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④做变速运动的质点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真空条件下,将铁片与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释放,铁片比羽毛先落地 B.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C.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运动时,不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
3. 难度:中等 | |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速度每秒增加2m/s B. 质点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C. 质点第2s初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m/s D. 质点的速度每秒变化2m/s
|
4. 难度:中等 | |
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A. 小车做曲线运动 B. 18s末时的加速度大于13s末的加速度 C. 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s内的大 D. 13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
|
5. 难度:中等 | |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A. 第1s内位移为9m B. 前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C. 质点的加速度为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加量都是1m/s
|
6. 难度:中等 | |
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 =3m, 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为 ( ) A. 1m B. 0.5m C. 1.125m D. 2m
|
7. 难度:中等 | |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
8. 难度:中等 | |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t=173 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电磁波速为C=3×108m/s)( ) A. 12000 m/s B. 900 m/s C. 500 m/s D. 300 m/s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它的速度一定变化 B. 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其加速度一定大 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随路程的增大,其位移一定增大 D.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增大,则速度可能减小
|
10. 难度:简单 | |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
11. 难度:中等 | |
将一物体自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到地面之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A. 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1:2 B. 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C. 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 D. 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
|
12. 难度:中等 | |
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 m,则时间t可能为( ) A. 1 s B. 3 s C. 4 s D.
|
13. 难度:中等 | |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小6m/s,则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
14. 难度:简单 | |
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判断:0~1s内的加速度为 m/s2(填写大小和方向,方向用正、负号表示);0~3s内的位移为 m (填写大小和方向,方向用正、负号表示);0~4s内的路程为 m.
|
15.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利用图甲的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同学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出),其中: (1)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 (3)本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画出 C.画出 D.依次算出连续两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4)若某次实验的电流频率变为52Hz,而同学不知道,那么加速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6. 难度:简单 |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甲同学实验时得到的纸带点迹清晰且第1点与第2点间的距离为1.5cm,则造成该现象的主要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 。 (2)乙同学按正确操作也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一个点为计时零点,测出后面各点到该计时零点的距离h,及记录各点对应的时刻t,作出图象如图2所示,由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同学从资料上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他发现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有差异,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
|
17. 难度:中等 | |
一辆汽车以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加速直线行驶。 (1)10s时该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如果此汽车以同样的加速度从20m/s的速度开始匀减速行驶,问8s内此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
18. 难度:中等 | |
有一根铁链,将其一端悬在高处,铁链处于自由下垂状态,将铁链由悬挂点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已知铁链通过悬挂点正下方
|
19. 难度:中等 | |
(18分)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速度为8m/s,乙车在后,速度为16m/s,当两车相距s=16m时,甲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2m/s2,求 (1)如果乙车不采取措施,乙车经过多长时间追上甲车? (2)为避免相撞,乙车立即开始刹车,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时,此种情况能否相碰,如果不能相碰,请求出甲乙之间的距离存在的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 (3)为避免两车相碰,乙车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
20. 难度:简单 | |
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后6s停止运动,那么急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大?急刹车后2s时刻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