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 中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一般地说,中原的农业民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植被差,只能粗放牧业;南方民族居住区多高山、丘陵,虽从事农耕业,但交通阻隔,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为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当北方民族弱小力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中原天子的“赏赐”。边疆民族潮流般地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这种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形式,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样,但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采,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相互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将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历史上各民族有过分裂,也有过统一,但分裂是短期的,而统一是长期的。经过分裂,总是走向统一。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 (选自刘学谦主编《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作者陈育宁,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华各民族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原的农业民族,一般来说居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有大量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通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 B.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经济形式单一;南方民族居住区域多高山、丘陵,交通不便,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 C.南北方民族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中原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为它们之间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D.中华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联系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有过分裂,但分裂是短期的,统一则是长期的。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由中华大地各民族间经济相互联系、依赖,将各民族社会生活中内在需求紧密结舍在一起所形成的。 B.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考虑经济生活,出于民族的生计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 C.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边,契丹、女真、党项等族不断逼近中原,都表明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 D.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贸易互市场所,是为了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而中原农业生产力则可独立地发展。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这些从地理上说明中华各民族交往和联系有相当大的困难。 B.北方弱小民族主动“人贡”以谋求经济利益,北方民族留在汉地融合于汉族,这说明汉族强大,北方民族委屈靠拢甚至合聚。 C.几千年中华各民族问的关系变化,或战争或和平,实质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这才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 D.中华大地各民族相互间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超越世界其他民族。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今死亡残疾,佥补为扰。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议多施行。 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言:“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屯粮七十余万石。其间水旱流移,蠲①逋负,大率三分减一,而岁用乃至百八十余万,入少出多。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帝可其奏。三边士马,供亿浩繁,军民疲远输,豪猾因缘为奸利。富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民困大苏。迁河南右布政使。复有言富苛虐者,帝命核举主,将坐之。既知举富者,少师杨溥也,意乃解。富至河南,岁饥,流民二十余万,公剽掠。巡抚于谦委富辑之,皆定。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富一意拊循,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停太原民转饷大同。 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山西参政林厚力诋富,帝日:“厚恕富、诬富耳,朕方付富边事。”削厚官。天顺元年革巡抚官,富亦罢归。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逮下诏教。帝问李贤,贤称富能祛弊。帝曰::“此必彪为富抑,不得逞其私耳。”贤曰:“诚如圣谕,宜早雪之。”果无验,乃令致仕。 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特召任之。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宪宗立,富请黜左布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论富侵官。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帝慰留之,为黜毓。顷之,病疽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 [注]①蠲:juān,免除,除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至河南,岁饥 饥:饥荒 B.权势莫能挠 挠;阻挠 C.果无验,乃令致仕 验;检验 D.帝慰留之,为黜毓 慰:抚慰 2.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年富为民办实事的一组是(3分) ①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 ②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 ③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 ④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 ⑤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富在陕西管理粮食储备时曾上书,他管辖的地区费用大,收入步支出多,可裁减闲散多余兵员,淘汰劣等军马,奏章被采纳。 B.河南闹饥荒,众多的百姓流离失所,不法者甚至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对年富十分信任,委任他安抚,百姓终得到安定。 C.年富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曾经因为廉洁正直得罪了一些官员,他们就罗织罪名诋毁、诬陷年富,山西参政林厚就是其中之一。 D.李贤推举年富担任户部尚书,遭到一些大臣的强烈阻止,皇帝认为年富贤明,特意授职,年富上任后严格支出收入,控制犯罪。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3分) 答:
