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自由落体运动是( )。 A.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运动 B. 物体在真空中的运动 C.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下落运动 D. 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竖直下落运动
|
2. 难度:简单 | |
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比乙先着地 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 甲、乙同时着地 D. 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
3. 难度:简单 | |
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A. B. C. D.
|
4. 难度:简单 | |
在真空中,将羽毛和苹果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并拍下频闪照片,下列频闪照片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
5. 难度:简单 | |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 D.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物体在该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m/s
|
6. 难度:中等 | |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 m,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大约为(视为自由下落) A. 100m/s B. 300m/s C. 200m/s D. 140m/s
|
7. 难度:简单 | |
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落地声最少需要0.7s,估算一下这课枣树的高度至少是( ) A. 1.5m B. 2.5m C. 5m D. 7m
|
8. 难度:简单 | |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则( ) A. 物体3s末的速度为15m/s B. 物体3s末的速度为30m/s C. 物体3s内下落的高度是90m D. 物体3s内下落的高度是30m
|
9.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在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块,经过2s听到石块落水的声音,由此可估算出井口距水面的距离约为 A.20m B.40m C.45m D.60m
|
1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中,在有空气和抽掉空气的两种情况下,我们观察到羽毛和金属片的下落情况不同,这说明( ) A. 真空中的羽毛比有空气时的羽毛受到的重力大 B. 羽毛比金属片下落慢是由于羽毛受到空气阻力作用而金属片不受空气阻力 C. 羽毛比金属片下落慢是由于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对羽毛的下落影响比较大 D. 所有物体在不受空气阻力只受重力时,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快慢均一样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创造了一套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 A. B. C. D.
|
12. 难度:简单 |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乙、丙、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 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13.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他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测得AB=7.65cm,BC=9.17cm.则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_____,它比真实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4. 难度:简单 | |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_____和_____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
15. 难度:简单 | |
绵延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根据平常观察到的落体现象得出了结论:_____的物体比_____的物体下落得快,这一结论在其后两千年的时间里,被人们奉为经典.
|
16. 难度:简单 | |
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小球: (1)落到地面经过多长时间.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
17. 难度:简单 | |
一个小球从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落地速度为20m/s.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g=10m/s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从多高的地方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