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
2. 难度:简单 | |
—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3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7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坐标为 A.x=3.5m B.x=6.5m C.x=9m D.x=11.5m
|
3. 难度:简单 | |
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轨道半径较大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一定大 B.角速度一定大 C.周期一定大 D.动能一定大
|
4. 难度:困难 | |
一圆环形铝质金属圈(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放在匀强磁场中,设第1s内磁感线垂直于金属圈平面(即垂直于纸面)向里,如图甲所示。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那么第3s内金属圈中( ) A.感应电流逐渐增大,沿逆时针方向 B.感应电流恒定,沿顺时针方向 C.圆环各微小段受力大小不变,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 D.圆环各微小段受力逐渐增大,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则 A.场强Ea>Eb,Eb>Ec B.电势a>b,c>b0 C.沿cba路径移动质子与电子,电荷的电势能改变是一样的 D.沿bc方向直线射入的电子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
6. 难度:简单 | |
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10 m/s2)则 A.物体的质量m=1.0 kg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 C.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0 J D.前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1.5 W
|
7. 难度:简单 | |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4∶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5V C.P向左移动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都减小 D.P向左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块很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ab间的电场强度为E,今有一带正电的微粒从a板下边缘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当它飞到b板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成水平方向,且刚好从高度也为d的狭缝穿过b板而进入bc区域,bc宽度也为d,所加电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于粒子运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在ab区域中做匀变速运动,运动时间为 B.粒子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 C.粒子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为 D.粒子在ab、bc区域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测量倾斜气垫导轨上滑块加速度的实验,A、B为气垫导轨上的两个光电门,当滑块从气垫导轨一端匀加速滑下,滑块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可通过连接在光电门上的电子仪器记录时间。 (1)若用一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如右图所示,读数为d =____ __cm; (2)若某次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t1,从A到B的时间为t,挡光片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t2,利用所测得的物理量来表达滑块加速度,则其表达式为a = 。(用题设中各物理量符号表示)
|
10. 难度:简单 | |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课外实验探究中,要描绘一个标有“3.8 V,1 W”的小灯泡的R-U曲线,所供选择的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压表 V(量程5 V,内阻约为5 kΩ) B.直流电源E(电动势4.5 V,内阻不计) C.电流表A1(量程300 mA,内阻约为1 Ω) D.电流表A2(量程800 mA,内阻约为0.4 Ω) E.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 Ω) (1)实验中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且方便调节,电流表应选用______(选填A1或A2); (2)实验中要求小灯泡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测量误差尽可能小。请你为该实验小组设计电路图,画在下面虚线方框中; (3)根据实验数据,该实验小组计算并描绘出了R-U的图像,与理想情况略有偏差,如上图甲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所加电压为2.00 V时,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 W(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4)小灯泡的I-U图像如上图乙所示。则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请选填①或②)。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QB段为一半径为R=1m的光滑圆弧轨道,AQ段为一长度为L=1m的粗糙水平轨道,两轨道相切于Q点,Q在圆心O的正下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物块P的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P与AQ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若物块P以速度v0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到C点后又返回A点时恰好静止。(取g=10m/s2)求: (1)v0的大小; (2)物块P第一次刚通过Q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
12.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粒子源O产生初速度为零、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正离子,被电压为的加速电场加速后通过直管,在到两极板等距离处垂直射入平行板间的偏转电场,两平行板间电压为2。离子偏转后通过极板MN上的小孔S离开电场。已知ABC是一个外边界为等腰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边界AB=AC=L,,离子经过一段匀速直线运动,垂直AB边从AB中点进入磁场。(忽略离子所受重力) (1)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试求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若离子能从AC边穿出,试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范围。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 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一定减小 E.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把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的原因是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恢复以及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
|
14.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管,右侧B管上端封闭,左侧A管上端开口,管内注入水银,并在A管内装配有光滑的、质量可以不计的活塞,使两管中均封入L=25cm的空气柱,活塞上方的大气压强为=76cmHg,这时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6cm.今用外力竖直向上缓慢地拉活塞,直至使两管中水银面相平.设温度保持不变,则:A管中活塞向上移动距离是多少?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C.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 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D.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 若障碍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 或比波长大的多时, 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E.用两束单色光A、B, 分别在同一套装置上做干涉实验, 若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则说明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 F.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运动的过程中,振子做匀减速运动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右端垂直地放置一标尺MN。一细光束以45°角度入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会在标尺上的两个位置出现光点,若两光点之间的距离为a(图中未画出),则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是多少?(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不考虑细光束在玻璃砖下表面的第二次反射)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 A.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 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 D.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
18. 难度:简单 | |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质量M=0.4kg的薄木板,一个质量m=0.2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一段时间后,又从木板上滑下(不计木块滑下时的机械能损失),两物体仍沿直线继续向前运动,从木块与木板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3.0s,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了s=3m,已知木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薄木板的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