(2)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速下诏狱。(4分) 答:
(3)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3分) 答: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 朝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映衬(如动静、声色等)是古诗常用手法,试以此诗为例加以分析。(4分) 答:
2.全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4. 难度:中等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是日也, ,惠风和畅。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4)江间波浪兼天涌,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 (柳永《望海潮》) (6)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7)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携来百侣曾游,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 铁公鸡施粥 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里称铁牛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周家忽然传出消息:周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铁牛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周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周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铁牛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周老爷子吝啬持家,周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菜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周家放出规矩:“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周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周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周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用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婆婆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然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在这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有时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幺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12期,作者刘源,有删节) 1.这篇小说情节曲折起伏,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情节的发展脉络。(5分) 答:
2.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周老爷子的形象。(6分) 答:
3.“小儿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试简析。(6分) 答:
4.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8分) 答: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郭明义,一个来自矿山的名字,如今已传遍大江南北,就像回味在人们心头的一坛淳厚绵长的老酒,让千千万万的人们重新思考着人生幸福的话题。 B.杜威有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在纵横稗阖的历史进程中,知识越是不那么急功近利,时代越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C.彰显中国特色、弥漫海洋气息、萃取岭南元素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美妙绝伦。海心沙像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船,载着我们驶向如梦如幻、无可比拟的瑰丽世界。 D.闻过饰非的人,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女驸马》、《天仙配》、《徽州女人》等黄梅剧目中,韩再芬以其俊美的扮相、柔美的舞姿、精美的表演,塑造了许多婀娜多姿的艺术形象。 B.那种拉帮结派遏制中国的围谋,那种在地区国家间挑拨离间,以及在中国近海搞联合军演的做法,都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C.带着家乡父老的深切厚望,教练的殷殷期待,安徽选手张军勇在广州亚运会上不负众望,获得了男子散打65公斤级决赛冠军。 D.非洲有一些国家表示要筹建碳交易市场,欧盟也准备将交易市场进行扩展,碳交易虽未形成气候,但正呈现方兴未艾的局面。
|
8.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安徽制茶业历史悠久, , 。 , , , 。 。 ①众多名品对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②寿州霍山小团“其绝好者,上于汉美” ③唐人杨华《膳夫经手录》评品全国茶叶提到的安徽名品有天柱茶、霍山小团茶、祁门方茶等 ④且茶之名品甚多 ⑤祁门、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 ⑥制茶工艺十分考究 ⑦舒州天柱茶“亦甚甘香芳美” A.⑥①④③⑦②⑤ B.⑥④③⑦②⑤① C.①⑥④⑦②③⑤ D.⑥④⑦⑤②③①
|
9. 难度:中等 | |||||||||||||||
下面文段共六句,其中五处有语病,将有语病的句子加以修改。(5分) ①我们记忆中的春晚,本应是诚恳的、家常的,能够让全国观众度过一年最后在一种相对纯净的气氛中的闲暇。②然而这种印象今天正在迅速消解,零点报时这类亿金难买的“硬广告”倒也罢了,观众还得忍气安插进节目里的零星“软广告”。③一台春晚,是联欢晚会还是“广告晚会”?这是网友们看了虎年春晚的揶揄。④因为不知道这些无孔不入的“软广告”,其“创意”和受益方是节目表演者还是春晚项目组(抑或二者各图其利)图利。⑤部分节目的粗制滥造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春晚作为一个原本带有一定公益色彩的品牌节目,正越来越沦落为金钱,却忽略了广大观众。⑥这种掉进钱眼里的做法,实在是破坏了观众观赏春晚的坏心情,让国人很是不爽。
|
10. 难度:中等 | |
仿照下面画曲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向。(5分) 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 失败固然残忍,却能使人趋于顽强。 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却能荡出山鸣谷应的回响;
答:
|
11. 难度:中等 | |
某校高三进行选修课总结,有多位同学会议上交流了各自深切的体会。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字数上不作要求)(5分) 选修课教材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小说欣赏》《先秦诸子选读》中进行选择。 甲同学说:学习《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我能真切地体会到传记中蕴含的传主的人格精神:杜甫关注现实和感时忧国,毛泽东百折不挠和献身理想,贝多芬战胜困难和扼住命运。 乙同学说:学习《 》,我能 : , , 。
|
1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能让一条小溪快乐,只要你不把生活的污秽抛向它们;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将在你口干舌燥时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题目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