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家讲坛”是个奇怪的坛 刘洪波 “百家讲坛”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坛。十年以前,丁肇中在那里讲过物理学,把物理学讲到我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很不容易。但现在这个讲坛上,讲红楼、讲清史、讲论语,大概今后还要讲与“国学”有关的一切。至于还讲不讲自然科学、现代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我不知道。在我印象中,“百家讲坛”之“百家”就是赏玩传统的百家,当然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很多,号为“百家讲坛”,数量是可以保证的。 国学,据说已经“返本开新”,只差大家都来践行。不过,践行什么呢?是修习个人的心性,还是以国学来格致万物?若是前者,没有什么不好。若是后者,事情就比较难办。阎崇年先生讲清史,如数家珍,史料熟,秘闻多,吸引力强,但主要是对清宫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这个祖宗英明,那场屠杀合理。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权谋机变,说得津津有味,就是搞不清对权谋之术到底是赞赏还是批判。相比之下,反倒是于丹讲《论语》,固然毛病多多,总归是修身养性,更加合乎人性,但只强调指向内省而对人之外在处境无所置辞的讲法,大概不过是训育顺民。 这次钱文忠先生为商纣王翻案,称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以期主导舆论。前人多有怀疑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从真实认识而言,哪怕是希特勒,你也不难找出几个“功勋”来,商纣王当然也应该有一些好的地方。但到底有多好,难说,尤其在学术上“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就更困难。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怎样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对他的恶评有新朝代的虚报,有后时代的累加,但要翻案,还是且缓吧,重建一个对商纣王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对商纣王的评价,与其说是“历史评价”或者“历史学结论”,不如说是一种“舆论评价”或者“社会学结论”。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怎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何其困难。 “百家讲坛”其实是娱乐业的一个景象,但貌似在布道。在这种虚妄的布道与实在的娱乐之间,人们听到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并且把自己酱在莫名其妙的逻辑里。这些逻辑归总而言,就是“大丈夫只求建功立业,不必论其余;小百姓但求修好忍术,以接受治理”。寓教于乐,就这样实现了。(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是“‘百家讲坛’ 是个奇怪的坛”的理由的一项是(3分) A.“百家讲坛”之“百家”并不是真正的“百家”,“讲坛”成了“国学”的讲坛。 B.“百家讲坛”号称“百家”,从数量上可以保证。 C.“百家讲坛”的讲者观点偏颇,导向不正确。 D.“百家讲坛”貌似在布道,实则在娱乐。 2.作者对钱文忠为商纣王翻案持批评态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难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重建一个对商纣王的 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B.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所以不难找出几个“功勋”来证明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但作为学术而言过于简单,缺乏学术性。 C.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这种“社会学结论”没有必 要颠覆,也很难颠覆。 D.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怎 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的确困难。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举丁肇中讲物理学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百家”应是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经济学等 学科的真正“百家”。 B.在第二段中,作者对阎崇年和易中天持批评态度,对于丹持肯定态度,因为于丹的解读指 向修身养性,更加呵护人性。 C.现在的“百家讲坛”都在做翻案文章,比如阎崇年说祖宗英明,易中天津津乐道权谋,钱 文忠称商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D.对“百家讲坛”,作者虽然多有批评,但在结尾还是肯定了它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观点 辩证,评价比较公允。
|
2. 难度:中等 | |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之。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知长洲县。同年生罗处约时宰吴县,日相与赋咏,人多传诵。端拱二年,太宗亲试贡士,召禹偁,赋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即拜左司谏、知制诰。未几,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①,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四年,召拜左正言,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知审官院。诏命有不便者,多所论奏。(太祖)孝章皇后崩,迁梓宫②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 初,禹偁尝草《李继迁制》,继迁送马五十匹为润笔,禹偁却之。及出滁,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雅,为买一马。或言买马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亏一马价哉?”