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B.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C.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的大小
|
2. 难度:简单 | |
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 A. 速度增加为2倍 B. 速度增加2 m/s C. 位移增加2m D. 加速度增加2m/s2
|
3. 难度:简单 | |
若汽车在保持向前行驶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将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一定静止
|
4. 难度:简单 | |
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不变的加速度a做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经过的位移是 A. B. C. D.
|
5. 难度:简单 | |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4s内的位移是32m,则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是( ) A. 3.5m B. 2m C. 1m D. 0
|
6. 难度:中等 | |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最终相遇一次 B.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C. 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 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最远为200m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D. 物体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
|
8. 难度:简单 | |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 A. 经过A杆时速度为5m/s B. 车的加速度为15m/s2 C. 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 D. 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 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 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 D. 水平力F可能不变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C. 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A、B、C三个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对B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3个木块均静止在地面上,画出C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小球A和B用四根轻质细线分别连接在两球间、球与水平天花板上P点以及与竖直墙上的Q点之间,它们均被拉直,且P、B间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Q、A间细线水平,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画出A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
13. 难度:简单 | |
做“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该实验始终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由右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____;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图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s。 (3)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_(用T、s1、s2、s3、s4、s5、s6表示)。
|
15. 难度:简单 | |
(18分) 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4s,求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
16. 难度:中等 | |
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木棒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点的时间差是0.2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端运动到C点的时间; (2)木棒AB的长度。
|
1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F1与F2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若只撤去F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只撤去F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18. 难度:中等 | |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受试者在加速和减速阶段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