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上海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0.75 m/s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时发生位移,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时发生位移,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壁之间,更换水平绳OA使连接点A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移动时(  )

A. OA的拉力逐渐增大

B. OA的拉力逐渐减小

C. 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 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问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断裂,则小明此时的

A.加速度为零

B.加速度a=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

C.加速度a=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

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如图,斜面上abc三点等距,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抛出,做初速为v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点.若小球初速变为v,其落点位于c,则

A.v0< v <2v0 B.v=2v0

C.2v0< v <3v0 D.v>3v0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绳子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绳子的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的重力

C.物体A的速度小于物体B的速度

D.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

B.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

C.abc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

D.abc的周期关系为

 

四、多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b点与d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六、多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M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有缺口的方形木块, abed为半径是R的四分之三光滑圆弧形轨道,a为轨道的最高点,de面水平且有一定长度.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 d点的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到d处切入轨道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只要h大于R,释放后小球就能通过a

B.只要改变h的大小,就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既可能落 回轨道内,又可能落到de面上

C.无论怎样改变h的大小,都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

D.调节h的大小,可以使小球飞出de面之外(即e的右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2011929日晚2116分,我国将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它将在两年内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假如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所处的轨道如图所示,当它们在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州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大

B.神州八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小

C.神州八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的长

D.神州八号通过加速后变轨可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A.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沿传送带向下

B.1~2s内,物块的加速度为2m/s2

C.传送带的倾角θ=30°

D.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木板加速度大小a可能是

A.aμg B.a

C.a D.a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º,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度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M

B. m=2M

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七、实验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用游标卡尺测得某样品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其读数L=_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边长a如图乙所示,其读数a=________mm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如图甲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1)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和托盘,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运动.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纸带. 纸带上O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 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 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 2N,小车的质量为0. 2kg.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补填表中空格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O—B

O—C

O—D

O—E

O—F

W/J

0. 0432

0. 0572

0. 0734

0. 0915

 

0. 0430

0. 0570

0. 0734

0. 0907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3)实验中是否要求托盘与砝码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________(填);

4)实验前已测得托盘的质量为,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_kgg,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八、解答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滑块在恒定外力F2mg的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出发,到B点时撤去外力,又沿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通过轨道最高点C,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原出发点A,求AB段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半径R0.50 m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环的最高点A处,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0.20 kg的小球,小球套在圆环上,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00.50 m,劲度系数k4.8 N/m,将小球从如图所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将沿圆环滑动并通过最低点C,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C0.6 Jg10 m/s2.求:

(1)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vc的大小;

(2)小球经过C点时对环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M=3kg的足够长的小车停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另一木块m=1kg,以v0=4m/s的速度冲上小车,木块与小车间动摩擦因数=0.3,g=10m/s2,求经过时间t=2.0s时:

(1)小车的速度大小v

(2)以上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距离x

(3)以上过程中,木块与小车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Q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