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届河南省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感冒”一词竟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这一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从官场发源,“感冒”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人人都会感冒,人人都会说“感冒”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1.下列对“害肚历”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害肚历”相传是宋代馆阁官员们对请假簿的俗称。馆阁中的官员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腹肚不安,免宿”一句,“害肚历”由此得名。

B.“害肚历”的来历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有详细的说明,为后人考证“害肚历”一词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C.“害肚历”上请假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天,“腹肚不安”不一定真的是身体有病;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托辞。

D.“害肚历”一词的出现和宋代馆阁以及馆阁官员的关系密切,这个名称被南宋的陈鹄戏谑地改称为“感风簿”。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感冒”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流行病,可是在任何一部典籍中都找不到“感冒”一词。作者考证发现,“感冒”最早是一个官场术语。

    B.宋代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事务的机构,通称“馆阁”,这是“害肚历”一词产生的场所。

    C.南宋“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将复杂疾病按照病源分为三种—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D.北宋时期,“害肚历”一词出现;南宋时期,“感风簿”一词开始风靡官场;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

3.根搌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鹄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感风簿”一词的由来,由此可以看出“害肚历”对陈鹄创造“感风簿”一词有一定的启发。

    B.陈无择将复杂的疾病分为三种,虽难能可贵,但不是很科学。例如我们今天常说的“抑郁症”“传染病”等便无法归人其中。

    C.“感冒”一词最开始是官场专用语,意思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但很快就成为医学术语,为我们所熟知。

D.“感冒”一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口语,成为人们熟悉的一个词,因而它有趣的来历被遗忘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沈 起 元 传

    沈起元,字子大,江南太仓人。康熙六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擢员外郎。总督高其俾令权福州,调兴化。莆田民因讼互斗,其倬恐酿乱,令捕治。起元责两人而释其馀,报曰:“罪在主者,馀不足问也。”寻摄海关,裁陋规万馀金。巡抚常安有奴在关,以索费困商舶。起元闻,立督收税如额,令商舶行,白常安斥奴。自是人皆奉法。

    调台湾。台湾田一甲准十一亩有奇,赋三则:上则一甲榖八石,中则六石,下则四石,视内地数倍。然多隐占,民不甚困。时方清丈,占者不得匿。其倬欲使台湾赋悉视内地下则,恐不及额致部诘。起元令著籍者仍旧额,丈出者视内地下则。俟隐占既清,更减旧额重者均於新额,赋不亏而民无累。

    乾隆二年,擢河南按察使。会久雨,被灾者四十馀县,饥民四走,或议禁之。起元谓:“民饥且死,奈何止其他徙?”令安置未被水诸县,给以粮,遂无出河南境者。巡抚雅尔图檄府县修书院,以起元总其事,乃教群士省身克己之学。

    七年,迁直隶布政使。大旱议赈,总督高斌欲十一月始行,起元力请先普赈一月,俟户口查竣,再分别加赈。有倡言赈户不赈口者,起元曰:“一户数口,止赈一二,是且杀七

八人矣!”檄各属似此者罪之。

    起元自少敦厉廉耻,晚岁杜门诵先儒书。临没,言:“平生学无真得。年来静中自检,仰不愧,俯不怍,或庶几焉!”

(节选自《清史稿·沈起元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视内地数倍           视:对照

B. 被灾者四十馀县       被:遭受

C. 檄各属似此者罪之     檄:下文书

D. 晚岁杜门诵先儒书     杜:杜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A.   莆田民因讼互斗               B.    罪在主者,馀不足问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其意常在沛公也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C.   乃教群士省身克己之学         D.    仰不愧,俯不怍,或庶几焉

     家祭无忘告乃翁                     置杯焉则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沈起元处理民众斗殴之事时,并没有随意逮捕参与事件的百姓,体现了他的理智与爱民,在海关任上的做法则体现了他的严明。

