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3.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部落的文化。 。 ①它变成了一种亚文化的现象 ②将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的帖子炒出来 ③这就是“无聊的力量” ④潜伏在网络世界中的一拨人共同发力 ⑤最终呈现了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 ⑥曾记否,贾君鹏一帖发布后
|
4. 难度:困难 | |
给下面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2分) 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难度:简单 | |
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请在下文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比喻句,喻体之间必须相互关联,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6分) 郁郁葱葱的大片松林,从眼前一直延伸到大雪山半腰,① 。镶嵌在万绿丛中的一栋红房子,三角形的房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② 。远处那黝黑的山石,被皑皑的白雪层层包裹着,③ 。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散文中的闲话笔调 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胡适曾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格,或者说用谈话方式来作文。 此种笔调经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便有了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之说。此种谈话风格的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甚为醉心,并在许多文章中反复申说。林语堂因甚为欣赏谈话风格的行文,还力主扩充散文的篇幅,但要以此来挑战古文的简洁,就不足为训了。用谈话方式来作文自然是很好的,但作文毕竟不完全等同于谈话。若是真将那种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得拉杂,更不用说话题的游移了。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简练,就要明智得多。呼应于周作人的说法,林语堂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但又格外地张扬了幽默。幽默可为行文增添风趣,但若过分大张旗鼓地提倡,则本身可能成为一个幽默。 闲话笔调是散文中较为自然的言说方式。此种笔调是用说话来交流的,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如此即可展开交流。至于所谈的题目并未限制,照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不过,作家的言说仍不离心灵或性情,因而所谈的题目也是有喜恶的。但不妨假定读者那方面也有同好,如此即可达成沟通。此种笔调虽说有一种涵盖作用,但并不碍于各人的谈论,并非千人一面,可各有面目。比如周作人的创作以闲适为主,从而讲求所谓生活的艺术。但在退隐的心态下,也不无书斋生活的苦闷,于是于闲适中渗出一股苦味来。林语堂虽说倾心幽默,倒也率意而谈,不无名士作风。至于以幽默见长的,或许要算梁实秋。但梁实秋也是心存雅致,幽默只不过是用来抵斥种种不雅的,所谓相反相成是也。而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则并不见佳。他显然是过于着重幽默了,并以之作为作文的主旨,却有可能落入油滑。其实,幽默表现于文中,多是一种点缀,可为行文增添谐趣,但若要从头到尾地幽默下来,就往往吃累不讨好。 因而即便同是闲话笔调,也可各有不同的,这才是真正的个人笔调。但个人应当以自我说话,而自我又处于大我与小我之间,这就得把握其中的分寸。比如周作人将载道与言志对立起来,从而将写作完全地由载道转为言志,却又囿于个人的性情,所得就小了,因此小品文也就沦为小摆设。其实,言志与载道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各种观念,也可谓各有其道。文中若尽是载道口吻,实则就是充当了各种观念的传声筒,这就在文中丧失了自我。但若想将自我完全游离于各种观念之外,恐怕也不现实,正如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一样,各种观念或道对人也有一种约束作用。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的强。”换言之,重个性,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散文。若抹去个性,从而充当某种观念的传声筒,仍又是载道之文了。在散文中,笔调确乎是个人的。而所谓的个人笔调,就是要在散文中形成独具个性的言说方式。 1.下列关于“闲话笔调”的叙述,正确的一项( )
2.以下关于各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26分) 乡村铁质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得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
E.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我”的根就在乡村。与乡村比较起来,城市是让人厌恶的存在,是宁静美好的乡村的对立面,文章中处处都有“我”对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 2.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妙处?(10分) 3.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4分) (他们)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铁质”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说出“铁质”的象征意义。(6分)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 王 若 虚 ①王若虚,字从之,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②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③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金史·列传第六十四·王若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若虚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一组是( ) ①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 ②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③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 ④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 ⑤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解的一项是(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5分) (2)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5分)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日即事 吕本中 病起多情由日迟,强来庭下撂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1.诗歌的首联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尾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2.诗歌的第三联描绘了怎样的春日景象?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5分)
|
10. 难度:中等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
11. 难度:简单 | |
作文 北方,春天脚步匆匆,但也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请同学们用二到三件事写出对春天的感受。 要求:1.字数控制在800—1000之间;2.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3.题目自拟;4.立意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