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满分5 manfen5.com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

C.根据速度定义式v=满分5 manfen5.com,当Δt极短时,满分5 manfen5.com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弹力、强相互作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

C. 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书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D.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满分5 manfen5.com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物体A和B满分5 manfen5.com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的大

B.在0~3s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

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满分5 manfen5.com

D.t=3s时,物体C与D间距离最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

A.0.5t       B.0.4t         C.0.3t        D.0.2t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满分5 manfen5.com;改用大小为F满分5 manfen5.com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满分5 manfen5.com.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满分5 manfen5.com       B. 满分5 manfen5.com    C. 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一根轻绳左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依次穿过不计质量和摩擦力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在滑轮的下面分别悬挂质量为m1满分5 manfen5.comm­2的物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m1可以大于m2

B. m1可以小于m2

C. m2必须小于2m1

D. m1必须大于2m­2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A受力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只受重力

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两个共点力Fl、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若Fl、F2方向不变,则(      )

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      

B.F1、F2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

C.F1增加10N,F2减少10N,F一定不变    

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沿光滑墙壁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A点,足球的质量为m,网兜的质量不计。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满分5 manfen5.com,则悬绳对球的拉力F1 ,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F2分别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 F1 =满分5 manfen5.com              B. F1 =满分5 manfen5.com

C. F2 = 满分5 manfen5.comtan满分5 manfen5.com         D. F2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图,五本书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间的书c但未拉动,各书仍静止。关满分5 manfen5.com于它们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书e受两个摩擦力作用

B.书b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C.书c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D.书a不受摩擦力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被两个弹簧秤拉到O点,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两细绳的方向分别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实验中无论怎样改变两弹簧秤的夹角合力F必大于F1 F2

B.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要使橡皮条与AO等长就可以,不用把橡皮条拉到同一点O

C.实验中要保持弹簧秤拉力的方向与纸面平行

D.若保持O点的位置和夹角满分5 manfen5.com不变,夹角满分5 manfen5.com可变,若F1增大, 则F2可能减小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量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m/s2)

满分5 manfen5.com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图像可以判断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cm(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这个值比弹簧自然长度的实际值     。(填偏大偏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满分5 manfen5.com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      (填不会)发生变化.

(2)若本实验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满分5 manfen5.com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下图甲所示,记录:________    、____         、___               _。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下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___________,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下图乙中=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图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

满分5 manfen5.com

(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

(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cos37°=0.8 sin37°=0.6)

满分5 manfen5.com

(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

(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满分5 manfen5.com大拉力均为100满分5 manfen5.com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李凯同学是学校的升旗手他每次升旗都做到了在庄严的国歌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恰好五星红旗升到了高高的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从离地面1.4m处开始升起。若设李凯同学升旗时先拉动绳子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与开始升起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试计算李凯同学升旗时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和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 m时才发现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800m才能够停止。

(1)求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若B车刹车8s后A车以加速度a1=0.5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