离为LL>R),如图所示。跑道上停有一辆小车,现从P点水平抛出小沙袋,使其落入小车中(沙袋所受空气阻力不计)。问: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小车在跑道上运动,则沙袋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在什么范围内?

(2)若小车沿跑道顺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车恰好经过A点时,将沙袋抛出,为使沙袋能在B处落入小车中,小车的速率v应满足什么条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