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名句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9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一去紫台连朔漠,        

(5)艰难苦恨繁霜鬓,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          ,王道之始也。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加:更

B、积水成渊          成渊:汇成江海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雕刻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宏大

2.下列句子加点字“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蟹六跪而二螯 

B、吾尝终日而思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或百步而后止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翻译下列句子:(5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未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

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②面以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靧(hui):洗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颋……见白异之异:诧异

B、帝爱其才,数宴见。数:多次

C、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奏:进献

D、永王磷辟为府僚佐辟:征召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年轻时就才华出众,益州长史苏颋见到他惊叹他为“天才英特”,认为“少益以学”完全能赶上汉代的司马相如。

B、李白和吴筠关系友好,吴筠被诏进京他也到了长安;后经吴筠引荐得玄宗赏识,进而供奉翰林。

C、李白生平爱酒,在任城时为“竹溪六逸”之一,居长安时常在街市饮酒,成为“酒中八仙人”之一。

D、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在永王李磷幕下当僚佐,李磷失败,李白论罪当斩。由于当初李白救过郭子仪,这时得郭子仪全力营救,终于免于被斩。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注)梁园:又名兔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周围300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等,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枚乘曾做《梁王兔园赋》赞之。

(1)这首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2分)

(2)“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赏析。(3分)

 

四、文学常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填空题(5分):

(1)元春的父亲是,她后被册封为。元妃省亲时,贾家为迎接她,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就是。(3分)

(2)《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回目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其中的“杨妃”指的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飞燕”指的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2分)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便拄着拐杖去请凤姐来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

B、宝玉与秦钟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十分亲密。后来他们与家塾中香怜、玉爱二人相知,惹得同窗金荣等人十分嫉恨。一次,趁贾代儒不在,金荣便与秦钟、香怜等争斗起来。后来在李贵等几个大仆人的喝令调停下,金荣被迫向宝玉作了揖;宝玉仍不依,最后金荣只得向宝玉磕头赔罪才算了事。

C、荣府贾政生了一个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了一块玉来,就取名作宝玉。贾宝玉两周岁时,贾政想试一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让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大怒,说他“将来酒色之徒耳”,但贾母还是把他当命根一样看待。

D、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了。后来黛玉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里的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为柳梦梅(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比黛玉为杜丽娘(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E、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

贾政亲自视察并赐题各处匾额。宝玉随贾政和众清客同行,在众人面前大显其才,深

得众人人赞许。结束后,小厮们因宝玉心情好,便将他身上佩带的饰物都抢了去。黛玉以为自己送他的荷包也没有了,便赌气把正在做的香袋剪碎。宝玉急忙把戴在里面的荷包取出,黛玉才后悔自己的莽撞。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简述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过程。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刘姥姥带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红楼梦》第六回)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简述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情节。

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红楼梦》第十五回)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注]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下》)

注世臣:即“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朱熹)。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拥有长期为国效力立功的大臣,才能称得上是“故国”,所以国君选拔任用人才很重要。

  B.齐宣王认为,齐国没有“亲臣”是因为他昔日没能分辨出“不才”之人,所以向孟子询问“识其不才”的方法。

  C.孟子告诉齐宣王,在人才的任用上,应该以贤能与否为标准,即使超越“尊尊亲亲”的伦常,也不必有所顾忌。

  D.孟子认为,国君只有运用恰当的方法,正确地选拔贤才和罢黜“不才”之人,才能称得上是人民的父母。

(2)“故曰国人杀之也。”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请简析。(3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人·价

凌鼎年

陶少闲在小城算个人物。他是以画莲花出名的,其画室自题为“爱莲居”。

他古稀年纪,极少出门。每每兴之所至,挥毫画莲。画罢,笔一掷,捋着胡子品上半天,似乎此画不是他画的。若有谈得来的在身边,就会谈兴大发。常常大讲什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宵的驴……言下之意,若画莲,则非他莫提,当今独步。还自称他画的莲花,画尽周敦颐老先生笔下的意境。

然而,他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

他画得不少,留存的极少。往往过一段时间,他就把积下来的画稿翻出来一一过目,细细比较,仿佛在检查赝品,评判优劣。其结果,总有好几幅被他判处死刑,一炬焚之。

陶少闲老妻每每见他烧画,总要嘀咕几句,“好端端的画,一把火,罪过罪过。”他孙子更是不满。“要烧掉不如卖掉。放着钱不赚,真是死脑筋。”

陶少闲鼻子里泄出一声“哼”,甚是轻蔑的样子。

去年,省城有家《文化艺术报》的记者无意间在小城见到了一幅陶少闲的《墨莲图》,他见后赞不绝口,称之为“大家手笔,至臻境界”。记者特寻访而去。

陶少闲则画罢一幅《残荷听雨图》,伫立图前,沉醉其中。记者见此图,眼都为之直了,连连说。:“神品神品!”

两人遂品茗长谈,不觉暮色已至。陶少闲难得遇到如此知音,当场在画上落款盖章,郑重相赠,并请雅正。

记者凭着他的眼力,已感到了陶少闲画的潜在价值。环视四壁,他发现屋墙上还有一幅《小荷出水图》,更是寥寥几笔,墨韵天趣,极是惹人欢喜。可陶少闲已慨然相赠,怎好意思再开口讨之。

踌躇再三,记者提出说想买下那幅《小荷出水图》。

陶少闲闻此,笑吟吟说:“只怕你囊中没这么多钱。”

记者一愣,犹豫半晌后说:“我出二百。”

陶少闲摆摆手说:“若论个卖字,非千儿八百断断乎不能出手。”

记者有些尴尬,匆匆告辞。

记者心里放不下那幅画,再次造访陶少闲寒舍。

陶少闲外出未归,只他孙子在家。他一听记者来意,立时来了劲,最后以五百元钱拍板成交。

陶少闲回来后,得知孙子自作主张卖了他的画,气得脸色刷白,腮颊之肉抖个不停。大骂孙子毁了他一生清贫之名,作践了他的人品,降低了他的画价身价。

老妻忙来劝慰,说总比白送人强吧。

陶少闲闻老妻如是说,喟然长叹曰:“我若想靠画赚钱,早可腰缠万贯,不过那岂不成了画匠。我的画,寻常百姓凡人能买得起?五百,而今区区五百就定了我的价。我陶少闲还有何颜面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从此,陶少闲闭门谢客,几乎不再与外界有什么联系,有人说他封笔不画了;有人说他日日作画,日日焚画。

孰真孰假,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记者走后,小城再也没听说谁求到过陶少闲的画。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陶少闲是一位清高、与众不同的画家,他作画不求名不求利,每画完一幅画过几天就亲手把它烧掉,人家求画也少有应允。

B、写陶少闲“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意在表现现实生活对陶少闲的挤压。

C、作品主人公“陶少闲”是一个有着高境界追求的画家,从画室和画的名称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美。

D、这篇微型小说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充满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了很好的统一。

E、作品通过第三人称,叙述了陶少闲的一段生活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文化冲突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生活真实。

2.文中写陶少闲老妻和孙子,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3.有人说,陶少闲孤芳自赏;有人说,陶少闲固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根据具体情景,按照要求拟出让人们关闭手机的告示。(3分)

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很好的会场气氛,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委婉地表达)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改为;(2)将改为;

(3)将改为;(4)将改为。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写作(70分)

以“坚守道德底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