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玑jǐ 罗绮qí 叠巘yàn 千骑jì B.螺髻jì 堪脍kuài 搵泪wèn 乍暖zhà C.骤雨zòu 经年jīng 楚天cǔ 那堪nǎ D.纶巾lún 樯橹qiáng 华发fà 酹江月lèi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千古风流人物 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B.砯崖转石万壑雷 却坐促弦弦转急 C.使快弹数曲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D.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只是当时已惘然
|
4. 难度:简单 | |
下面这首七律的横线上,补入最贴切句子的一项是( )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
5.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填入原诗中合理的一项是( )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① , 。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② , 。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③ , 。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④ ,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A.①c ②b ③a ④d B.①b ②c ③a ④d C.①c ②a ③d ④b D.①d ②b ③a ④c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判断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一文中,连续三次出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每一次感叹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抒情、议论、描写的交替,奠定全诗的咏叹基调。 B.“千古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联中的“怨恨”为全诗的主旨,以撩人的琵琶怨曲,烘托了昭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昭君的同情。这怨曲中有昭君之怨,更有作者之怨。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 D.《锦瑟》一诗,紧扣“思华年”展开。诗中回忆了昔日与妻子王氏双栖双飞如庄周化蝶般的美好生活,寄托了自己无限的情思。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判断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霖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看似豪放,实则婉约。作者以实写方式,描绘了眼前千里烟波、低沉暮霭与辽阔楚天,表达自己对前途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的感受,抒发了内心凄婉哀怨的情感。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道出了作者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在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与无奈。 C.《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句,作者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西沉的落日与失群的哀雁的悲凉之景。这一景情结合之句颇具的暗示性,作者借此表达对南宋王朝渐衰,英雄孤独落寞的抑郁悲愤之情 D.《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一句,让人们看到了菊花飘零一地的深秋悲凉之景。然而飘零的何止是菊花,作者以花写人,写尽了自己遭遇不幸而憔悴不堪的内心。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宝琴、岫烟、平儿、袭人、黛玉同一天过生日。大家齐来祝寿,一起射覆游戏,大家一起哄湘云喝酒,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忽然间,不见了湘云,于是四处去找,后来丫头来报,她在后头山上的一块青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同去,看到湘云醉卧之态。(第六十二回) B.凤姐听说贾琏在外面有了尤二姐,一时间妒火中烧,暗自设下毒计。凤姐甜言蜜语哄得二姐进了贾府,又故意挑动二姐的原定女婿张华状告贾琏,挑起事端。不久,贾敬将侍妾秋桐赏赐给贾琏,凤姐表面上笑脸相迎,暗中却里间秋桐和尤二姐的关系。秋桐性格刻薄,经常对二姐恶语相加,后二姐生产不顺,自缢而死。(第六十九回) C.王夫人的丫鬟傻大姐无意捡到一只绣春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惜春室内,惜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私通的证据。令王善保大为丢脸。(第七十四回) D.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本名英莲。后被拐子卖给薛蟠做妾,被宝钗取名香菱。薛蟠新娶的妻子夏金桂故意挑刺,让她改名为秋菱。夏金桂和侍妾宝蟾又寻机怂恿薛蟠棒打香菱,香菱向宝钗求援,从此一病不起(第八十回)
|
9.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文言段落,回答下列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①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而”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同,③与④的“而”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同,③与④的“而”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小学而大遗 D.士大夫之族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只会教些书本中的知识和阅读时的断句停顿之类,根本就算不上是老师。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
10. 难度:简单 | |
将下列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11. 难度:简单 | |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7分,每空0.5分) ①贾雨村出任金陵应天知府,遇到的第一个案子就是 抢夺 ,打死小乡绅 的命案。贾雨村本当依法断案,因听了门子“ ”有关“护官符”的点拨,徇情枉法,并修书二封给 和京营节度史 ,告之:“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 ②贾母带刘姥姥去 吃茶,妙玉奉上旧年雨水泡的 ,刘姥姥觉得味淡。妙玉把宝钗、黛玉叫到里间喝茶,给二人用的都是精妙的古玩杯具,给前来蹭茶的宝玉用自己常用的 ,宝玉不解。黛玉问泡茶的水,妙玉说是自己五年前收的 。宝玉将妙玉撂下的刘姥姥用的茶杯讨来要送姥姥,并答应派人打几桶水给妙玉洗地 ③众人改海棠社为 ,推 为社主。湘云填柳絮词,黛玉邀请众人填柳絮词。探春写半首,宝玉续了半首。众人看了黛玉的《 》后认为太作悲了。宝钗说宝琴的过于丧败。宝钗诗中有“ , ”之句。
|
