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
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  王淼
豪·鲍克斯教授认为,建筑与建筑物显然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具备文化的和审美的价值,后者不过是“仅仅建成而已”,其满足的也只是商业、住宅或政府的需求,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满足的是人类对于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的原始需求,那么,建筑所庇护的就不仅仅只是人的身体了,它同时还庇护人的灵魂,满足的是人类对于生活品质和人生梦想的追求。
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我们城市中的大多数“房子”其实只能算是建筑物,而决非既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人生境界,又能够充当我们心灵家园的建筑。与这两个概念相类似的,还有被称为专业人员的“建筑师”——在豪·鲍克斯眼中,真正伟大的建筑师无一不与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建筑师却只配被称作“高级工匠”,因为他们只会造房子,却无法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当然,正是鉴于这种专业建筑师的成绩“就是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丑”的现状,豪·鲍克斯认为,既然建筑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既然建筑物的一个很关键的功用就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美感,那么,建筑就决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而让建筑成为一个公众话题,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建筑中来,如此种种,也就显然比培养少数专业人员更加紧迫、更加重要。
我觉得与其说作者是在阐释一种建筑理念,不如说他是在阐述一种生活理念——这种生活理念的实质不是让人迎合建筑物,而是让建筑物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的需要。这种生活理念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启示。正像豪·鲍克斯所说的那样:“除了设计、建设、精神内涵和不动产值之外,你对建筑的真实体验就是正在影响你的意识观念的那些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你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更加优雅或者更加糟糕。”
作者以大量细节——诸如,卧室的装饰、厨房的美化、以及浴室与壁炉的设计等等,展示了一座建筑物所能够达到的境界;他同时也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建筑、欣赏建筑、读懂建筑物的社会目的和象征意义,进而学会像建筑师那样去思考。作者以此告诉我们,积极参与到建筑中来,其实就是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建筑博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豪·鲍克斯教授”关于“建筑与建筑物”的观点一项(   )

A.建筑与建筑物为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具备者文化与审美价值,后者则只是满足商业住宅及政府需求。

B.建筑与建筑物境界差别甚远,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而建筑则庇护人的灵魂,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与梦想的追求。

C.按照豪·鲍克斯教授的观点,城市中的所有住房只是建筑物而非提升人生境界充当心灵家园的建筑。

D.建筑与建筑物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需求与功用,而不是像建筑物一样只是用于遮风避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真正的建筑是由专业的建筑师所造,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建筑师,只能建造建筑物,且只能满足人的原始需求。

B.真正伟大的建筑师无一不与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大多数建筑师则只是“高级工匠”。

C.建筑师能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层次,专业建筑师的缺少则使城市越来越丑,但并非最急迫问题。

D.建筑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因此,建筑更要发挥真正专业人员的作用,同时对公众进行审美教育。

3.下列各项信息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豪·鲍克斯教授认为,让建筑成为一个公众话题,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非常重要。

B.教授的观点与其说是建筑观念,不如说是生活观念,不是人迎合建筑,而是建筑适应人。

C.培养人对建筑的参与意识,让人真实体验建筑,这应当是建筑师最高的使命与最大责任。

D.普通人应当去了解建筑、欣赏建筑、读懂建筑物的象征意义,要像建筑师那样去思考。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西湖梦寻》序·(明)张岱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歌楼舞榭,弱柳夭桃,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吾梦中之西湖为得计也
因想余梦与李供奉异,供奉之梦天姥也,如神女名姝,梦所未见,其梦也幻,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僦①居他,已二十二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溪②,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纡徐,惟吾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
余犹山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④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眼。嗟嗟!金虀瑶柱⑤,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第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辛亥七月既望,古剑蝶庵老人张岱题。
【注释】①僦(jiù)居:租屋居住。②傒:同“奚”,仆役。③蘧榻纡徐: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纡徐从容缓慢。④海错:海产种类繁多,通称为海错。⑤金虀瑶柱:食品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阔:久不相见

B.一带湖庄,仅存瓦砾一:满,全

C.夙习未除,故态难脱夙:素有的,旧有的

D.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曹:少年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西湖今昔变迁的一项是(   )
①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②如……仅存瓦砾 ③凡昔日之歌楼舞榭,弱柳夭桃,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 ④第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 ⑤旧役小溪,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 ⑥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3.下列各项内容与文章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本文为作者为自己文集《西湖寻梦》所作序言,作者说明了写作《西湖梦寻》的缘由,表达了作者在国破家亡之后对故国家园的思恋情感。

B.作者阔别西湖多年,当他再至西湖,却没想到“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西湖虽仍旧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但作者却只能作“第作‘梦寻’七十二则”以“以作西湖之影”。

