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的变化量越大,速度变化率一定越大 B.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量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率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D.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不一定为零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手拿着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瓶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子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手对瓶子的压力越大,则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越大 C.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物体重100N,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右端与一轻弹簧连接,物体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N,用一水平向左的30N的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仍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可能为( ) A.5N B.10N C.20N D.100N
|
4. 难度:中等 | |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2:1, 下落高度之比为 1:2,则( ) A.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为 2:1 B. 下落时间之比为 1:2 C. 落地速度之比为1: D. 若甲乙同时下落,在甲落地前,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定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为 v,拉力 F 斜向上与水平面夹角为 30°,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A.F B.Fcos30° C.Fsin30° D.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会相遇,但不在1s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时相距4m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运动方向相反 D.在5s内两质点速度方向一直不同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 B. 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 C. “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 D. “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
8. 难度:简单 | |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B.第一次相遇之前,当时,两物体间距离最大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a,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t=1s时刻撤去恒力F,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b,重力加速度,则 A.物体在3s内的位移 B.恒力F与摩擦力f大小之比 C.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D.3s内恒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小滑块A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小滑块A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g取,则( ) A.小滑块A的质量为2kg B.木板B的质量为2kg C.当时木板B加速度小于 D.小滑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为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滑块以8 m/s的速度自斜面底端A点滑上光滑斜面,途经斜面中点C,到达斜面最高点B.如果已知vA∶vC=4∶3,从C点到B点历时(3-)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的长度应为7 m B.斜面的长度应为14 m C.滑块到达斜面最高点的速度为vB=2m/s D.滑块到达斜面最高点的速度为vB=m/s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计算出(g=10m/s2) ( ) A.物体的质量为2 kg B.物体的质量为0.5 kg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
|
13. 难度:中等 |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两次应拉到同一点O. B.通过弹簧秤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适当长一些.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在实验过程中,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如果操作正确,作图规范,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
|
14.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b)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______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______不变.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c)所示,则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对物体施加30N的拉力,(取10m/s2).求: (1)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运动3s时速度的大小;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20m时经历的时间.
|
16.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小物块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粗糙水平面,已知AB长度为3m,斜面末端B处与粗糙水平面平滑连接.试求: (1)小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小物块从A点开始运动到C点停下,一共经历时间t=2.5s,求BC的距离. (3)上问中,小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多大? (4)若在小物块上始终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ABC路径运动到C点左侧3.1m处的D点停下.求F的大小.(sin37°=0.6,cos37°=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