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河南南阳高一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关于伽利略和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证明了惯性运动,用实验验证了维持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外力

B伽利略证明了所有物体在忽略空气阻力时,都以同一加速度下落

C牛顿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念

D牛顿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运动了3 m

B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路程一定是3 m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第二个和第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

A      B      C        D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

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

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

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ABCD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物体CD的初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g=10 N/kg

A10 N,向右         B20 N,向左

C30 N,向右         D30 N,向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光滑的圆环,一根系着物体的轻绳穿过圆环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B点,且OB处于水平现将A点缓慢沿天花板水平向右移动且OB段的轻绳始终保持水平,则轻绳OAOB所受的拉力的大小TATB的变化情况是

ATA增大,TB不变

BTA不变,TB增大

CTATB均不变

DTATB均减小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知,某一物体的质量跟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Ba/知,某一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C物体运动方向一定跟其合外力方向相同

D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跟其合外力方向相同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力中,一定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2N,3N,6N              B3N,4N,8N

C4N,6N,9N              D4N,6N,11N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AB的质量分别是1 kg和2 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

AA的加速度等于3g

BA的加速度等于g

CB的加速度为零

DB的加速度为g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m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2,在两次作用过程中

AF

B=F

CF1=F2

D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实验所打出的一段纸带,在顺次打出的点中,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应越大越好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五、实验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

1M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2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用天平测出m以及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3另两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a-F关系图象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b图上端不是直线的原因是:               

c图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六、计算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结点O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

1作出O受力图;

2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客车以v=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轨道的正前方s=120m处有一列货车正以v0=6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若客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做匀减速运动,问:

1客车是否会与货车相撞?

2若会相撞,则在什么时刻相撞?客车位移为多少?若不相撞,则客车与货车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图,直杆长l1=05m,圆筒高l2=03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45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g=10m/s2求:

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与粗糙斜面BC对接,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滑下,已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08m两斜面对接点B处有一段很小的圆弧以保证小滑块拐弯时无碰撞,能以到达B点时同样大小的速度冲上BC斜面,已知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斜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经06s 正好通过C.(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滑块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滑块沿BC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3BC之间的距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