移知扬州。真宗即位,迁秩刑部,会诏求直言,禹偁上疏言五事,疏奏,召还,复知制诰。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其卒章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 后知黄州。咸平四年,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鸡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引《洪范传》陈戒,且自劾。上遣内侍乘驲③劳问,醮禳④之,询日官,云:“守土者当其咎。”上惜禹偁才,是日命徙蕲州。禹偁上表谢,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之语。上异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 (节选自《宋史·王禹偁传》) 【注】①反坐:对诬告者处以刑罚。 ②梓宫:皇帝或皇后的棺材。 ③驲(rì):古代驿站用的马车。 ④醮禳(jiào ráng):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毕士安见而器之 器:器重 B.召禹偁,赋诗立就 就:完成 C.尝作《三黜赋》以见志 见:表现,表明 D.禹偁上表谢 谢:推辞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禹偁“直躬行道”性格的一组是 (3分) ①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 ②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 ③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 ④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雅,为买一马 ⑤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 ⑥守土者当其咎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禹偁在文学上很有才华。他与罗处约互相赋诗唱和,诗文被很多人传诵;皇帝召禹偁赋 诗,也对他的诗大加赞美,认为不出一个月此诗即可传遍天下。 B.王禹偁性格刚直。庐州妖尼道安诬告徐铉,道安应当反坐治罪,但有诏令不对其治罪。王 禹偁上疏直言,为徐铉洗刷冤屈,请求判道安的罪,因此被贬。 C.王禹偁遇事敢于发言。宋太祖的孝章皇后去世后,棺材被移放在燕国长公主的府第里,大 臣们也衣衫不整,穿着随便。王禹偁对客人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D.王禹偁勇于承担责任。在出任黄州知州时,境内有灾异之事,王禹偁亲笔写奏章,引用《洪 范传》来自警,并检举自己的过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言买马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亏一马价哉?”(5分)
(2)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5分)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落 第 东 归 (唐·罗邺) 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 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落 第 (明·袁崇焕) 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出谷莺偏媚,还枝鸟亦安。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 8.诗中“出谷莺偏媚,还枝鸟亦安”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
9.两首诗都写于科考落第之后,两位诗人的心境不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6分)
|
4. 难度:中等 | |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 。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霜重鼓寒声不起。 ,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3)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演变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与此语意思相类似的话是“是故 , ”。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话语的姿态 (徐坤) ①那时候,他还只是用眼睛说话。由于家境穷困,不得已,他辍学了,天天到坡上去放羊。乡人邻里常能看到,一个黑黑瘦瘦、大眼睛、光脚板的蓬头少年,腋下夹着一本书,手里挥动着牧羊鞭,率领一群翻毛羊出没在山冈和河边草地上。人来搭讪,他只用他那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抬眼一瞟,算是打了招呼,过了礼节,而那阴郁的眼神背后及那紧抿的嘴角下边,隐藏的分明是深深的倔强、不甘,不屑于与之为伍,一心要挣脱命运摆布的无限奋勇和焦灼。 ②接着他开始用嘴说话,绷紧的厚唇如遭挤撬的蚌壳一样艰难地张开了。他投的一篇小稿被乡广播站播发,命运从此出现转机。他被录用为乡播音员,国情民意大事小事都从他乡音浓重的厚唇里吐露出来。他的双唇开阖翕动得勤奋,很快乐,很艰辛,嘴角常常挂满小泡,唇上的死皮也一层层脱落,但那眼神却逐渐清澈而幸福,完全被茁茁向上的欢欣布满了。 ③然后他开始用形体说话。被调到县文化馆的他,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喉舌部位,户口编制及其身份等等都变得正规了。这时他说话的部位是脊柱,并且是颈椎以下腰椎以上的那一段短暂的部位。这一部分的整体经常是弯曲着的,并且还要时时高低起伏唯唯诺诺地在别人的语音下振动,卑躬屈膝的幅度要依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定。口和眼等诸器官这时都已暂时闭塞,从不直言直视地参与肢体动作。他的睫毛永远低垂,嘴角永远上翘且缄默而含笑。而大脑,这时却架在颈椎上面急遽地内部动作着,一刻也未停止过审视、揣度和暗算。 ④再后来,当上了县领导的贴身秘书以后,他的话语才能就达到了峰巅。这时他浑身各器官开始一同动作共同加入话语的姿态里来,身、形、步、手、眼配合默契,说、唱、坐、念、打技巧俱全,待人接物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腿到身到,真是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难事能在他的话下。