C.作者认为,他对西湖的“梦寻”不同与李白的梦游天姥,他是“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而李白则是“梦所未见,其梦也幻”。

D.作者在文末以从海上归来作比,用“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再次表达自己对西湖的一往情深与写作本文的目的。

4.
将阅读材料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吾梦中之西湖为得计也
译文:
⑵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纡徐,惟吾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
译文: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本词是怀人之作,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请简要回答作者是怎样写景的?(5分)
2.“天淡银河垂地”为历代评点为佳句,请鉴赏其精妙之处?(6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⑴秦爱纷奢,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⑵固时俗之工巧兮,               。背绳墨以追曲兮,          。(屈原《离骚》)
⑶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苏洵《六国论》)
⑷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
西栅的梆声    迟子建
①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是它张开的花瓣。东栅因为天光和烟火气盛,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银粉色的。西栅呢,它被不绝的流水环绕着,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迷宫似的灰街长巷,也就有了舟楫的气象,似乎你轻轻一推,它们就会启航。这片轻灵的花瓣,在我眼里就是烛白色的了。烛白色不像银白那么耀眼奢华,也不像乳白那么温柔平淡。烛白色,它高贵朴素,充满激情而又深沉内敛。因为烛白色里,掺杂着天堂的色彩。
②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与它们比起来,依赖车船出行的人,是多么的被动啊。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身下这片枕河入梦的人家了,从天宇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飘飘洒洒,也是说到就到了。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起了顽皮,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霸气十足地做这世界早晨的皇帝。
③我在乌镇,住在西栅。西栅由十二座小岛组成,所以进出西栅,须乘坐渡船。到乌镇时已是晚上九点,江南的雨淅淅沥沥下着,好像乌镇这个素服女子忙活了一天,正在做安寝前的沐浴。从西栅的码头登船,去通安客栈,大约一刻钟。西栅的渡船是我喜欢的那种,带篷的木船,梭形,人工摇橹,至多坐六人,既不像大船那样笨拙少情调,又不像只能容一两个人坐的小舟,在水波上活跃得像条鱼一样,让人心生不安。不大不小的渡船,如同恰到好处的鞋子,最适合游人的脚。船家是个女子,乌镇人对她们有个亲切的称谓:船娘。而我觉得,女子的性情,最适合在西栅摆渡。
④船娘戴着斗笠,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虽然落着雨,但岸上投下的灯影,依然盛开在河面上,看来电的筋骨,实在强啊。没有月亮的夜晚,那一团团湿漉漉的橘黄的灯影,看上去像是月亮生出的金发婴孩,是那么的鲜润明媚。带着一身的水汽,船停靠在客栈的码头上了。简单吃了点东西,洗漱后躺下,已是深夜了。旅途的劳顿,并没有使我立刻入睡。不过在西栅失眠是幸福的,因为你在静得出奇的夜里,能听见淙淙的流水声。
⑤我醒来的时候,西栅还没醒,因为它被浓雾包裹着,所以到了天亮的时辰,它却亮不起来。早饭后,我出了客栈散步。上了一座灰白的石拱桥,站在桥上,只见河两岸的房屋,好像晾晒着一匹匹白色的丝绸,被雾气紧紧缠绕。你想看远一点的河道,看不清楚;想看近处房屋的飞檐,也是看不清楚的。雾中的西栅,也就有了如梦似幻的感觉。上午十点多,雾小了,雨又来了,所以那个白天的太阳,和那个夜晚的月亮,是逃跑的新娘,芳踪难觅。
⑥我独自出了门,看夜下的西栅。
⑦石板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了。西栅静起来,而另一种光明,却升起来。点缀着夜晚的灯光,以乳黄为主,但也有幽蓝的光带,裹着石桥,使桥有了闪电的气象。那一盏盏古朴的风灯,在苍灰的屋檐下,随着晚风轻轻摇荡,像恋人温柔的眼。我走进一条深巷,周围竟一个人都不见,那一座座阒然无声的深宅大院,使我怀疑里面居住的不是人,而是神灵。我有些害怕,连忙回到离出发点不远的放生桥那儿,桥下有一个小酒吧,还有零星的顾客。
⑧刚停下脚步,就见柳树丛中闪出一只猫来,雪白雪白的,它好像赶赴什么约会,飞也似地越过石桥,去另一岸了。正当我要走下石桥的时候,一阵梆声石破天惊地响起,这是打更的人在报时了。打更的人穿行在哪一条巷子,我并不知晓。但这寂寥而空灵的梆声,与教堂的钟声一样,让我身心顿时为之一爽。是啊,这禅意深厚的梆声让我明白,所有的盛典和荣耀,不过是一季的盛花,会转瞬间化为流水。那些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包括我自己,不过是这世界的过客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在脱离了灯火璀璨、人语喧嚣的环境后,惧怕一个人走夜路。这复古的梆声,让西栅的夜,白了。
(《悦读》2009.4,有删节)
1.下列各项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项()(5分)

