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A灯与B灯均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灯变暗 B. B灯变亮 C. 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减小 D. 电源的总功率增大
|
2. 难度:简单 | |
航母上飞机弹射起飞是利用电磁驱动来实现的.电磁驱动原理如图所示,当固定线圈上突然通过直流电流时,线圈端点的金属环被弹射出去.现在在固定线圈左侧同一位置,先后放上用横截面积相等的铜和铝导线制成的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闭合环,电阻率ρ铜<ρ铝.则合上开关S的瞬间( ) A. 电池正负极调换后,金属环不能向左弹射 B. 从左侧看环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C. 若将铜环放置在线圈右方,环将向左运动 D. 铜环受到的安培力小于铝环受到的安培力
|
3. 难度:中等 | |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是《红楼梦》中咏风筝的诗,风筝在风力F、线的拉力T以及重力G的作用下,能够高高地飞在蓝天上.关于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从S处发出的热电子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垂直进入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发现电子流向上极板偏转.设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欲使电子沿直线从电场和磁场区域通过,只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行的是( ) A. 适当减小加速电压U B. 适当减小电场强度E C. 适当增大加速电场极板之间的距离 D. 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B
|
5. 难度:困难 | |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个橄榄球空中击剑游戏:宝剑从空中B点自由落下,同时橄榄球从A点以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恰好在空中C点击中剑尖,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橄榄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宝剑下落的加速度 B. 橄榄球若以小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C点下方击中剑尖 C. 橄榄球若以大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C点上方击中剑尖 D. 橄榄球无论以多大速度沿原方向抛出,都能击中剑尖
|
6. 难度:中等 | |
在真空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上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见( ) A. 电场力为2mg B. 小球带正电 C. 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 D. 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大小相等
|
7. 难度:简单 | |
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 ) A. 恒星的质量为 B. 行星的质量为 C.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D. 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
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虚线为某电场的等势面,今有两个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不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A点飞入电场后,沿不同的轨迹1和2运动,由轨迹可以断定( )
A. 两个粒子的电性一定不同 B. 粒子1的动能先减少后增加 C. 粒子2的电势能增大后减小 D. 经过B、C两点,两粒子的速度一定相等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对斜面上的物块施以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相对水平地面静止不动,物块和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M,则( )
A.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等于( M + m)g B.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等于( M + m)g- Fsinθ C. 斜面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为Fcos θ D. 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
10. 难度:简单 | |
水平固定放置的足够长的U 形金属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在导轨上放着金属棒ab,开始时ab棒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运动,最后静止在导轨上,就导轨光滑和粗糙两种情况比较,这个过程( ) A. 外力对棒所做功相等 B. 电流所做的功相等 C. 通过ab棒的电荷量相等 D. 安培力对ab棒所做的功不相等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表面光滑的立方体M,一轻杆L与水平地面成α角,轻杆的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O点,O点固定于地面上,轻杆的上端连接着一个小球m,小球靠在立方体左侧,立方体右侧受到水平向左推力F的作用,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现在撤去水平推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落地的瞬间和立方体分离 B. 小球和立方体分离时刻速度相等 C. 小球和立方体分离时刻小球加速度为g D. 分离前小球和立方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
1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中使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 ②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开始向下运动,接通电源,重复几次; ③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6点所示; ④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s6; ⑤通过测量和计算,判断出小车沿平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在上面甲图中,图中明显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源应该接________电源(选填直流或交流);实验操作过程中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装置安装和操作过程完全正确,利用该同学测量的数据可以得到小车的加速度,计算加速度得到的表达式是a=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同学在实验中用量角器还测出了平板斜面的倾角α,且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以下物理量中,还能计算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小车的质量 B.小车与平板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C.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D.小车滑下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
13.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左下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________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D=_____________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___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3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电路,试指出不妥之处 ____________ A.电流表应选A2 B.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 C.滑动变阻器R1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D.滑动变阻器应采用R2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足够长直金属导轨曲ab、cd平行置于竖直面内,导轨间距为L,在导轨上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现将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下落高度为h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速v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导轨的电阻。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金属棒从开始释放到下落高度为h的过程中,通过金属棒MN的电荷量q。 (3)金属棒从开始释放到下落高度为h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电热QR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一种升降电梯的模型示意图,A为轿厢,B为平衡重物,A、B的质量分别为mA=1.5Kg和mB=1Kg.A、B由跨过轻质滑轮的足够长轻绳系住.在电动机牵引下使轿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电动机输出功率10W保持不变,轿厢上升h=1m后恰好达到最大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g=10m/s2.在轿厢向上运动过程中,求: (1)当轿厢的速度v=1m/s时,轿厢的加速度a: (2)轿厢的最大速度vm; (3)轿厢从开始运动到恰好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
16.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绝缘轨道的内壁,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小球用长为R的绝缘细杆连接在一起,A球不带电,B球所带的电荷量为-q(q>0)。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A球处在与圆心等高的位置,现由静止释放,B球刚好能到达轨道右侧与圆心等高的位置C。求: (1)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 (2)当B小球运动到最低点P时,两小球的动能分别是多少; (3)两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
|
17. 难度:困难 | |
如图甲所示,空间分布着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磁场分为Ⅰ、Ⅱ两个区域,其边界为MN、PQ,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如图所示,Ⅰ区域高度为d,Ⅱ区域的高度足够大.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从磁场上方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进入电、磁复合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甲 图乙 (1)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若带电小球运动一定时间后恰能回到O点,求带电小球释放时距MN的高度h; (3)若带电小球从距MN的高度为3h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为使带电小球运动一定时间后仍能回到O'点,需将磁场Ⅱ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如图乙所示),求磁场Ⅱ向下移动的距离y及小球从O'点释放到第一次回到O'点的运动时间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