B. 在台湾任职期间,当地有很多隐瞒土地不上报的情况,沈起元重新丈量百姓的土地,改变了原先的土地赋税制度,统一采用内地的最低标准。

C. 河南水灾,百姓四处逃散,沈起元没接受一些人禁止百姓逃难的建议,反而将他们安置在没有遭遇水灾的的几个县,并发给他们粮食。

D. 乾隆七年,直隶大旱。沈起元迅速赈灾,同时采取普赈与加赈的方法救助百姓,严厉驳斥一些官员的“赈户不赈口”的提议。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巡抚常安有奴在关,以索费困商舶。(3分)

译文:                                                                

(2)俟隐占既清,更减旧额重者均於新额,赋不亏而民无累。(4分)

译文:                                                               

(3)一户数口,止赈一二,是且杀七八人矣!(3分)

译文: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虞美人·梳楼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请赏析上片中的“楼式忒小不藏愁”。(5分)

答: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句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而不习乎?”《论语·学而》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3)                                     ,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分析题

安  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他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所以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科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犬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的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四位同学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了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这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在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学生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里一片大乱。

    E.文中的年轻老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小说中回答问题的四位同学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6分)

  答: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分析题”这个文章题目的理解。(6分)

  答:                                                                       

4.试分析小说中学生、年轻老师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结尾写了老校长流泪,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校长流泪”的认识。(8分)

  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断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胡晓明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处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悟。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它的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也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两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究竟为我们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

    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所画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远来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颇为罕见。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说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是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非常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却用了很大的铁栏杆隔着,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丰之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戏。离上海华中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中的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阿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了不起的地方,他的画很传神,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l0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也要弓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的心灵极大的震颤。

   C.世界万物皆有情有义,丰子恺的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的,这是古代“万物有情”哲学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D.文中说丰子恺画的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意思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

   E.从丰子恺的画中可以捕捉到他看世界的眼光,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理解,观察出他对人生的感悟。

2.为什么说“丰子恺的艺术像水”呢?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其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答:                                                                  

                                                                         

4.文中“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启示?(8分)

  答: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B. 单位的人都下乡了,只剩我一个人唱独角戏。

C. 家长不要认为拒绝孩子会造成伤害,要想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面对他的不情之请,一定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

D. 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七次遭遇意外,每每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又都奇迹般死里逃生,让克罗地亚老翁弗拉诺.塞拉克被媒体称为世界“最幸运男人”。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老妇黑兹尔、苏亚雷斯94岁获得大学文凭,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C. 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D. 我突然想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秋夜听雨,别有一番妙处。                     

①少妇思夫,游子怀乡,心情常常不能自抑。

②一会儿一点两点,清晰可数;一会儿又紧锣密鼓,酣畅淋漓。

③唯有躲在故乡自家的房屋内,才能从这雨声中听得出一种潇洒、一种泰然、一种祥和。

④秋虫不鸣,寒蝉不唱,单听那雨点打在对面房顶的屋瓦上,院子内水池边的搪瓷脸盆上,或急或疏,或轻或重。

⑤雨声夹杂着风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最能撩动人的心弦。

A. ④②⑤①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④⑤②①③       D. ⑤④②①③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或者引用)其作品,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6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建立新中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严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试分析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5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阳台上的丝瓜

阳台上栽了一棵丝瓜,有一天,孩子发现藤上开了两朵粉黄色的花,母亲要将这两朵花摘掉,孩子大惑不解。母亲说:“离根最近的、开得最早的花虽然漂亮,让人看着高兴,但很难结瓜。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结的瓜个儿大才是,可是丝瓜藤的目标是向上、向远方延伸,它要铆足劲儿心无旁骛地将力向前面输送。这两朵花离根最近,反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摘去它们,藤才不会分散精力,力就通畅了,后面的花越开越欢,瓜越结越大。不 信,你留下它们自己观察吧。”

孩子将信将疑。不久,母亲的话得到了验证,那两朵花也凋谢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