他的肢体各个部位运筹帷幄,意趣横生,无论是眉飞色舞抑或是愁苦满面都可能是他故意做出来的面相。各门语言这时都已被他修炼得炉火纯青真正到家。 ⑤后来再见到他时,他已用肚子说话了。啤酒肚,蓦地从裤腰以上胸乳以下山包似的凸起,无论何时肚子总是要先塞入对方视觉,如七月怀胎的妇人在向人诉说某种秘而不宣的骄傲。整个身体的重心这时集体后移隐藏开去,只剩两手交叠着,习惯性抚在肚皮上方,有时是左手压着右手,有时又是右手压着左手,胖胖嘟嘟,长出满手酒窝。从前黑白分明的大眼,现在则变得酒汪汪的,夹一些红丝在里面,神情之中有一些心满志得俯视众生的漠然。看不大清楚他的嘴,只有一些朦胧含混的单词语意从皮带勒紧的肚脐眼中嗡嗡地传了出来:啊,啊,好,好……从前那只无比玲珑伶俐的大脑,此刻也似乎躲在漠然的眼神后面休眠。 ⑥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 (选自《名作欣赏》2006年第5期) 1.在文中,作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人物不同的话语姿态,其实每种姿态就是一种性格一种人生。请选出下列分析“话语姿态”错误的两项。(5分) A.用眼睛说话:突出了一个不甘命运摆布的少年无限的奋勇和焦灼。 B.用嘴说话:突出了一个茁茁向上的青年艰苦快乐的奋斗。 C.用颈椎说话:突出了一个初入官场者的小心谨慎和理直气壮。 D.用浑身的器官说话:突出了一个深入官场者的圆滑世故与真真假假。 E.用肚子说话:突出了一个官场得意者的理性和清醒。 2.本文以“那时候,他还只是用眼睛说话”开篇,第五段又描写了“从前黑 白分明的大眼”“漠然的眼神”,作者多次写眼睛有何用意?(6分)
3.第四小节划线句子的语言表达有何特色?请作简要赏析。(6分)
4.“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有人说结尾这 句话画蛇添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8分)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岱俊) 1920年暑假一过,李济将转到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读博士学位,室友徐志摩则要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银行学,他们从此开始不同的人生。同船赴美,同室一年,分别后彼此都有些思念。从公开发表的1920年暑假后徐志摩致李济的九封信,大致可以看出如下几点:每封信徐志摩都爱说笑话,足显敏感好动的天性。他内心情绪炽烈,如对《新青年》团体的向往,研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的内心激动,对国内派出的官方考察团的嘲讽和对留学风气的不满等等。他对李济甚为欣赏,对其改学人类学,表示“绝对赞成”,他写道:“子由心理而社会,由社会而人种,变虽速而径不拐,我绝对赞成。……老兄刚毅木讷,强力努行;凡学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岂复能毁天以殉人乎。教育家言‘自动’,彼此体会此意上达可也。” 李济曾在一份用第三人称写的《自传》中,谈到改学人类学的动因:他初来美国(1918年)的时候,是想学纯心理的,1919年在那一门混了一个B,之后就跑到社会学里边去了。现在他又想研究人种学。他的志向是想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寻出他所属的人种在天演路上的阶级。要是有机会,他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始源。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说,当年他初到美国,曾专门调阅了美国国会19世纪末的卷宗,里面正式记录着当年限制华工入籍的理由:中国人的脑容量比较小,他们在进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杨振宁留美的时间比李济晚了二十多年,足见当年美国对华人的歧视更甚,因此,李济的“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的想法,显然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哈佛大学是人类学研究的重镇,研究所设在皮博迪博物馆。李济知道自己是“半路出家”,遂如饥似渴地吸吮各种知识养分:狄克森的《大洋洲民族与文化》,神学院莱斯纳的《埃及考古学》,还有哲学、梵文及麦独孤教授的《心理学实验》等;此外,他还选了许多本可免修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课。研究院教务长柴斯(Chase)教授“希腊考古学”,采用博物馆实物教学法,常以看图为主。当时,哈佛大学收集有关希腊遗迹与遗物的资料,尤其是建筑与雕刻方面的照片与图画,数量可观。上了这门课,李济对古希腊、爱琴海的文化艺术以及西方文明的起源有了较深的认识。年轻讲师虎藤(E、A、Hooton)原是学古文字学的,留学英国时兴趣转到人类学,做了一些考古工作。他刚从英国回来,走上哈佛的讲台不久,除讲授欧洲史前考古学外,还讲授一门最重要的课“体质人类学”。这门课是研究生的“铁门槛”,必须学会认识人的骨骼,且须懂得辨识碎骨片。考试时,虎藤就拿几块破骨头给学生认,认对了满分,认错了零分。这种近乎苛酷的训练,促使李济一步跨进了大门。 哈佛第一年,他掌握了人类学的一般情况,并开始形成博士论文的大致思路。1921年3月,他向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研究生院提出读哲学博士学位的申请,随即开始做人体测量学调查。他在美国东部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波士顿中国侨民中收集体质人类学的材料,历时七个多月,先后测量了一百一十一人。他将所获得的数据,加上当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国人体质测量的材料,综合成一篇讨论中国人体质的论文。指导老师虎藤赞赏道:“你做得很好,这是一个新的贡献。”李济心里清楚,那是导师的鼓励,“用那一百一十一个人的测量,讨论号称四万万中国人的体质,显然是大题小做了”,况且“博士论文总不能单靠这篇短文交卷”。 这年暑假,虎藤得知李济无别的安排后,邀请他每天来皮博迪博物馆打半天工,交给他处理一批埃及人头骨:开箱、洗刷、整理这些头骨,按钟点付费。李济在和这五百个埃及人头骨的亲密接触中,度过了大半个暑假。这是一次很好的磨砺,对其日后进行生体测量和处理安阳殷墟出土的人头骨等都有直接帮助。 清澈的查尔斯河水,不舍昼夜,流过三个寒暑。李济在哈佛大学苦苦钻研,一本折合中文约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终于完成,并于1923年5月10日以“极佳”的评语获得正式通过。此为中国人写的现代人类学的开山之作。一位历史学家说,“自后中外学人凡论及中国民族及人种问题的,大都征引其书”。这年6月,二十七岁的李济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12月,被美国人类学会吸收为会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济改学人类学是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因为当年美国人十分歧视中国人。 