A.文章首段,作者将乌镇比做一枝莲花,将其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比做张开的花瓣,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具有象征意义。

B.在作者眼中,西栅是最美,而船娘则更能够体现西栅的风情,最适合摆渡,也是作者心目中的西栅名片。

C.“烛白色不像银白那么耀眼奢华,也不像乳白那么温柔平淡。烛白色,它高贵朴素,充满激情而又深沉内敛”,此句运用了对比与拟人手法。

D.作者在文章第④段,分别写如“金发婴孩”的灯影,写西栅夜阑时的失眠,写“淙淙的流水声” 都是为了突出西栅的静谧。

E.文章最后一段写西栅的绑声,不仅切合文章标题及文章内容,更主要的是为了抒发作者对
2.文章标题为“西栅的绑声”,作者为何从乌镇开始写起?(6分)
3.联系文本,概括作者是如何描写西栅?作用是什么?(6分)
4.有人说,文章最后的“这复古的梆声,让西栅的夜,白了”应该删去,你同意吗?(8分)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
赏梅勿忘齐如山
时下电影《梅兰芳》大热,齐如山之名得以频频见诸报端。正如他晚年在回忆录中所言:“几十年来,知道梅的人,往往就提到我。”
齐如山早年身兼梅兰芳的编剧、导演、媒介推广和经纪人等多重身份,是“梅党”的核心人物。后来他又以戏剧理论方面的建树被学界公认为“与王国维、吴梅并称的戏曲三大家之一”。只因后来去了台湾,他才被人们忽略乃至遗忘。
齐梅二人的相识在梨园界是一段佳话。1913年,新近崭露头角的梅兰芳在天乐茶园演《汾河湾》,台上薛仁贵唱到窑门一段,饰柳迎春的梅兰芳按照师傅教的,面向内坐,竟自休息了。
刚从欧洲涉猎了西方戏剧理论的齐如山观后,如鲠在喉,当晚便写了一封3000字长信给梅兰芳。“假使有一个人说,他是自己分别18年的丈夫,自己不相信、叫他叙述身世。岂能对方在滔滔不绝地叙说着,自己却漠不关心呢?”齐如山直率地批评了传统演绎,并在信的后半部分,把薛仁贵唱段分成9个段落,一一配上自己设想的柳迎春的身段。
10天后,齐如山又去看《汾河湾》。当谭鑫培唱到那一段时,梅兰芳忽然站起身来,与谭的唱腔相配合,身段、表情丝丝入扣。散戏后,谭鑫培对别人讲:“窑门一段,我说我唱的有几句,并非好得很啊,怎么有人叫好呢?留神一看,敢情是兰芳那孩子在做身段呢!”
此后,只要梅兰芳有演出,齐如山就去看,看完即写信加以指导,前后写了100多封。二人以“函授”的方式分享对戏剧的理解,却从不见面。据说有时梅兰芳演出前,也会偷眼往台下看,每次总见一位“高高的,黑瘦的四十多岁的男子,戴着礼帽,留着两撇小胡子”。
直到有一天,梅兰芳派人给齐如山送去一封信,邀请他来家中见面,二人由此订交。自此,齐如山正式开始为梅兰芳排戏。他先后编写了《嫦娥奔月》、《黛玉葬花》、《霸王别姬》等以旦角为主的新戏26部,后来又把古代描写舞蹈的辞赋中的动作找出来,编成身段,教给梅兰芳。这段合作被后人誉为“珠联璧合”。
齐如山之于梅兰芳,就像罗瘿公、翁偶虹之于程砚秋,陈墨香之于荀慧生,清逸居士之于尚小云。当时正是依靠幕后的文人创作团队,“旦角”才超越“生行”成了京剧中的主角。
九·一八事变后,梅党两大支柱,“戏袋子”齐如山与“钱袋子”冯耿光就梅兰芳去向发生争执,最后梅采纳冯耿光意见,迁居上海,齐如山则留在了北平,二人就此分开。
齐如山此时写给梅兰芳的信,后人读出了凄楚伤感和骄傲倔强:“我从民国二年冬天给您写信,至今已二十年了。……我大部分的功夫,都用在您的身上。……您自今以前,艺术日有进步;自今之后,算是停止住了。”
某种意义上说,齐如山的确说中了梅兰芳的命运。其后8年抗战,梅兰芳蓄须明志。再后齐如山去台湾,梅兰芳留大陆,天各一方。建国后,担任京剧院院长的梅兰芳奔赴各地讲话、开会和慰问演出,晚年新戏只有为国庆献礼的《穆桂英挂帅》一出。齐如山则在台湾继续从事京剧研究,著作颇丰。
齐如山赴台定居后,梅兰芳每逢过年必到齐宅探望其夫人子女,仍在堂前以大礼参拜。在那个政治气候十分敏感的年代里,这实属难能。1961年夏,85岁的齐如山从广播中得知梅兰芳逝世的消息,“不禁老泪纵横”。他后来将梅兰芳手写的中堂张挂出来,时时瞻望。
齐梅二人的合作始于那个特殊的时代,其时旧文化尚未完全瓦解泯灭,新文化尚未成型,艺人和“有着新思想的旧文人”才得以形成某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这种关系在1937年前形成了高潮,之前没有过,之后也不再有了。”
注:齐如山(1877-1962)名宗康,字如山,以字行于世,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剧作家。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为传记文体,其主要表现手法是借助人物的言行及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同时,引用与对比也凸显了人物形象。

