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上海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从“强手”到“三国杀”

——全球桌游二次热潮来袭

⑴“对我来说,只有桌游玩家,而非那些紧盯着电脑液晶屏幕或者不停按动游戏机控制手柄的电子互动娱乐上瘾者,才配称为深思熟虑的游戏者。”美国俄勒冈州一位知名桌游玩家查尔斯·刘易斯在参加完2009年度德国埃森玩具大展后如是说。

⑵在今天已经习惯电子互动数码娱乐方式的全球大众看来,仍然坚持转动六面骰子,在一张硬纸板上移动形形色色的金属、塑料玩偶,绞尽脑汁地计算花色卡牌上的数据,看起来确实和“酷”一点也不沾边。2009年统计,桌面游戏的市场仍然不足年销售额107亿美元的电子游戏的6%。然而,在全球经济形势衰退中诞生的一批被称为“抗衰退产业”的行当中,桌面游戏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强调社交参与和运算策略能力的阁楼老玩具,为亟待削减开支的欧洲与美国家庭提供了一种更为廉价的“全家欢”式娱乐。

⑶这种情况,似乎与1933年那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衰退遥相呼应:1934年10月,在一位名叫列文·斯特恩的画家朋友的帮助下,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德国城的失业推销员查尔斯·达罗利用几块桌板、一块台布,以及几个小工艺品造出了第一套“强手棋”。1935年,这个游戏就售出了50万套。当然,仅凭“廉价”一项长处,并不能解释桌游为何能让大家放弃蓝光DVD和动态捕捉游戏手柄,转而老老实实地坐在游戏盘边上。

⑷“作为计算机游戏的鼻祖,桌上游戏也许不能提供足够的体验,但它所引发的人际关系交流却是电子游戏望尘莫及的。”不仅如此,桌游和电子游戏有不断吸取各类文化艺术因素、创造全新体验的功能。

⑸按照“孩之宝”游戏研究室负责人安玛丽·克罗西的说法,桌游之所以远没有衰退,是因为它对玩具业的核心消费群体—青少年儿童有不可阻挡的吸引力。“桌上游戏由于技术门槛低,不会贸然剥夺父母与下一代共乐的机会,并且会早早为儿童培养起处理社交人际关系的能力。”

⑹此外,边际利润率极低的高科技玩具在衰退期销售量的下跌,也让越来越多的玩具产业巨头把注意力转向一度被忽视的桌上游戏。2006年,“孩之宝”全美桌游销售量大约是9.2亿美元,占其玩具年销售额的43%,只有电子游戏软件的1/7,然而它60%的利润率却使其他玩具望尘莫及。

⑺对中国桌游玩家来说,2009年同样是个不寻常的年头,一款名为《三国杀》的中国原创卡牌类桌游几乎在一夜之间从各高校流行开来。《三国杀》的发明者之一的北京游卡桌游产品总监尤尤说,《三国杀》的基本构架是基于万智牌和经典美国桌游《Bang!》,而她自己第一次听说桌游是通过《游戏创造》杂志一篇关于经典桌面游戏《卡坦岛》的介绍文章。

⑻对于这款骤然而红的游戏,本土桌游玩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然而从业者对它的欣赏是显而易见的。“在欧美地区,桌上游戏已经有了50至60年的积淀,中国刚处于启蒙阶段,所以抄袭和模仿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三国杀》    存在诸多问题,    绝对是个好游戏,    它促进了中国桌游玩家队伍的急剧扩大,使得全球桌上玩具产业开始认真考虑中国市场和玩家的诉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47期,有删改。)

 

1.从第⑴段查尔斯·刘易斯说的话中可以看出,相对于电子游戏而言,桌面游戏能够体现玩家□□□□的能力。(限填四字)(1分)

2.根据文意,桌面游戏相对于电子游戏的优势在于:廉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3.第⑹段援引“孩之宝”全美桌游销售情况的一些数据,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第⑻段的空格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以下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在全球经济形势衰退的形势下,桌面游戏的销售额仍然无法与电子游戏相抗衡。