12. 难度:简单 | |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7分,每小题1分) ⑴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⑵去来江口守空船, 。 ⑶岂无山歌与村笛, 。 ⑷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⑸执手相看泪眼, 。 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⑺ , ,无人会,登临意。 ⑻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⑼ ,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⑽投我以木桃,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⑾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⑿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⒀山无陵,江水为竭, ,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⒂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 ⒃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⒄ ,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
13.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韦庄] ①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①台城:南京,六朝古都。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请简要分析。(3分)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
14.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祝英台近[吴藻]① 曲栏低,深院锁,人晚倦梳裹。恨海茫茫,已觉此身堕。那堪多事清灯,黄昏才到,又添上影儿一个。 最无那②。纵然着意怜卿,卿不解怜我。怎又书窗,依依伴行坐。算来驱去应难,避时尚易,索掩却、绣帏推卧。 注:①吴藻,字苹香。清代女词人。②无那:无奈。 1.这首词,从题材来看,应属 ,而从词的风格来看,应属 词。(2分) 2.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
15.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宋词的的忧伤 宋词如烟,如雾,如雨,湿漉漉地挂满了宋朝的天空。宋词网住了整整一个王朝。 年幼时,便对宋词一见钟情,许多个夜晚将窗帘拉上,挡住了城市的喧嚣,一个人独对宋词。夜,真的静了下来。心,真的空了出来。一颗被尘世磨砺得麻木的心灵变得敏感而热烈。我虔诚地走进宋词的意境之中。宋词以其独特的美感熏陶着我,使我如痴如醉,难以自拨。在反复的阅读中,我发现忧伤和哀愁是宋词的永恒主题。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一位又一位词人将感伤和哀愁填在人生平平仄仄的格律中。词人或许并没有比常人经受更多的苦难,但是因为他们的正直、悲悯、敏感和多思,他们的忧伤才具有了更深刻的内容。词人们以丰富的想象,精妙的比拟,清雅的文字整理着自己的忧伤,如同受伤的天鹅不忘保持自己优雅的姿态,一边流泪,一边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最先向我走来的是词皇李煜。李煜称帝时,所作之词格调并不高。后来,成了阶下囚,消极颓废到了极限,词的艺术魅力也达到了极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些隽永的千古名句,在中国人的心里流动了千年。李煜用国家与自身的命运和精神血肉铸造了宋词的辉煌。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想起宋朝那朵卓绝一世的凄凉之花,想起了李清照。李清照是千古第一女词人,她用一支亦秀亦豪的如椽巨笔,勾画出半壁江山。她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父亲的藏书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蕴如竹。她满载着少女的幸福,涉入爱河,与夫婿赵明诚琴瑟相和。他们在琴棋书画金石诗文中共享爱的甜蜜。可是婚后不久,赵明诚在战乱中病亡。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磨难中颠沛流离、四处逃亡。她将椎心蚀骨的痛苦和哀愁化为凄凉的文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是真正的伤心人,未到真正的伤心处,是断然写不出这空前绝后的哀婉之词的。李清照是深知自己生命的含金量的。她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将故国之思与家亡之恨,抽丝剥茧般进行纺织,化愁为词,为后人留下了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她的词永远被人们传诵。 捧读辛弃疾饱蘸血泪谱写的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他一遍遍地哭诉,感受到他一次次地表白。他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因尽职尽力而遭灾。国有危难时,招他启用,朝有谤言,又弃之一旁。这是他一生的悲剧。他徒然带着山河破碎报国无门的心病而流英雄泪:“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如果说东坡常用“安时而处顺”的态度来排谴所遭受的痛苦,那么辛弃疾多以慷慨悲歌来倾吐抑郁的哀愁。到了“而今说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中,已是愁到深处却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辛弃疾的词是正义和忠烈的化身,缘此才能燃烧,才能振聋发聩 手执磨得起了毛边的《宋词》,我被一望无边的哀愁和忧伤包围着。 逸怀浩气的东坡感叹“江海寄余生”;多愁善感的柳永咏唱“执手相看泪眼”;深婉含蓄的晏殊于“小园香径独徘徊”;仕途坎坷的欧阳修“为伊消得人憔悴”;姜白石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300多年北宋南宋之动荡,产生了宋朝的词人和宋词。宋人写宋词,是心有所动,情有所发,是为一己而写,以浇一己之块垒。孰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宋词竟然从一代代文人手中流传千古。这正应了哲人康德的一句至理名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宋词中所弥漫的无边无际的哀愁与忧伤,是“小我”之愁,亦是“大我”之愁。在国破家亡的战乱中飘泊天涯,万千愁绪哀思齐赴心头,创造了独特的而又极具普遍意义的宋词情境。缘此,引起百代之后众生的共鸣。“哀愁”的内涵各不相同,但它恰恰是人们常常产生,而且永远具有的一种感情。情境相通的那一刻,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跋山涉水而来,叩响我们心的弦索。 感谢古典的宋词,感谢宋词带给我们的哀愁与忧伤。其实,我们是需要哀愁和忧伤的,需要它滋润我们因为过度追逐娱乐而干燥的心田。读宋词,说明我们的情感和灵魂还没有真正板结和尘封,哀愁和忧伤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柔软,它不是凭理性所能获得,而是由爱来理解。一颗善良的悲悯的有着文化底蕴的心灵,在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时,一定能够细致而深刻地感受到哀愁和忧伤及其价值。 1.第一段文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表达效果?从全文看,这段文字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 文中引用了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语。请用简明语言表述,不超过15字。(2分) 3.文章在材料事例选择与使用上有何特点?请概括说明。(3分) 4.作者为什么要在文末说“感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
16. 难度:简单 | |
古诗词中总有一些精美的语句让人把玩不已,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感悟,以某一诗词名句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与标题对应,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清晰,不少于800字(建议900字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