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镌(juān)刻     书卷(juàn)气     卷(juàn)轴     圈(juàn)养 

B.哈(hǎ)达         哈(hā)气        悄(qiāo)悄     悄(qiǎo)然

C.企(qǐ)求         祈(qǐ)求        襁(qiǎng)褓    邈(miǎo)远

D.庇(bì)护         癖(pǐ)好        遒劲(jìng)     绸绢(juàn)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   委曲求全   惦记   掂量  B.清静   耳根清净   含混   内涵

C.煞车   凶神恶煞   噩梦   恶心  D.颜色   和言悦色   抱歉   歉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二十年前在此离别的情景,总是      心头,挥之不去。

 ②学生宁愿唱社会流行歌曲,也不唱校园歌曲,说明现在学校音乐教育的      和音乐课的歌曲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

 ③经典成为了大众消费文化的装饰,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在     地戏说历史、改写经典。

   A.缠绕   缺失   随意        B.萦绕   缺憾    肆意

   C.萦绕   缺失   肆意        D.缠绕   缺憾    随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B.成都是本博大精深的典籍,人们试图读懂她,但在如此厚重的历史面前,许多人对她的阅读也只能是走马观花。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敬谢不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科学家眼中,沉溺于酒精并不浪漫。研究表明,多巴胺是导致酒精上瘾的关键,这种“快感神经递质”的分泌,可使人强烈地产生生理和心理满足感。

B.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警示人们: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至关重要。

C.一个工作不足半年,就利用职权挪用挥霍公款高达950万元之巨的蛀虫,仅被判无期徒刑,难平民愤。

D.在2月27日举行的温哥华冬奥会女子1000米速滑比赛中,王濛勇夺冠军称号,并成为首位一人获得三枚冬奥会金牌的中国选手。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庸”辨义

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

对“中庸”的误解,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政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因而孔子才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孔子看来,要想达到“中庸”的境界必须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要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义”“礼”“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辨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1.下列选项中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要求将“中和”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B.“中庸”就是追求日常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做到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

C.“中庸”是人们做事要“ 走中间路线”,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

D.“中庸”是在人伦日用中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

2.下列不属于能使人达到“中庸”境界的条件的一项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

C.破除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

D.根据个人气质禀赋等去理解“仁、义、礼、孝”等伦理问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B.对“中”和“庸”二字的望文生义,是大多数人误解、误用“中庸”的根本原因。

C.孔子认为“中庸”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他对达到“中庸”境界感到绝望。

D.黑格尔对《论语》及孔子都不够认同的原因是,《论语》缺乏概念、范畴和思辨。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后汉书•张纲传》)

    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厉布衣之节     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          擢:提拔

C.南州晏然       晏:安定。       D.言弭盗者侈为美谈    侈: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B.思以爵禄相荣                  以乱易整,不武

C.公其深计之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          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

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命运担心,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也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

C.广陵寇乱积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他不像前任那样多求兵马,而是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

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

4.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王夫之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夫之认为张纲单车至贼营,劝得张婴归降,虽然是有智有勇之举,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B.王夫之认为张纲死后没多久张婴又反叛,这是张纲的悲剧,说明他的方式并不能平息寇乱。

C.王夫之认为反叛的民众已经处在非逆非顺的境地,没有了顺从的意愿,不是容易归顺的。

D.王夫之认为张纲只是缓和了一时的灾祸,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值得效法。

5.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

(1)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2分)

 

 

(2)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3分)

 

               

(3)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3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庾信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前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灭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注:庾信原为南朝梁时著名的宫体诗人,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扣留,时值西魏灭梁,于是羁留北方。历仕西魏、北周。此诗为他仕北周期间所作。

(1)此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答:                                                                                                                            

(2)诗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进行咏怀?试举一例作简要说明。(6分)

  答:                                                                 

                                                                         

 

五、名句默写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8分,每句1分)

(1)从善如登,                            

(2)蟹六跪而二螯,                                                 

(3)渔舟唱晚,                                                    

(4)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5)众里寻他千百度,                                        

(6)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8)其身正,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天幕上的舞蹈

刘明霞

当单位门前那可硕大的木棉树一马当先,开的热热闹闹纷纷扬扬的时候,我就知道春天来了,春天匆匆地、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