B.因为制造成本低,所以越来越多的玩具产业巨头把注意力转向桌上游戏。

C.全球桌游的二次热潮是由中国原创卡牌类游戏《三国杀》引领的。

D.桌游从业者认为,《三国杀》对万智牌和《Bang!》的抄袭与模仿是不可避免的。

6.请根据文中信息,简要介绍全球桌游的第一次热潮。(不超过80字)(4分)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6分)

探寻玻璃屋里的男人①

⑴我终于驱车抵达康尼什这个人烟稀少的荒僻小镇。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路的尽头竖立着“禁止非法侵入”的标识牌,几个粉红色的大写英文字母显得格外刺眼。标识牌后面是浓密的树林与小径,沿着小径望去,小山上筑有一面围墙、隐约可见的铁丝网和一幢房子。

⑵这并不是普通的私宅,而是美国行踪最隐秘男人的私宅——也许是美国最后一个伟大的隐居者J.D.塞林格②的住所。

⑶塞林格住所外有两个信箱,一个上面积了厚厚一层灰,想必好久没有打开了;另一个信箱的一端被打开,里面塞满了乱七八糟的广告传单。其中有一张上面写着“让我们来帮助你宣传你的生意!”这大概是无数媒体记者和出版商们想对塞林格说的肺腑之言。

⑷我不会奢望他出现,我真正想要探究的是塞林格所修筑的这面墙——不仅是物质上的木头或石头墙本身,而是他在心里为自己筑起的那面形而上的墙。这沉默不语的墙也是他的作品,因为沉默本身就是艺术在雄辩地工作。

⑸现在,我就站在那墙之外,他就在墙内,让人恍若隔世。这里太安静了,安静到有一种诡异的感觉,仿佛时光能在这种沉寂中凝固。但你能深深感知这并不是被动的沉寂,而是可用心触摸的、主动的隐没。这份沉寂的代价是塞林格放弃的决心、昂贵的诉讼、自我放逐与沉思。既让人心生敬意,又让人怀恨在心。这份沉寂诱惑着我们追寻又谴责着我们探访:当一位作家选择对外界封闭自己的心灵,我们却还要想方设法地突破其心理的防线。至少就像现在,我忍不住想要去敲敲门或在他住所的门前留下一封信。

⑹这份探寻的冲动不禁让我回想起一开始,他并不是古怪的、沉默的隐居者,当时他和外界的联系还是比较频繁的,与住在附近的邻居,尤其是温莎高中的学生们都有来往。塞林格甚至愿意接受温莎高中生报一名记者的采访。可惜,出于利益的诱惑,这些学生背叛了塞林格的信任。这篇本应低调出现在学生报纸上的采访,却被卖给了一家主流报纸。塞林格知悉后十分失望、生气,从此拒绝接受任何采访,并几乎切断了与外界所有的联系。

⑺他的心从此如同他家的大门一样紧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真的想离人群远一点,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怀好意地关心他到底有过怎样的童年创伤,或者有意无意地为他的作品加上乱糟糟的注释和点评。

⑻为了远离人们的视线,塞林格不惜动用法律手段和昂贵的诉讼费让自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1982 年,他曾起诉过一名男子,因为这位塞林格粉丝杜撰了一篇他的专访。

⑼无数人想要寻找塞林格隐居背后的真相。很多人心急火燎地驱车前往塞林格的私人住所,不得不止步于山脚下,眺望着无法跨越的围栏。此时,我站在这里,才再次发现自己居然也是其中的一个痴情的追寻者。

⑽当我站在“禁止非法入侵”的标识牌旁,突然感到一阵隐隐的担忧,担心我到底还是打搅了这位在寂静中深居简出的疗伤者。你真的懂他吗?懂他的作品吗?如果懂,那么也许应该在读完作品之后就安静地走开,不再追究文字背后的是是非非。

⑾我不愿意敲门,但还是忍不住去了不远处的快餐店起草了一封信,引用了很多塞林格书中的话并表达出自己对他的敬意和理解。第二天,我把这封信放在堆满广告单的那个没有锁的信箱里,放下、转身、走人。我以为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是时候离开了。