B.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来表现齐如山与梅兰芳关系,同时借助插叙,回放、倒叙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二人亦师亦友的生动关系。

C.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而齐如山则流在北京,两人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是在于齐如山的倔强骄傲的性格。

D.抗战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不向日寇低头,解放后留在大陆,后齐如山则移居台湾从事戏剧研究,著述颇丰,两人从此天各一方。

E、文章后半部分则表现了齐如山对梅兰芳的牵挂之情,“老泪纵横”及“挂中堂”的细节生动形象,表现力足。
2.文章首段引述齐如山“几十年来,知道梅的人,往往就提到我”,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齐”二人关系的?
4.联系全文,请用概括语言为齐如山撰写人物简介。(字数不超过300字)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在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势头勃兴、劳动力资源紧张的时期,集团公司适当地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可使工人工作热情水涨船高。

B.初夏的北京,天气状况也变幻莫测,乍暖还寒,五风十雨,给永定河治理工程的建设者带来诸多不便。

C.受教育者不是试验品,如果因为要改革而改革,急功近利地推行新的教改方案,那么教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垮掉的一代”的产生。

D.据报道,2011年10月8日忻州机场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社会上对此反应热烈,媒体更是众说纷纭。有关部门的含糊其辞更使人手足无措,不明就里。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句意不明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梅兰芳饰演《龙凤呈祥》中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台下的观众有一位是著名画家丰子恺,他不相信竟有这样的美男子,甚至用右手掐自己的大腿:我是不是在做梦?

B.著名作家墨林长篇新作《雅曲》近日出版。墨林此次将目光投向“高知”阶层,刻画了高等学府内众高知的“空心人”形象以及“圣洁之地”并不圣洁的“潜规则”。

C.当下文坛抄袭成风,有人一抄成名,因抄发财、进作协,譬如郭敬明。在抄袭如故的情况下,一个天才能成为“抄袭门”的主角,不免让人心生蹊跷。

D.7月2日,第五届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博览会在杭州展览中心举办。熙熙攘攘的人群、震耳欲聋的音乐、流光溢彩的电子屏幕营造出的热闹场面,正是中国动漫产业繁荣兴旺的缩影。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四处加以改正。(5分)
①我们生活空间的辐射源越来越蔚为壮观,②如果你认定手机辐射有害健康而不使用手机,那也一样逃避不了辐射。③在密集的辐射环境中,你个人手机是微不足道的,④即使你不使用手机打电话,你所受的辐射量也不会低多少,⑤这就跟在烟雾缭绕的吸烟室里戒烟一样,显得毫无意义。⑥除非你有能力关停所有的基站,⑦甚至远离人群,⑧生活在杳无音信的地方。

错误(只填写序号)

改 正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第四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现代运动会开幕式尤其是点火仪式,常成为历史上“经典瞬间”。请你为2011年在广州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设计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点火仪式,设计新颖,语言力求简洁、鲜明、生动,60-70字。(6分)
答: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寓言故事,按要求作文
有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理想,画了一幅画来表现自己的整个计划,有庄园、有畜牧、有土地……。老师将作文评为不及格,并对小男孩说: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要想得到你想要的,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可现在你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如果你回去从写一个更实际一些的目标,我会重新给你打分的……
小男孩回家后想了很久。第二天,小男孩将原来的作文原封不动地交了上去。他对老师说:您可以给我不及格,但我要保留我的梦想。阅读完材料后,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字,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