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这两种根源或方法,本来应是平衡的。但不同的学者重视的方面有所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比较注重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更注重工程学方面。现代经济学则大大发展了工程学方面,却忽略了伦理方面。

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做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当这种追求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其中也包括借助经济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程序,使伦理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关于道德权利的分析便可证明这一点。人们常常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待权利,即表现为他人必须遵守约束。这类义务论结构可能不大适用于对道德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等复杂问题的解释。例如,甲侵犯了乙的权利,那么丙有义务去制止吗?丙有权利,但不一定出于义务。如果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去解释丙的行为,可能更有利。用福利主义的根据事物状态的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原则,又用结果主义的根据效用结果来判断事物状态好坏的原则,那么丙去制止甲,因其结果是好的,他便有道德权利去行事。评价一个道德行为,不应只看内在价值(自我完善),还要看结果(与人为善)。显然,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由此可见,经济学应具有伦理的方法,伦理学也可引进经济学的方法。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引进,是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本身相互关联决定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的创造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是否肯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任何人的行为都带有社会性,不管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而这种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

1.以下不属于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的一项是                                 

A.把人当作单纯的理性对象来看待,因而难以避免现实的失误。

B.常常忽略人的感情、意志、理想和道德的巨大作用。

C.常常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程序,来解释和说明伦理学问题。

D.常常只看到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却忽略应有的伦理约束。

2.关于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承认同情心、伦理考虑等非理性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人们在追求自利时

不违背伦理正当的原则。

B.使伦理不离开经济学,因而避免空洞;使经济学不离开伦理学,因而避免贫困。

C.使人们提高乐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从而发挥其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潜能,提高创造能

力。

D.发掘出人的社会性中属于伦理因素的一面,使人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能实现自利,还

能达到互利。

3.依据原文的论证分析,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全文看,第一段所说的“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应当包括注重经济活动中理想、道德的影响,注重人在内在价值方面的自我完善等项内容。

B.我们还不大习惯借助经济学原理来阐释伦理学问题,仅仅从义务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权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例。

C.依据某人的行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而肯定他具有完成这一行为的道德权利,这是将经济学原理引入伦理行为判断的一个尝试。

D.因为人的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因此用经济原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也是理由充分、十分必要的。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令于兽门馆读书。

入隋,为长安令,数条奏便宜。后为王世充太子太保,与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洛阳平,世长始与豆卢行褒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禽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杀之,是绝其类。”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与语平生,调之曰:“卿自谓佞邪,直邪?”对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对曰:“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竭,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勍敌。”帝大笑,嘲曰:“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曰:“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汉南以归,唯蒙屯监。”帝悦,拜谏议大夫。世长有机辩大率如此。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顾谓朝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曰:“陛下废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帝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曰:“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深然之。

世长简率无威仪。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市,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观者咸以为笑,议者方称其诈。

……

贞观初,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拒却赂遗,朝廷壮之。后出为巴州刺史,舟败,溺死。

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A.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B.乃诡云炀帝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五伯疾其诡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D.欲易其乱,得乎                   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世长有机辩”的一组是(    )

①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

②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

③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④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

⑤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⑥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A.苏世长少小爱读书,有胆魄,十余岁就上书皇上,谈治国之道,深受周武帝赏识。后历经隋唐两代,以机辩敢谏著称。

B.苏世长曾出使突厥,与突厥首领抗争,拒绝对方索礼的要求,朝廷认为他勇敢。

C.苏世长在陕引咎自挞,围观的人讥笑议论他诡诈,他不能忍受人们的讥笑议论,就逃跑了。

D.作者认为苏世长敢于进言,且多被采纳,而后来不少人进谏却多遭斥责,是时代情况不同了,而非劝谏技巧有高低。

4.将上文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4分)

                                                                         

(2) 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6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张舜民,北宋词人,做过监察御史,曾因党争遭贬迁。这首词是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官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

(1)这首词开头和结尾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处作赏析。(5分)

                                                                                 

                                                                                  

                                                                                  

(2)“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一句该怎样理解?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 6ec8aac122bd4f6e

˵��: 6ec8aac122bd4f6e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6分)

3.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6分)

4.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盥洗(guàn)        泥淖(nào)        呱呱坠地(gū)         唯唯诺诺(wěi)

B.瘦削(xuē)         讥诮(qiào)       神情毕肖(xiāo)       宵衣旰食(gàn)

C.脑髓(suǐ)         落枕(lào)        装模作样(mó)         爱憎分明(zēng)

D.包庇(bì)      下载(zǎi)        叨陪鲤对(tāo)        抛头露面(lù)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四组选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                     (    )

A.伺候   敲榨   相貌   呼天抢地             

B.序论   狭隘   贸然   皇天厚土

C.摩挲   遨翔   病征   欢呼鹊跃   

D.噩梦   凸显   剽悍   述而不作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坊间传言核辐射会污染海水,海水盐也会受到核辐射污染,于是人们杯弓蛇影,我国许多地方发生了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

B.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创作的小说《城市与狗》《绿房子》《酒吧长谈》后来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实至名归,他于201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用冰雪盖出独一无二的冰雪旅馆,这只是遥远的北欧小镇巧妙运用资源创造出的一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微型标本,它以具体而微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近年来众多源自北欧诸国的品牌红透世界半边天的渊源。

D.抢抓机遇谋发展,各地干部普遍有一种计日以待的紧迫感,许多人用“五加二”“白加黑”的连轴转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                             (    )

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毙了”“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B.“鲇鱼”台风挟带的惊人的雨量21日重创宜兰及台湾东北部地区,导致当地暴雨成灾。台观光部门表示,由于塌方及道路损毁,25个旅游团共559名大陆游客被困。

C.比赛中,残疾人运动员勇敢地将肢体的残缺暴露在观众面前,第一次观看残疾人比赛的健全观众有震撼,有深思,也有不忍,是难以名状的。

D. 记者分别采访了李启铭和他的父亲李刚,面对镜头,两个人都失声痛哭,李启铭表达了悔意,李刚起身长时间深深鞠躬,向受伤者及其家属表达歉意。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选4个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填在横线上,使得前后衔接、语意完整。(4分)

中国画不是被中国山水逼出来的,而是被毛笔、宣纸逼出来的。                         

①有人画山势山形,笔下不仅不雄,而且愚黑,盖因未得造物之理。

②工具都齐备了,中国画为什么成不了大众艺术呢?

③纸笔之外的另一个奇物是墨,这三样东西让中国画家神妙高蹈。

④如果老祖宗不发明毛笔,或制作毛笔而未发明宣纸,中国画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⑤它的门槛一重多过一重,还需诗词陶冶,须拜造化、习传统、开胸襟、涤俗气,比念三个博士还难。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补全下面一段话,使之成为一段流畅的排比句。(4分)

古代文人在自己处境不顺之时,往往以诗文为歌,激发斗志。《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蔑视名利的歌,李白唱着它冲出污浊的官场;《归去来兮辞》                              

               ;《赤壁赋》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俯下身子。对于这一动作,你有怎样的理解认识?它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以“俯下身子”为话题,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