⑿可鬼使神差地,在要离开小镇的前一晚,我还是踱步到邮箱旁,惊讶地发现我的信和《周日早报》都被人拿走了。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墙内有汽车发动的声音,难道塞老要现身了?那一刹那,我居然自作多情地认为也许他正要来迎接我这个知音呢!大门缓缓打开,一道强光射出,刺痛着我的眼睛,正当我要仔细看一眼车中人时,这车以极快的速度从我旁边呼啸而过,很快便消失在视野中。

⒀我内心孤独至极。回到自己的车中,我唯一的愿望竟是自己找错了塞林格的家。

(选自《南都周刊》2010年度第6期,有删改)

注:

①本文写于1997年,作者是美国《君子》杂志的记者。

②美国大作家、《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当代文坛头号隐公J·D·塞林格(J.D.Salinger)已于2010年1月27日在新罕布什尔家中去世,享年91岁。

1.第⑷段中的划线句“这沉默不语的墙也是他的作品”一句的意思是XK](2分)

2.第⑸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既让人心生敬意,又让人怀恨在心”?(2分)

3.以下哪两项不是塞林格成为一个沉默的隐居者的原因?(   )(   )(4分)

A.温莎高中的学生把对塞林格的采访作为获得利益的手段。

B.塞林格曾经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童年创伤。

C.许多人有意无意地为塞林格的作品加上乱糟糟的注释和点评。

D.塞林格不得不动用法律手段和昂贵的诉讼费来让自己远离人们的视线。

E.许多人为了探寻他隐居的真相,前往他的私人住所。

4.请在文中找出一句最能解释第⒀段中所表述的心情的话:________________(2分)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本文标题的理解。(2分)

6.除了塞林格,历史上还有许多选择隐居生活的人。请在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就其隐居生活的意义写一段评价。(不超过80字)(4分)

梭罗   华盛顿

 

 

 

 

 

 

 

 

 

 

 

 

 

 

 

 

 

 

 

 

 

 

 

 

 

 

 

 

 

 

 

 

 

 

 

 

 

 

 

 

 

 

 

 

 

 

 

 

 

 

 

 

 

 

 

 

 

 

 

 

 

 

 

 

 

 

 

 

 

 

 

 

 

 

 

 

二、名句默写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念高危,_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侯门一入深似海,_______________。(崔郊《赠婢》)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16分)

(甲)

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苏轼

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余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诸子不闻余耗,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

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江度岭,徒行露宿,僵仆瘴雾,黧面茧足以至惠州,得书径还。余问其所求,答曰:“契顺惟无所求而后来惠州;若有所求,当走都下矣。”苦问不已,乃曰:“昔蔡明远鄱阳一校耳,颜鲁公绝粮江淮之间,明远载米以周之。鲁公怜其意,遗以尺书,天下至今知有明远也。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余欣然许之。独愧名节之重,字画之好,不逮鲁公,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庶几契顺托此文以不朽也。

(乙)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解释加点字:(4分)

(1)诸子不闻余耗(      )    (2)悟已往之不谏(      )

(3)三径就荒(      )        (4)或植杖而耘耔(      )

2.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黧面茧足以至惠州      B、明远载米以周之

C、遗以尺书              D、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

3.下列选项中,句式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各以一子自随(《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D.宋人有得玉者(《<新序>二则》)

4.翻译句子:(4分)

(1)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甲)文看,契顺是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的人。(2分)

6.结合(甲)文和(乙)文,试分析苏轼为契顺书《归去来兮辞》的用意。(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10分)

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记①

陈寅恪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注:

①1928年6月3日,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清华立《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_________

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三境也。”(2分)

2.文中的“精义”一词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结合上下文,对“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士人读书研究学问,由于能把心志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理因此得以发扬。

B.士人读书研究学问,大概能把心志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理于是得以发扬。

C.士人读书研究学问,大概为了把心志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理才得以发扬。

D.士人读书研究学问,只有把心志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理才得以发扬。

4.“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一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这篇碑铭的语言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五、作文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镜子得意洋洋在说:“看,我照出了世间万物!”

人们反问:“你怎么照出你自己?”

这个寓言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和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