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3.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
4. 难度:中等 | |
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并且使语段语意完整。(6分) 大自然的山水日月,花木鸟兽都给人无穷的启迪。那一片沉思、寂静的空山,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邃; ; 。
|
5. 难度:中等 | |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车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品味把玩。请从下面车尾标语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不少于40字),并自拟一则车标语。(5分) ①距离产生美。 ②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 (1)鉴赏性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尾标语: 。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逆 爱 (佛刘) 七爷是个匪。七爷原来不是匪。有一年地主逼债,娘上吊而死,七爷红了眼,趁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七爷杀了地主一家,然后上山当了匪。 当匪的日子七爷很快活,这是一种和原来完全不同的生活。没吃的了,就去抢;没花的了,就去夺。要酒有酒,要肉有肉,要女人也有女人。 桂花就是在一次抢劫中,被七爷掳上山的。 桂花吓坏了,瘫在轿子里。七爷说,你不要怕,被七爷看上,是你的福气。 桂花是大家闺秀,读过书,也见过世面。刚开始只是被吓蒙了,镇静下来后,她抱定了拼死的念头。 桂花漂亮,尤其在灯光下,更有夺人魂魄之感。七爷看傻了,他觉得桂花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了。他想,拥有了桂花,他这辈子也就不白活了。 但是桂花不从,桂花说,你敢动我一下,我就撞死给你看。 七爷被桂花的气势镇住了,越是这样的女人,对他越有吸引力。为了脱身,桂花想尽了办法,无奈七爷看得紧,桂花寸步难行 有一天,桂花说,让我嫁给你也行,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七爷说,请讲。 桂花说,你必须明媒正娶,否则我宁死不嫁。 七爷拍拍腰间的手枪说,这好办,你定日子。 桂花说,我要先回家见一下爹娘,然后再跟你们回来。 七爷说,好办。 选了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一伙人浩浩荡荡地下了山。桂花的爹娘先得到了消息,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女儿还活着,忧愁的是女儿要嫁给一个土匪。 就在一家人喜忧参半忙活婚事的时候,村外忽然响起了枪声。七爷的一个手下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日本鬼子已经把村子包围了。 所有的人都慌张起来,情急之下,七爷一拍腰间的手枪,大声道,有七爷我在呢,弟兄们掩护,让桂花她们先撤。 桂花看着豪情万丈的七爷,心里莫名其妙地动了一下。 七爷说,桂花,你赶快走,如果咱俩有缘分,那就打跑了鬼子我再去找你,如果没有缘分,也许就见不着面了。 桂花半信半疑地看着七爷,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七爷拔出了腰间的手枪,他大手一挥,高声说,弟兄们,保家的时候到了,我们土匪也是爱国的。 桂花凄婉地看着七爷,忽然说,你要小心。 七爷怔怔地看了一眼桂花,一股暖流忽然涌上心头,这就是爱情的滋味吗?可惜它来的太晚了。 我们走!七爷挥了一下手臂,带着人冲了出去。 没过多久,村子里已是枪声一片。 桂花跟随着父母还没跑出去,就被鬼子围了回来。她们都被赶到村西空旷的一块土地上。桂花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被五花大绑着的七爷和他的几个弟兄。桂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 七爷的半边脸上都是血,好像是受伤了。 一个指挥官模样的鬼子拄着战刀,来回巡视着人群,忽然回身一指七爷说,你的投降的有! 七爷怒目圆睁,脸上的血还在往下滴答。 只要你投降了,吃香的喝辣的,皇军是不会亏待你的。 去你妈的,七爷冲着指挥官吐了一口唾沫,别看老子是土匪,可老子活是中国的人,死是中国的鬼,让老子投降,痴心妄想! 桂花看着七爷,没想到一个土匪竟然还有这样的骨气。 死啦死啦的有!统统的死啦死啦的有!指挥官气急败坏,挥舞着手里的战刀。七爷死了,七爷手下的几个弟兄也死了。 桂花和大部分的乡亲都活了下来。 桂花一生未再嫁。她说,她已成过亲,嫁过人了。 (选自2011年第8期《山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E、这篇小说语言凝练,情节集中,人物极富个性。形象的动作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将桂花和七爷这种非常规的爱情故事写得曲折回环,感人肺腑。 2.小说一开始就写“七爷是个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七爷和桂花分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逆爱指违背常情、不合常理的爱,含贬义。小说的题目是“逆爱”,有人认为应改为“真爱”,你认为哪个更佳?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苏步青 ①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②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教学人才。 ③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④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不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教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 ⑤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⑥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⑦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⑧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的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 ⑨2003年3月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⑩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6分) 4.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启示。(8分)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 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予。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邓攸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邓攸受人赏识的一组是(3分)() ①混奇之,以女妻焉②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③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④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 ⑤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⑥乃劾攸以擅出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5分) (2)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5分)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渡汶河① (明)谢肇淛 霜飞月落野鸡啼,雾锁长林水拍堤。 夹岸人家寒未起,孤舟已过汶河西②。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游宦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小诗。 ②汶河:今名大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北,流向西南,经汶上县入运河。 1.请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有何特点,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5分) 2.诗的后两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了渡河?试加以分析。(6分)
|
11. 难度:中等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周《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
12. 难度:中等 |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