B.由于李济原来学习的并非人类学,因此他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把中 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的理想。 C.在虎藤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李济顺利地写出了一篇讨论中国人体质的论文,离实现他的 理想越来越近了。 D.李济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历时三年多,是中国人写的现代人类学 的第一部著作,李济也凭借它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李济在哈佛求学的艰辛经历,读者从中感受 到了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的人格魅力和他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2.文章开头引用徐志摩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3.这篇传记表现了李济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4.李济的这段经历给了你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网民建议,严查并彻底斩断黄色信息背后的利益链条,严惩“黄毒生长链”各环节的责任 方,建立法律与技术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防止“黄毒”东山再起。 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 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C.如果把这些现有的曲艺概念奉为清规戒律来规范和约束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曲艺艺 术,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D.《密战》尝试大幅度引入科技元素,这既与当今时代保密防碟工作高科技和信息化特色相 结合,又呈现了令观众焕然一新的现代化荧屏景观。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和英国近日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耐药性病例均为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者,这表明甲型 流感病毒在这部分人群体内易产生抗药性。 B.实行阶梯式店家,一方面是调节用电量,起到节能减排合理用电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 要保证低收入群体用电价格不提高。 C.当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中国两会不仅成为国际社会 “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风向标”,也被认为是“观察2010年国际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 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
|
9. 难度:中等 | |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减排法案专门设计了一个逃避责任的“后门”——抵消政策。 。 。它们可以通过实施抵消项目,来获得与其他减排工厂一样的碳信用额度。美国的民主制度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典范,但在遇到诸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类需要一个发达国家承担历史和现实责任的时候,美国民主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们就缺少那种勇气和担当精神。他们为了选票和自己所代表的集团的利益, , , 。 ①抵消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当然是美国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 ②抵消政策允许那些不能直接减排的工厂通过在其他方面作出努力来获取同等的碳信用额度 ③从而把一个大国应有的国际责任置于脑后 ④并将减轻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转嫁给全世界其他国家 ⑤往往会作出让全世界大跌眼镜的决策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⑤④③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③⑤
|
10. 难度:中等 | |
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 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造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6分)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
11. 难度:中等 | |
关于“名人故里之争”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和不良现象包括: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 ① ,名人故里之争中对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 ② ;兴建假文物,对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的商业利用和运营,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 ③ ;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缺乏严肃性,造成 ④ ;一些地方肆意炒作负面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产生了 ⑤ ,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 ② ③ ④ 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