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一个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2.5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弹起,在距地面1.5m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出发点正下方1.5m处,以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运动的路程、位移、和接住点的坐标为( ) A.1m,4m,0.5m B.4m,-1m,-0.5m C.4m,1m,-0.5m D.4m,1m,0.5m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B.手拍桌子时,使手感觉疼的这个力是由于手的形变而产生的 C.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
3. 难度:简单 | |
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 B.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C.小球受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小球受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
|
4. 难度:简单 | |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B.1.5 m/s2 C.2 m/s2 D.3 m/s2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用细绳将一长为0.25m的铁棒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在铁棒正下方水平放置一圆环。现烧断细绳,使铁棒由静止下落,测得铁棒穿过圆环所用的时间为0.1s。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则静止悬挂时,铁棒的下端到圆环的竖直高度为( ) A.0.05m B.0.10m C.0.15m D.0.20m
|
6.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体的质量为m=10kg,B物体的质量为M=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150N/m,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其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当B物体向左移动0.2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 ) A.350N B.230N C.250N D.200N
|
7. 难度:简单 | |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末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都改变了 B.第2s末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 C.前5s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4m/s D.第1s和第3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
8. 难度:中等 | |
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大小为F1和F2的水平恒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在水平恒力作用下,A、B两物体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而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 D.水平拉力F1小于F2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把物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总位移分成等长的 AB、BC、CD三段,A点速度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vB ∶ vC ∶ vD =1∶2∶3 B.AB、BC、CD三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C.vB ∶ vC ∶vD = D.AB、BC、CD三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10.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10m,bc=2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vb=m/s B.vc =3m/s C.cd:de=16∶9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5s
|
11. 难度:简单 | |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打点计时器在匀加速运动的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_________s; (2)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为依次选中的计数点(各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出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____.并分析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求木块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_____.
|
13. 难度:简单 | |
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在前10s内变化的图像(a-t)如图所示,求: (1)物体在第10s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10s内的位移。
|
14. 难度:中等 | |
甲车以14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6m/s的速度与甲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以0.5m/s2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时间。
|
15. 难度:困难 | |
为确保校园道路安全,某知名高校在校内道路上设置了橡胶减速带,如图所示,一校园巡逻车正以12m/s的速度行驶在该路段,在离减速带30m处该车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至2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减速带后立即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到原来的速度。巡逻车可视为质点,减速带宽带不计。求:巡逻车从减速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比正常速度行驶多用的时间。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体A通过一轻质弹簧与地面上的质量为4m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进度系数为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质量为0.5m的物体C,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C离地面足够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摩擦: (1)求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 (2)把物体C的质量改为5m,使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此时B仍没离开地面,求与原来相比,物体A上升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