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禾黍(shǔ)逋慢(pū) 矜持(jīn)玉醅(pēi)

B.金钏(chuàn)凝眸(móu)泾州(jīng)筵席(yàn)

C.桎梏(gào)租赁(lìn)刀俎(zǔ)苍穹(qióng)

D.愠色(yùn)呛水(qiāng)稍顷(qǐng)俯瞰(kàn)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诙谐缱绻目不遐接出类拔萃

B.烦躁谛听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C.葱茏暮霭礼上往来阴谋诡计

D.云霄荟粹神采奕奕凤毛麟角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她告诉我,近几年来,她时时刻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的犯罪证据。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C.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
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D.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如何膜拜、崇敬、羡慕你,而在于你自

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何种贡献。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通过揭示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大
家庭的罪恶和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二
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B.李密在《陈情表》中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
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坚持美好的理想,同封建
势力及其他丑恶势力进行不妥协的斗争。

D.《长亭送别》描写的是在崔母的催促下,张生进京应考,莺莺送别的情景。一

方面表现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她希望张生考取状元,
最终能实现夫妻并蒂相守的愿望。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

D.① 虢叔死焉②君何患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从前,过去)

B.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推广)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推荐,举荐)

D.若望仆不相师(希望)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谨拜表以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段公,仁信大人也。

B.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C.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其是之谓乎?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                      ”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            ”、韩翃(hóng)的《秋斋》:“(丙)                       ”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画家蜂起。王绂(fú)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丁                         )”,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1.(甲)(乙)(丙)(丁)四处,可以作为例证的诗句应是哪一项?(   )
  ①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
  ②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③隔牖风吹竹,开门雪满山。
  ④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⑤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A.甲⑤乙④丙③丁②

B.甲④乙①丙⑤丁②

C.甲②乙①丙④丁⑤

D.甲⑤乙①丙④丁②

11.2.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12.3.根据这段文字,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竹画主要整体特点的一项(   )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

B.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
种象征。

C.我国竹画家画竹风格多样、技法高超,常竹诗竹画相配。

D.清代竹画风格更加多样化,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1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仓皇东出(往东边)

C.吾三恨也(仇恨)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全)

1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②祸患常积于忽微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②岂独伶人也哉

C.①负而前驱②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①自然之理也②莫能与之争

15.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不沾襟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16.4.下列各项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评论庄宗的盛衰得失,阐明中心论点,既赞叹庄宗成功又慨叹庄宗
失败。

B.以庄宗的“极盛”和他的“极衰”构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强调“人事”
的作用。

C.“岂得之难……而皆自于人欤?”连用问句,发人深思,并寓结论于疑问中,
又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天命”。

D.段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判朝政,讽谏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

味深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性。
17.5.翻译下面句子:(10分)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3分)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总是离人泪。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
(5)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6)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请略加分析。
(2)有人认为词的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暗        记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毕业的,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爿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同事们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一些老辈子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令‘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道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途。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20.1.“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作者为什么要用“安闲”这个词?(4分)
答:
21.2.“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答:
22.3.“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试分析句子中“暗记”的含义。(4分)
答:
23.4.联系全文,请你探究一下本文写作的主旨。(6分)
答: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大型超市每天停止营业时间是晚上十点,请你写一篇广播稿在晚上十点前对顾客作一下提示。要求:语言得体,亲切自然,不少于70字。(4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被称为“中州古韵”的广东汉乐已在客家地区流传至少500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与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并称为“广东三大乐种”。今年7月,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组成的研究队伍深入汉乐之乡梅州大埔,采用街头随访、调查、走访各民间演奏团体、文化部门等形式,对汉乐进行了“生存评估”。研究中发现,尽管当地民众大多听说或听过广东汉乐,但对广东汉乐的名称知晓度低;对汉乐何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常识的了解率均低于20%。                                                        
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概述广东汉乐的基本情况:
                                                                  
                                                                   
②在文段结尾横线处补写出关于广东汉乐“生存评估”的调查结论(15字以内):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