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原子核A、B结合成放射性原子核C.核反应方程是A+B→C,已知原子核A、B、C的质量分别为、、,结合能分别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A、B、C中比结合能最小的是原子核C B.原子核A、B结合成原子核C,释放的能量 C.原子核A、B结合成原子核C,释放的能量 D.大量原子核C经历两个半衰期时,已发生衰变的原子核占原来的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固定一足够长通电导线a,电流水平向右,空间还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通电导线a的正下方,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导线b,其长度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使悬挂导线b的细线不受力,需要在导线b中通入水平向左的电流 B.若导线b中通入方向向右、大小为Ⅰ的电流,细线恰好不受力,则导线a在导线b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若导线b中通入方向向右、大小为Ⅰ的电流,细线恰好不受力,则导线a在导线b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D.若导线b中通入方向向右、大小为Ⅰ的电流。细线恰好不受力,此时若使b中电流反向,大小不变,则每一根细线受到导线b的拉力大小将变成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重物,在塔吊电动机的拉力下,由静止开始向上以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重物上升到高度h、重物速度为时塔吊电动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立刻控制电动机使重物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到零,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匀减速阶段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 B.重物匀加速阶段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 C.计算重物匀加速阶段所用时间的方程为 D.假设竖直方向足够长,若塔吊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启动,速度就是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等量同种正电荷固定在水平面上,在其连线的中垂线(竖直方向)上固定一光滑绝缘的细杆,细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的小球,小球从细杆上某点a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b间的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量同种正电荷在a、b两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 B.a、b两处的电势差 C.小球向下运动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小球电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D.若把两电荷的位置往里移动相同距离后固定,再把带电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则小球速度减为零的位置将在b点的上方
|
5. 难度:简单 | |
一圆筒内壁粗糙,底端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该物体与圆筒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圆筒由静止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直到物体恰好滑动,此时物体、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缓慢转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在缓慢转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 C.物体恰好滑动时夹角与的关系为 D.缓慢转动过程中,圆筒对物体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
6. 难度:中等 |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若电流表的示数为2A,电压表的示数为30V,则电阻的阻值为( ) A.45Ω B.55Ω C.65Ω D.75Ω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某一单色光由空气射入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玻璃砖,或由该玻璃砖射入空气时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已知该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1.5) A.图甲、图丙 B.图甲、图丁 C.图乙、图丙 D.图乙、图丁
|
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的物体A,B通过轻质弹簧相连接,物体A紧靠墙壁,细线连接A,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弹性势能为,现烧断细线,对以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过程中墙对A的冲量大小为 B.物体B的最大速度为 C.弹簧长度最长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为 D.弹簧长度最长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经历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到C状态(A→C.A→B→C)且A.C处于同一条等温线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在A→C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 B.气体在A→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密集程度减小,因此压强减小 C.气体在A→C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在A→B→C过程吸收的热量 D.气体在B→C过程中,压强减小的原因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
10. 难度:中等 |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在军事及资源探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已知地球质量,地球半径R,引力常量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赤道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B.若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两极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C.若忽略地球的自转,以地球表面A点正下方h处的B点为球心,为半径挖一个球形的防空洞,则A处重力加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 D.若忽略地球的自转,以地球表面A点正下方h处的B点为球心、为半径挖一个球形的防空洞,则A处重力加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
|
11. 难度:中等 | |
一列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A平衡位置位于处,质点P平衡位置位于处,质点A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是质点A刚振动了0.1s时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 B.波源的最初振动方向向上 C.时波传到P点 D.当质点P点处于波峰位置时,A质点处于波谷位置
|
12. 难度:中等 | |
电压表,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改装后的电流表示数比标准表稍小一些,可以给并联电阻再并一个较大的电阻 B.若改装后的电压表示数比标准表稍小一些,可以给串联电阻再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 C.小量程电流表内阻为,给它并联一个电阻R,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是原来的倍 D.为实现对改装电表的逐格校准,需要采用分压式电路
|
13.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计数点3污损,只测得以下数据,,,,。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利用所测数据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__m/s。 (3)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工作电压的频率变小了,但该同学不知道,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14. 难度:中等 | |
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安装好仪器,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源发出的光能平行地进入遮光筒并照亮光屏。放置单缝和双缝,使缝相互平行,调整各部件的间距,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在光源和单缝间放置滤光片,使单一颜色的光通过后观察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用米尺测出双缝到屏的距离L,用测量头测出相邻的两条亮(或暗)纹间的距离,换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观察干涉图样的异同,并求出相应的波长。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增大单缝到双缝的距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蓝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片,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去掉滤光片后,将观察到彩色的干涉条纹 (2)实验装置中分划板与螺旋测微器相连,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1条亮纹中心,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990mm,转动手轮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10条亮纹中心,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双缝的间距为0.5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则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示数是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为________mm,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时刻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向上滑动,时刻撤去拉力F,物体继续滑动一段时间后速度减为零,此过程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m、、、、及重力加速度g,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F的大小。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着一条内壁光滑的竖直圆弧轨道,BD为圆弧的竖直直径,C点与圆心O等高。轨道半径为,轨道左端A点与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自轨道左侧空中某一点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球,初速度大小,恰好从轨道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求: (1)抛出点P到A点的水平距离; (2)判断小球在圆弧轨道内侧运动时,是否会脱离轨道,若会脱离,将在轨道的哪一部分脱离。
|
17.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导电轨道倾斜放置,倾角,轨道足够长,轨道间距离,轨道下端连接的电阻,轨道其他部分电阻不计,匀强磁场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一质量为,电阻的导体棒ab在平行于轨道的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时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这时撤去拉力F,导体棒继续运动到达最高点,全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取,求: (1)导体棒达到最大速度时导体棒两端的电势差; (2)导体棒ab在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速度为时的加速度大小; (3)向上运动的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
18. 难度:中等 | |
受控核聚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我国的“东方超环”世界领先,将氘氚燃料用特殊的加热方法加热到聚变反应温区(即1亿度以上)以点燃氘氚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发生聚变核反应,生成一个氦核(),放出一个中子],利用特殊设计的“笼子”将它们稳定地约束在该真空容器内。使聚变反应能够稳定进行,其中一种方法是磁约束,围绕这种"磁笼子"的设计和建道,人类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艰苦的历程。某校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的设计,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ab边长为2L,ab与ac夹角为,矩形对角线ac上下方分别分布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氚核()从ab边中点P处以某一速度垂直ab边进入下方磁场恰好不从对角线ac边射出,一个氘核()从c点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左进入上方磁场并与氚核()在对角线ac上相遇并发生聚变反应,生成一个氦核(),放出一个中子,生成的氢核()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已知一个核子的质量为m,质子的电量为q,求: (1)氘核()与氚核()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 (2)先后释放氚核()与氘核()的时间差; (3)生成的氢核()速度v应满足的条件。使之偏转后恰好到达矩形的a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