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v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 B.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图线将沿纵轴向上移动 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图线将沿横轴向右移动 D.图中b与vC.的值与入射光的强度、频率均无关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置于地面,上端连一个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现以小球平衡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Ox,对小球加一竖直向下的外力F,使小球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假设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F与x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难度:中等 | |
质量为0.2kg的物块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6s末撤去水平推力F,如图实线表示其运动的v-t图象,其中经过点(4,0)的虚线是6s末v-t图象的切线.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s末物块速度方向改变 B.6s内物块平均速度与6~10s内物块平均速度相等 C.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水平推力F的最大值为0.9N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A、O两点电势差为U,一带正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经A、B两点时速度大小均为,粒子重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A、B间是做圆周运动 B.粒子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D.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O点的电势差为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银河系中“罗盘座T星”系统是由一颗白矮星和它的类日伴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两星在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各自绕其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白矮星和类日伴星的质量分别为M、m,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r,且它们的距离在一较短的时间内不变,引力常量为G,则在这段时间内( ) A.类日伴星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B.类日件星的角速度为 C.白矮星的速度大小为 D.白矮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6.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1和2,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b两点与两导线共面,a点在两导线的中间且与两导线的距离均为r,b点在导线2右侧,与导线2的距离也为r.现测得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已知距一无限长直导线d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其中为常量,I为无限长直导线的电流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若去掉导线2,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若将导线1中电流大小变为原来的2倍,b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 D.若去掉导线2,再将导线1中电流大小变为原来的2倍,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仍为
|
7. 难度:中等 | |
电磁泵在生产、科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所示的电磁泵泵体是一个长方体,ab边长为L1,两侧端面是边长为L2的正方形;流经泵体的液体密度为ρ,在泵体通入导电剂后液体的电导率为σ(电阻率的倒数),泵体所在处有方向垂直前表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把泵体的上、下两表面接在电压为U(内阻不计)的电源上,则( ) A.泵体上表面应接电源正极 B.通过泵体的电流I= C.增大磁感应强度可获得更大的抽液高度h D.增大液体的电导率可获得更大的抽液高度h
|
8. 难度:困难 | |
在工厂中常用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传送工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2m/s运行,质量为m=0.5kg的工件以v0=1m/s的初速度从位置A滑上传送带.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滑上传送带,取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件经0.5s停止相对滑动 B.正常运行时传送带上相邻工件相距0.5m C.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正功为0.75J D.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1 J
|
9.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线一端拴住质量为mA的小钢球A,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悬点O,在最低点的前后放置一光电门,光电门下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B的金属物块B,物块的上表面中央固定一轻质的遮光片.现将小球向右拉至细线水平后静止释放,小球在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后反弹上升,测出小球反弹上升时细线的最大偏角为θ,光电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1)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遮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宽度d=___________mm; (2)小球与物块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A______________mB(选填“>”“=”或“<”); (3)验证小球与物块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用字母mA、mB、L、d、θ、t、g表示)
|
10. 难度:中等 | |
随着全世界开始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电动自行车产品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电动车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电动车电池一组,电动势约为12V,内阻未知 B.直流电流表量程300mA,内阻很小 C.电阻箱R,阻值范围为0~999.9Ω D.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Ω E.导线和开关 (1)当他闭合开关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反复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完好,估计是某一元件损坏,因此他拿来多用电表检查故障,他的操作如下: ①断开电源开关S ②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Ω档,调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R0两端,读数为10Ω ③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0Ω档,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阻箱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所示,则所测阻值为_______Ω,然后又用多用电表分别对电源和开关进行检测,发现电源和开关均完好.由以上操作可知,发生故障的元件是_______. (2)在更换规格相同的元件后重新连接好电路. (3)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为R0=10Ω的定值电阻的电流I,下列三组关于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选填方案编号1、2或3). (4)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内阻r =_______(用k、b和R0表示).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本大字典置于桌面上,一张A4纸(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不计)夹在字典最深处.假设字典的质量分布均匀,同一页纸上的压力分布也均匀,字典总质量M=1.5kg,宽L=16cm,高H=6cm,A4纸上下表面与书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 =0.3,字典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各接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水平向右拉动A4纸,要使字典能被拖动,A4纸对字典的总摩擦力至少多大? (2)上题中,求A4纸夹在字典中离桌面的最大高度h0; (3)若将A4纸夹在离桌面高度为3cm处,要将A4纸从字典中水平向右抽出拉力至少做多少功?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两金属导轨与,其中粗糙部分P1Q1//P2Q2,它们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处在磁感应强度为、方向垂直于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光滑部分Q1D1//Q2 D 2且它们在同一水平面内.以Q1为原点,为x轴正方向(图中未画出),有磁感应强度(k为常量)的磁场垂直于平面竖直向下.有两根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的导体棒a、b分别放在处与、之间,两棒平行且b棒恰好不下滑.t=0时导体棒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运动.不计两导轨的电阻,忽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求: (1)从t=0到b棒刚好不上滑的时间内,a棒运动的距离x0; (2)当b棒刚好不上滑时,通过改变a棒运动的速度使b棒仍保持静止.则在a棒再沿x轴正方向运动距离x0的过程中,b棒产生的焦耳热Q及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
|
13. 难度:中等 | |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 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E.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
14. 难度:中等 | |
有一只一端开口的L形玻璃管,其竖直管的横截面积是水平管横截面积的2倍,水平管长为90cm,竖直管长为8cm,在水平管内有一段长为l0cm的水银封闭着一段长为80cm的空气柱如图所示.已知气柱的温度为27℃,大气压强为75cmHg,管长远大于管的直径. (i)现对气体缓慢加热,当温度上升到多少时,水平管中恰好无水银柱. (ii)保持(i)中的温度不变,将玻璃管以水平管为轴缓慢旋转180°,使其开口向下.求稳定后封闭部分气体压强.
|
15. 难度:中等 | |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位于x=1m的质点N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Q是位于x=10m的质点.则_________. A.波的传播速度为1m/s B.波源的始振方向向上 C.在t=7s时,Q点开始振动 D.在t=12s时,质点Q的位置坐标为(10cm,-5cm) E.在t=5.5s时,M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均在增大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某透明介质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30°,AC边长为L,一束单色光从AC面上距A为的D点垂直于AC面射入,恰好在AB面发生全反射.已知光速为c,求: ①该介质的折射率n; ②该光束从射入该介质到第一次穿出经历的时间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