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无名指的哲学

①人的五指,大拇指最粗茁,也最有力,古称巨指,堪称形容得当。说它为五指之领军人物,当无疑问。当其他四指合拢,它单独挑起来的话,那就是无须说出口的“好”之赞美之意。若是大拇指翘起,伴之以伸出来的食指,则是OK的意思,由此可证凡大拇指出动,那就非可等闲视之的了。

②食指也不简单,食指和中指同时竖起,作“V”字状,那形象意味着“胜利”、“成功”。你的食指和他人的食指勾在一起,那就等于信誓旦旦的盟约。而当我们在毛泽东诗词中,读到“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类的词句时,不用说,由谁来指点?由谁来挥斥?想来想去,少不了又是非食指不可的事。因此,五指之中,它的活动频率是最高的,它最忙碌,也最活跃。古人又云:“食指,啑盐指也”,这是见诸《证俗文》的解释。何谓“啑盐”?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尝咸淡,知味道。于是,食指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代表着口福。所谓“食指动”、“食指大动”,就意味着一顿好吃喝,即将大饱口腹。因此,食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③中指在五个指头里面,最突出,也最抢眼,总是走在最前面,总是领先别人一步,总是最先接触目标物,或者,总是最早到达目的地。因此,率众先行,势所必然,马首是瞻,众望所归,而生成一定的导向性质,这就是中指的优势所在了。

④说到无名指,便有点窝囊了。“无名”二字,便足以说明它之无可名之的特点和长处。虽然排行老四,比前不足,那是肯定的了,但是不是比后有余呢?还得两说着呢。别看无名指比小指高出一截,粗出一圈,但它缺乏小指的秀气和俏皮,又不具备小指的灵动和活络。小指虽处在五指之末,但它却具有异常的表现魅力。我们在舞台上看到艺人在做出兰花指的手势时,那画出来简直是勾魂摄魄的优美弧线,宛若惊鸿一瞥,令人遐想万千,那无声胜似有声的场面,古人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真是满台春色,出尽风头。对讲究风度的女性而言,纤纤玉手的“纤”,尤其要格外在意小指,很大程度上,她的气质是通过小指的娟秀和风雅才足以表现出来。

⑤如果我们试着浮想联翩一番,伸出来的这一只手上的五指构成现状,何尝不是当下中国文坛的一个缩影呢!

⑥那么,我们眼前的那些巨匠大腕,前辈重镇,当他们叱咤风云,笔写春秋,扛鼎文坛,领导潮流,不也如大拇指那样起到垂范作用吗?当那些此起彼伏的先锋人士,成功失败的实验作家,拥话语霸权,创新鲜文风,掀一时波澜,辟美学新境,不也如食指那样活跃在文坛之上,开风气之先吗?当那些唱主音调的中坚干将,奏进军曲的骄子,如日中天,势不可当时,不也如中指那样砥柱中流吗?至于那些才情蓬勃的少壮派,异军突起,路人侧目;那些稚莺试啼的80后,小荷尖角,先声夺人,不也如小指那样后来居上,预示着文坛明日之星的气韵吗?

⑦其实,构成文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是那些默默耕耘的大多数的文学人,没有他们构筑这片文学天地,高山未必见其高,大海未必显其大,没有这些无名的文学人在努力,在前进,那些有名的文学人也无从而来。固然,从无名到有名,不是一个必然成功的途径,而且,甚至是虚掷光阴的游戏。因此,我要赞扬的是这种无名指的哲学。他们固然期待成功,但他们也能忍受寂寞,而他们最可贵的地方,就是甘于这种无名指式的默默奉献。低头撰写作品,抬头体验生活,埋头阅读书籍,扬头走向未来,这才是中国文学继往开来的生力军。没有无名指,手是不完美的,同样,没有广大的无名的文学从业者,文坛只有那几个人唱独脚戏,后继无人,也是相当冷清的。

⑧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做体检的时候,需要抽指血,做各项血液项目检查,通常都是从无名指刺出一滴血来。因为从无名指提取血液样本,是最安全的。而且无名指最可宝贵的一点,它不像食指那般好动,不像中指那样突兀,也不像小指那样娇气。由此可见,在这个世界上,有所长的同时,必有所短;同样,有所短的同时,必有所长。尤其在文学这个范畴里,长,未必总长,短,不一定总短,今日长,保不准明日会短,现在短,说不定将来会长。

