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年辽宁省本溪市高一下期末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赡思,字得之,其先大食国人。赡思生九岁,日记古经传至千言。比弱冠,以所业就正于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之门,由是博极群籍,见诸践履,皆笃实之学,故其年虽少,已为乡邦所推重。延祐初,诏以科第取士,有劝其就试者,赡思笑而不应。泰定三年,诏以遗逸征至上都,见帝于龙虎台,眷遇优渥。时倒剌沙柄国,西域人多附焉,赡思独不往见,倒剌沙屡使人招致之,即以养亲辞归。至元二年,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戚里有执政陕西行省者,恣为非道,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及分巡云南,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远藩为之震悚。三年,除佥浙西肃政廉访司事,即按问都转运盐使、海道都万户、行宣政院等官赃罪,浙右郡县,无敢为贪墨者。复以浙右诸僧寺,私蔽猾民,有所谓道人、道民、行童者,类皆渎常伦,隐徭役,使民力日耗,契勘②嘉兴一路,为数已二千七百,乃建议请勒归本族,俾供王赋,庶以少宽民力。朝廷是之,即著以为令。赡思历官台宪,所至以理冤泽物为己任,平反大辟之狱,先后甚众,然未尝故出人罪,以市私恩。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有妇宋娥者,与邻人通,邻人谓娥曰:“我将杀而夫。”娥曰:“张子文行且杀之。”明日,夫果死,迹盗数日,娥始以张子文告其姑,五府官以为非共杀,且既经赦宥,宜释之。赡思曰:“张子文以为娥固许之矣。且娥夫死及旬,乃始言之,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枢密判官曰:“平反活人,阴德也。御史勿执常法。”赡思曰:“是谓故出人罪,非平反也。且公欲种阴德于生者,奈死者何!”乃独上议刑部,卒正娥罪。其审刑当罪多类此。十一年,卒于家,年七十有四。谥曰文孝。                                        (节选自《元史》卷一九O)
【注】①遗逸:指遗才。②契勘:查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赡思发其罪而按之按:考察

B.然犹杖其私人。私人:亲信

C.平反大辟之狱狱:案件。

D.且既经赦宥,宜释之宥:宽恕

2.以下信息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赡思执法严明的一组是(   )
①西域人多附焉,赡思独不往见   ②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③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   ④乃建议请勒归本族,俾供王赋⑤平反大辟之狱,先后甚众 ⑥乃独上议刑部,卒正娥罪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赡思淡泊功名。延祐初年,皇帝下令科第取士,有人“劝其就试”,他只是笑笑而已。 赡思不攀附权贵,当时擅权的倒剌沙多次让人去请他,他都以奉养父母而告归。

B.赡思自幼好学,九岁时已能每天记诵古代经典文章达千言,二十岁左右,师从名儒王思廉,博览群书,并付之实践;所以,他虽然还年轻,但已名著乡里。

C.赡思为政正直,为整顿吏制作了许多具体工作;赡思历任司法部门官职,以伸冤昭雪为己任,先后平反多起冤狱,“宋娥案”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件。

