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下5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一质点作简谐运动,其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4s时,质点的(  )

A.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y=0.1sin2.5πt,位移y的单位为m,时间t的单位为s.则(  )

A.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

B.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

C.在t=0.2s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

D.在任意0.2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作小角度摆动,图示为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摆至左边最高点N的闪光照片(悬点和小钉未摄入),P为最低点,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则小钉距悬点的距离为(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分析下列物理现象:

(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米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秒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秒<t<5秒这段时间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

C.质点d向下运动

D.质点f保持静止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个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8Hz乙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72Hz,当支架在受到竖直方向且频率为9Hz的驱动力作用而做受迫振动时,则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是(  )

A.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8 Hz

B.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 Hz

C.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 Hz

D.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72 Hz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图是光线由空气进入全反射玻璃棱镜、再由棱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指出哪种情况是可以发生的(  )

A.B.

C.D.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为一显示薄膜干涉及现象的实验装置,P是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S是一点燃的酒精灯.往火焰上洒些盐后,在肥皂膜上观察到干涉图象应是图中的(  )

A.B.C.D.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MM′是空气与某种介质的界面,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介质的光路如图所示,那么根据该光路图做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c(c真空中光速)

C.光线从介质射向空气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D.光线由介质射向空气时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45°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

C.温度从t1升到t2的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D.温度从t1升到t2的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孔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B.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才发生衍射现象

C.只有孔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

D.只有波才有衍射现象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胃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换频道的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束复色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半圆形玻璃砖,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砖对a、b的折射率关系为na<nb

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a>vb

C.单色光a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b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D.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可看到a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比b光的窄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的加速度将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 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 Hz

D.若该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宽约20 m的障碍物,则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上下抖动绳子出现的机械波为      波;左右抖动弹簧出现的机械波为      波.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如图为某时刻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位置,虚线表示波谷位置.图中a、b、c三点,再经过半个周期,      点为振动加强点,      点为振动减弱点.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振幅偏小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使周期变大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次数记为50次

(2)此同学用游标卡尺测一小球直径如图甲,已知游标尺为20等份,则读数应为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g         B.      C.       D.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如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I.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③④依次是            .(填“单缝片”或“双缝片”)

Ⅱ.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Ⅲ.若在实验中,使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02cm,测得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50cm.第1级亮纹中心到第5级亮纹中心距离为0.44cm,则待测单色光的波长是      nm.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0.2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T大于0.2s,求:

(1)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

(2)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OB.

(1)求介质的折射率.

(2)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      (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