⑨因此,休管他人长和短,只问笔下情和真,这大概就是无名指的哲学真谛了。踏踏实实,像无名指那样贡献出自己的一滴鲜红的血,写出与自己血肉相连的文字,那才是一件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

                                (原载《解放日报》作者李国文,有改动)

1.“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出自毛泽东的作品《                    》(1分)

2.选出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      )(2分)

A.开头三段行文思路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先分述后总括的结构。

B.第④段通过与小指对比,突出了无名指在五指中的尴尬处境。

C.作者借五指的不可或缺告诉我们,文坛中的各类人同样重要。

D.第⑧段谈抽血的体验,用意在于强调无名指具有宝贵的品格。

3.“构成文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是那些默默耕耘的大多数的文学人,没有他们构筑这片文学天地,高山未必见其高,大海未必显其大,没有这些无名的文学人在努力,在前进,那些有名的文学人也无从而来。”这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关系是         

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指名

文坛形象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小指

5.第⑧段划线句的意思与俗语□□□□  □□□□相同。

6.文章题为“无名指的哲学”,请概括无名指“哲学”的具体内涵。

                                                                            

                                                                           

7.作者用一半的篇幅详细记写五指的不同,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样构思的好处。(60字以内)(4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永恒的《蒙娜•丽莎》

①去夏访巴黎卢浮宫,得摩挲《蒙娜•丽莎》肖像的原迹,这是我生平一件最快意的事。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达•芬奇的这幅半身美人肖像纵横都不过十几寸,可是她的意蕴多么深广!佩特在《文艺复兴论》里说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特殊精神都在这一幅画里表现无遗。我虽然不知佩特所谓希腊的生气,罗马的淫欲和中世纪的神秘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从那轻盈笑靥里我仿佛窥见人世和谐静穆的意境。这种境界在贝多芬乐曲里,在《密罗斯爱神》雕像里,在《浮士德》诗里,也常隐约领略过,可是都不如《蒙娜•丽莎》所表现的深刻明显。

②我穆然深思,我悠然遐想,我想象到中世纪人们的热情,想到达•芬奇作此画时费四个寒暑的精心结构,想象到丽莎夫人临画时听到四周的缓歌慢舞,如何发出那神秘的微笑。

③正想得发呆时,这中世纪的甜梦忽然被现世纪的足音惊醒,一个法国向导领着一群四五十个男的女的蜂拥而来了。向导操很拙劣的英语指着说:“这就是著名的《蒙娜•丽莎》。”那些人照例露出几种惊奇的面孔,说出几个处处用得着的赞美的形容词,不到三分钟又蜂拥而去了。一年四季,人们尽管川流不息地这样蜂拥而来蜂拥而去,丽莎夫人却时时刻刻在那儿露出你不知道是怀善意还是怀恶意的微笑。

④从观赏《蒙娜•丽莎》的群众回想到《蒙娜•丽莎》的作者,我登时产生一种不调和的感触,从中世纪到现世纪,这中间有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中世纪的旅行家一天走上二百里已算飞快,现在坐飞艇不用几十分钟就可走几百里了。中世纪的著作家要发行书籍须得请僧侣或抄手抄写,一个人朝于斯夕于斯的,一年还不定能抄完一部书,现在大书坊每日可出书万卷,任何人都可以出文集诗集了。中世纪许多书籍是新奇的,连在近代,以培根、笛卡儿那样渊博,都没有机会窥亚理斯多德的全豹,近如包慎伯,三四十岁时才有一次机会借阅《十三经注疏》。现在图书馆林立,贩夫走卒也能博通上下古今了。中世纪画《蒙娜•丽莎》的人须自己制画具自己配颜料,作一幅画往往须三年五载才可成功,现在美术家每日可以成几幅乃至于十几幅“创作”了。中世纪人想看《蒙娜•丽莎》须和作者或他的弟子有交谊,真能欣赏他,才能侥幸一饱眼福,现在卢浮宫好比十字街,任人来任人去了。

⑤这是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据历史家说,我们现代文化比中世纪进步得多了。话虽如此说,我对着《蒙娜•丽莎》和观赏《蒙娜•丽莎》的群众,终不免有所怀疑。