D.赡思体察民情。他曾到嘉兴深入调查,发现逃避官府徭役的达二千七百人之多,于是建议将他们遣返乡里,让他们供纳国家赋役,以减少其他民众负担,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泰定三年,诏以遗逸①征至上都,见帝于龙虎台,眷遇优渥。
答:                                                   
(2)平反活人,阴德也。御史勿执常法。
答: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一碗馄饨
酒楼里来了两位客人,穿着不俗,看样子是一对出来旅游的夫妻。
服务员送上菜单。男的直接递给女的:“你点吧。”女的看也不看:“来碗馄饨。”
男人发话了:“吃什么馄饨,又不是没钱。” 
女人摇摇头说:“我就是要吃馄饨!只要一碗!”服务员冲女人撇了撇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馄饨。”
女人很意外:“怎么会没有呢?”酒楼老板觉得很奇怪,小声吩咐服务员:“到外面买一碗,回来多收一倍的钱。” 说完开始观察这对奇怪的夫妻。
看到馄饨,女人的眼睛都亮了,轻轻搅拌着,好象舍不得吃,半天也不见送到嘴里。
男人一把拿起菜单:“你爱吃就吃吧,我饿了一天了。”女人不急不慢,等男人点完了菜。才对服务员说:“你最好先问问他有没有钱。”
男人气红了脸:“老子会没钱?”边说边往怀里摸去,突然“咦”的一声:“我的钱包呢?”
女人不慌不忙地说道:“钱包和手机我昨晚都扔到河里了。这次带出来所有值钱的东西,我都扔河里了。我身上还有五块钱,只够买这碗馄饨了!” 
男人瞪着女人:“你真是疯了!身上没有钱,那么远的路怎么回去?”
女人却一脸平静:“急什么?我们还有两条腿,走着走着就到家了。”
女人继续说:“二十年前,咱们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不也照样回到家了吗?那时侯的天,比现在还冷呢!”
男人不由地瞪直了眼:“你,你说什么?”
女人叹了口气:“看来,这些年有了几个钱,就真的把什么都忘了。二十年前,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被人骗了个精光,经过这的时候,你要了一碗馄饨给我,我知道,那时候你身上就剩五毛钱了……”
男人一震,打量了四周:“这,这里……”女人说:“对,就是这里,那时它还是一间又小又破的馄饨店。”
男人默默低下头,女人捧起面前的馄饨,拨了一大半到另一只空碗里,轻轻推到男人面前:“吃吧,吃完了我们一块走回家!”
男人很久才说了句:“我不饿。”女人眼里闪动着泪光,喃喃自语:“二十年前,你也是这么说的!”
男人说:“你怎么还不吃?”女人又哽咽了:“二十年前,你也是这么问我的。我记得我当时回答你,要吃就一块吃,要不吃就都不吃。现在,还是这句话!”
男人默默无语,拿起了汤匙。不知什么原因,拿着汤匙的手抖得厉害,舀了几次,馄饨都掉下来。他终于将一个馄饨送到了嘴里,使劲一吞,整个都吞到了肚子里。当他舀第二个的时候,眼泪突然“叭嗒”往下掉。
女人见他吃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也拿起汤匙。馄饨一进嘴,眼泪同时滴进了碗里。这对夫妻就这样和着眼泪把一碗馄饨分吃完了。
放下汤匙,男人抬头轻声问女人:“饱了么?”
女人摇了摇头。男人很着急,突然好象想起了什么,弯腰脱下一只皮鞋,手往里面摸,没想到居然摸出了五块钱。他怔了怔,不敢相信地瞪着手里的钱。
女人微笑地说道:“二十年前,你骗我说只有五毛钱了,只能买一碗馄饨,其实呢,你还有五毛钱,就藏在鞋底里。我知道,你是想藏着那五毛钱,等我饿了的时候再拿出来。后来你被逼吃了一半馄饨,知道我一定不饱,就把钱拿出来再买了一碗!”顿了顿,她又说道,“还好你记得自己做过的事,这五块钱,我没白藏!”
女人说:“你可别怪我,我只是想在分手前再和你一起饿一回。苦一回!”
男人居然号啕大哭,“我真被好日子冲昏了脑袋啊!回去我就把那张离婚协议书烧了。”
在旁观看的老板摸出了两张百元大钞递过去:“既然回去就把离婚协议书烧了,为什么还要走路回家呢? 当年那碗馄饨,就是我妻子做的。”
老板回到办公室,取出那张早已拟好的离婚协议书,怔怔地看了半晌……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婚姻伦理问题,对读者来说教益匪浅。

B.从全文看,酒店老板叫服务员到外面买一碗馄饨,回来多收一倍的钱,充分反映了这个老板唯利是图的本质。

C.小说中的妻子为了报复提出离婚的丈夫,背着丈夫把这次带出来的所有值钱的东西,统统扔进水里。

D.这篇小说构思巧妙,别具匠心。小说利用特殊的地点来解决矛盾,二十年前二人在这里吃过馄饨,如今仍在老地方吃。性质相同,意义一样。

E.这篇小说写得很成功,人物语言生活化,符合小说中的人物身份。
2.小说中“女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小说中间部分写二十年前这对夫妻曾在同一个地方吃过馄饨,这一情节在前文已埋下了伏笔,请找出并分析。(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夫妻二人,设计酒店老板这个人物是多余的,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那些保健品柜台的推销员们,身穿白大褂,正襟危坐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高深莫测的仪器后面,让你错以为是医院里前来义诊的医务工作者。

B.邹昊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我们的干部,采用全程电子跟踪管理,既保证了整个流程的公开透明,也避免了瓜田李下之嫌。

C.近来,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D.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这类书已然被奉若神明;尽管它有不少

方面颇须斟酌,但它是考试的出发点和归宿,仍然可以身价百倍,
地位高于教师,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套中人”。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那些已经本科毕业的人,在选择深造的途径上却十分迷惑,不清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怎么回事,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只有学位没有学历。

B.可以这样说,一个写不好对话的小说家是写不出杰出的长篇的,而对话的能力恰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优异的关键因素所在。

C.毕竟楼盘是按照大户型来设计的,如今面积改小肯定会出现通风采光不足、上下水管道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购买时您可一定要注意。

D.受地震的影响,日本宫城县境内出现了宽约4米的断裂带,这是日本最大的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地壳变动纪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一直面临着三个基本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                               
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我国的故宫,其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集中反映了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②这三大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
③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
④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
⑤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
⑥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

A.③①⑥④⑤②

B.③①④⑤⑥②

C.⑥④⑤②③①

D.④⑥⑤②③①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依据下面的文字,概括“模糊性事物”的两个特点。(6分)
“模糊”和“确定”相对立而存在,相补充而完善。“模糊”和“确定”都是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客观世界中有能够肯定或能够否定属于某一范畴的事物,但也有无法用一个明确的标准,简单肯定或否定其属于某一个范畴的事物。同时,有些事物能用具体数值给以确定的表示,如长度、时间;但也有些则不能,如美丑、智愚。前面这一类事物能够予以确定的表示和划分,后面这类事物则不能,前者称为确定性事物,后者则称为模糊性事物。
(1)                                                                                         
(2)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