上班下班从树下走过,不经意间,“啪”的一声,一朵红艳艳的木棉花就会砸在你的脑袋上、脖子上或脚边。躬身捡起那多水灵灵的花儿,它肥厚丰腴,娇艳无比。我不由伫立仰望:那伸向天空的树枝上,点缀着红彤彤的艳丽,如舞女的长裙凌空飞起,姿态翩然,在天幕上飞舞、摇曳,挑逗着阳光。哦,木棉,如果说那些低矮的灌木开出的叫花的话,那么,天幕上开出的你定是花的精灵了。我想,大喜大悲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而有的时候,灵魂的震撼既不是喜也不是悲,而是一种晕眩,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我与木棉只是萍水相逢啊,而我却仿佛等了她很久很久······

木棉在晴空里蕴足了那种如梦如幻的气质,点染出闹春的意境,这个时候,该有一首曲调轻柔舒缓、歌词婉约优美的歌来伴随她的舞蹈的。木棉,这所有的魅力是源于哪一天呢?是谁亲手把你中在这的?在狭窄的街道上,在对视着屋顶与屋顶之间,你显得独立又不会太孤寂,但你似乎总是在超脱。也许,人们不理解你为何总要高高在上,难道华丽高尚的你喜欢这样曲高和寡?你独树一帜,是不想与俗颜争宠,还是喜欢独自享受孤独?这里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只是一树艳红。红花还要绿叶配,你是真正的红花,真正的红颜,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娇艳没有丝毫造作。你违反了花与叶的辩证关系是想证明自己没有依附心理,还是为了宁缺毋滥呢?你独挡风雨的侵袭又守住生命的质量,你是花中的君子啊!当我看到你舞动长裙在风中吟唱时,我终于明白了你的选择。

        把蓝天当背景,把白云做道具,你的舞姿梳理着时间和音乐。木棉,你实在是一个高洁而空灵的舞者啊!

也许,人间意味浓烈,世俗气息浓郁的灵魂,终是不能升入天堂的,所以,你摆脱世俗,奋不顾身地冲向云天。当春风吹开尚在沉睡的你的惺忪的双眸时,你张开一朵朵圆润饱满鲜活生动的花儿,在天幕上跳起优美的舞蹈,一会儿如慢板徐缓轻悠,一会儿像快板恣意奔放。你那独特的舞蹈词汇是在诉说生命的故事吗?生命的初始该蕴藏着多少的神秘而动人的细节啊!你这活泼灵动、伸展舒畅的生命,你的舞姿搅动了生命的奥秘和底蕴,平淡而单调的生活因了你而有了一丝亮彩,你告诉了我一个关于生命的秘密、关于岭南的秘密、关于花的秘密。那“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的,是你的红舞鞋吗?木棉,你的人生如此脆弱又如此美丽,花开花落,全是自己的热闹。伴着风儿翩翩起舞的你,舞出的是现代还是古典?

1.第二段中,作者描写木棉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段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联系全文,说说木棉花具有哪些特点?(6分)

 

3.文中说“我与木棉只是萍水相逢啊,而我却仿佛等了她很久很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4.作者在最后一段说:“你告诉了我一个关于生命的秘密、关于岭南的秘密、关于花的秘密”请探究木棉“生命的秘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4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答: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适当添加语句,采用总分(或分总)结构改写下面这段话。要求:不得改变原意,语言连贯。(4分)

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通过想象,读者通过想象才能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答: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针对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从积极的角度各写一句话进行劝说,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4分)

某君出差在外,家里的电器满腹牢骚,首先叹息的是显示器:“唉,瞧我多可怜,天天被那个人盯着看。”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看算什么。我还天天被他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键盘接过话茬,委屈地说:“我天天被他敲打。”这时,主机开始说话了:“哥几个都别说了,你们哪有我惨,我天天被人按肚脐眼……”

对显示器:                                                      

对鼠标:                                                          

对键盘:                                                            

对主机: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颗小树看到一个农民带着斧头走到他的身旁,便对他说:“亲爱的,请你把我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我在这里无法自由自在地生长。我既见不到阳光,根也找不到延伸的地方,四周甚至吹不进一点儿风,这些树木好像在我头上织成了拱形罗网!要不是它们妨碍我生长,一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这一带最醒目的大树,我的浓阴将覆盖住整个山谷。可现在呢?我却长得像细细的树枝一样。”于是农民就挥动斧头来为小树帮忙,在小树周围清理出很大的一片地方。但是好景不长!小树受到太阳的烘烤,还受到大雨和冰雹的袭击,最后,小树被狂风摧折在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