⑥在这个现世纪忙碌的生活中,哪里还能找出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的人?哪里还能找出深通哲学的磨镜匠,或者行乞读书的苦学生?现代科学和道德信条都比从前进步了,哪里还能迷信宗教崇尚侠义?我们已没有从前人的呆气,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别的不说,就是看《蒙娜•丽莎》也只像看破烂朝报了。

⑦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如果从纽约到巴黎还像从前乘帆船时要经许多时日,冒许多危险,美国人穿过卢浮宫决不会像他们穿过巴黎香谢里雪街一样匆促。

⑧现代人所谓“效率”以外究竟还有其他估定人生价值的标准么?拿法国理姆、亚眠各处几个中世纪的大教寺和纽约一座世界最高的钢铁房屋相比较,或者拿一幅湘绣和杭州织锦相比较,便易明白。最高的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注重人的成分,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要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乃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即使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

(节选自朱光潜《永恒的〈蒙娜丽莎)》有改动)

1.作者认为“第一流美术作品”的共性是                                 (2分)                                  

2.第②段写作者的“深思”“遐想”有什么作用(2分)

                                                                           

                                                                           

3.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6分)

A.文中两次出现的“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都是指中世纪和现世纪在生活和创作条件上有巨大的差异。

B.第④段借助大量的对比,目的是让我们认识到,在艺术创作上,越是条件差、效率低就越可能出精品。

C.“创作”一词加了引号,颇含讽刺意味,表明现时代有许多草草完成的作品,其质量令人堪忧。

D.对历史家所谓“现代文化比中世纪进步”表示“怀疑”,原因是现代人并没有创作出《蒙娜丽莎》般的伟大作品。

E.第⑥段连用几个问句,表示作者认为现代人轻浮粗率,难成大器。

F.作者欣赏的是一般人所嗤笑的呆气,景仰的是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4.作者反对现代人过分强调的“效率”,他认为估定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2分)

                                                                           

                                                                           

5.根据文章提供的材料,写一段介绍《蒙娜丽莎》的文字(不超过60字)(3分)

                                                                            

                                                                           

                                                                           

6.“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举例加以阐释。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⑴朱弦已为佳人绝,                     。(黄庭坚《登快阁》)

⑵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

⑸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⑺)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高中学过杜甫两首诗的篇名是《           》《            》。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寓情于景,透出诗人在闲逸的江村生活中的寂寞心情,为客至之喜作了铺垫。

B. 颔联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C. 颈联着意描画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主人待客力不从心的歉疚。

D. 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对比中抒发了待客的真挚情谊。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4分)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霍)光为人沉静详审,长七尺三寸①,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②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长公主,内安女后宫为婕妤③,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④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主⑤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⑥大以是怨光。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①七尺三寸,约合1.68米。 ②“谊”通“义”。 ③婕妤,宫中女官名。 ④休沐:官员按例休假。⑤尚主:娶公主为妻。 ⑥长主,即长公主。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止进有处  (        )       (2)郎仆射窃视之  (       )

   (3)众庶莫不光 (        )      (4)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主者(       )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欲苟徇私情,则告诉不许        B.天下想闻其风采

    C.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         D.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一项是(    )(2分)

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主者   ②近河间丁外人

③幸依国家故事列侯尚主者   ④长主大是怨光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2)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 

                                                                         

5.文中能够表现霍光“资性端正”的事情分别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其一:                                      

其二:                                          

 

六、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寄欧阳舍人书(节选)  〔宋〕曾 巩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注]①勒铭:刻写碑铭。 ②侈:大。 ③徇:屈从。

1.选出下列句子类型并不相同的一项 (     )(3分)

A.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C.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D.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2.从内容方面看,本文两段分别论述了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铭志开始不真实,是因为代写铭志的人拒绝不写真实的情况造成的。

B.如果请托代笔的人只会批评人,那么写出来的铭志不会公正和真实。

C.有道德的人对于邪恶的人,不会接受请托为他们写铭志。

D.铭志流传较少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把过世者写得太好了。

4.作者认为铭志能够流传后世的关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借指时间极短。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说“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歌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就变成毛衣……”关于“转身”,你有那些感触和思考?

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