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3.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贺《李凭箜篌引》)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5.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5.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__________。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做最好的消遣的。 ①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②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③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④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⑤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⑥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来读
|
6. 难度:简单 | |||||
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组( )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句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句划线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古直传 李东阳 王古直,名佐,字仁辅,后去车为甫,古直其所自号,以号行世。居台之黄岩,今分太平县地也。 少为诗及行草,漫游京师。有乡人坐事者,古直候诸官。官并捕候者,询其孥甚急。古直甘侵辱,竟不言所在。入刑部狱,独暴立烈日,不与从囚伍。李主事廷美异之,检衣帽间得柯学士诸诗,问之曰:“尔能诗耶?”使赋日影诗成,纵之归,长揖而出。狱吏皆大笑,然古直亦自是得名。与今侍郎黄定轩、侍讲谢方石友善。尝主方石,方石以忧去,主林给事克冲。 旅食三十年,无僮仆,不置釜甑。有大笼五六,惟诗画数百幅,中贮壶酒,晨出饮一再勺,已复鐍①之以去。上元节京师烧糯汗为瓶,以贮水畜鱼,旁映屏烛,通明可爱,俗呼为炮灯。古直贾置谢馆,日玩弄为儿戏。一日,误触碎,意拂然不乐,曰:“吾平生家计在此,今荡尽矣!”方作草书,值掾吏至,曰:“遽败吾兴。”群掾欲殴之,或俾自为计。古直曰:“我固当殴,殴由吾名益彰。”一日遇诸途,竟被殴,独袖手承之以归,亦不以屑意也。或劝使仕,大言曰:“我来为爵禄图耶!”“盍科举乎?”则笑曰:“安得以少年处我。”尝在酒所,叹曰:“此亦功名事业也。”显灵宫道士请主师塾,馆饩②甚厚。阅月,忽辞去曰:“安能矻矻③操朱墨,坐几案间乎!”克冲之使,欲与俱,不果。或问之故,曰:“彼不吾强,吾安能为彼行耶!自古大贤闻人不渡海者何限,海岂必渡然后为快也!”其性气屹屹不肯为人屈类此。然意度率直,内不为蹊径,遇所会意,欣然忘去,人亦以此乐之。 为说者曰:“方石先生尝云:天地如许大,中间可喜、可叹、可怪、可笑事何所不有?可胜道哉!”沈按察仲律④尝值古直,询其邑里名籍不置,古直曰:“公不须问,大抵奇怪人也!”其亦善自道耶!《周官》称四民⑤,班固表人物列九卿等,魏晋以来中正第九品,予雅知古直,然不能目其为何如人也。作王古直传。 (选自《李东阳集》,有删节) 【注】①鐍(jué):锁闭。②馆饩(xì):指塾馆的馈赠。③矻矻(kū):极度劳累的样子。④文中划线处均为人名。 ⑤四民:指士农工商 1.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王古直“性气屹屹”的一项是( )(3分) ①古直甘侵辱,竟不言所在 ②使赋日影诗成,纵之归 ③群掾欲殴之,或俾自为计。 ④我来为爵禄图耶! ⑤安能矻矻操朱墨,坐几案间乎!” ⑥然意度率直,内不为蹊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劝使仕,大言曰:“我来为爵禄图耶!”“盍科举乎?”(2分) (2)彼不吾强,吾安能为彼行耶!(2分)
|
1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 1.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竹”和“苔”?(2分) 2.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从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赏析。(4分)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每题2分,共4分)
E.孙吉人、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人,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吴荪甫对于这一提议十分赞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子夜》)
|
14. 难度:中等 | |
简答题。(选做一题)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绝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 欲“拔剑自刎”的是谁?请简要回答他投奔曹操后突袭乌巢的经过。(5分) 2.阅读下面的《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觉新)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幻梦”指什么? 简要回答他的梦怎样破灭的? (5分)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微子》)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宪问》) 桀溺、荷蓧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角度有什么不同?(6分)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 (4)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5)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到的城市图景。只是这幅图景,已恍惚成了遥远的过去。如今的街道,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6)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轻盈简洁,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里的主力军,中国人踏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7)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中国竟有着长久不变的形态。首先是价格不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凭票供应,到八九十年代的随处可买、随时能买,自行车的价格始终在100多元一辆,普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其次,外形也不变,它的构造始终是一个车身、两只轮子,“操纵在两足之间”,只要凭着自己的力气,便能轮转车行。 (8)自行车以自己的朴素、朴实,遍布城乡,中国人离不开自行车,自行车也一无所求地任人使用。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 自行车不疾不徐,正是其奥妙所在。疾者,即与凶险同行,一旦失控,便会头破血流;徐者,即无法行进,也会车弯人倒。不疾不徐,循势而进,这是自行车的前进方式,其实也是做人的前进方式。世间之事,快不得,慢不得,不疾不徐之为上。 自行车唯力而行,这又是其魅力所在。自行车的速度是人踩踏出来的,脚踏轮转,一分脚劲方有一分速度。人踏着车,争到了速度,却也造就了人的体能与毅力。物质社会,既要借助物质,又要唯力而行,尽力而为,此是人在物质世界的存亡之道。 自行车谦卑处世,这更是它的品德所在。它不横冲直撞,不强凶霸道;无论大路、小路、田间的路,只要有路,它都能依路而行;它卑微而立,在大千世界,只需微薄的一席之地;它供人役使,却无所索求;它给人方便,却不污染人间;它简洁朴实,没有贫富的差距,让骑车人心态平和。 自行车是人们漫长岁月的坚守者,艰难行程的助推器,它陪伴中国人缓慢却不停顿地从贫困通往富裕,直到汽车进入普通人家。而今,自行车竟然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渐渐地远去。 中国人已经不会安于自行车的速度,也不看重自行车的价值。汽车成为社会的新贵、新宠,铺天盖地,不可一世,并且很快取得了自行车从未享有过的地位:一条一条道路由它驰骋,一片一片空间由它占有。飞驶而来、绝尘而去的汽车,根本不会把自行车放在眼里。 高速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凡是路,都被汽车所占。汽车又堵住了路,路堵、车堵、人心也堵。一心求快的中国人又不安于汽车的速度,磁悬浮速度、高铁速度,接连问世,震撼人心。中国人只想快,甚至想飞腾起来,总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自行车,已然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不断地被边缘、被贬值。一个视速度为强势的时代,自行车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技术进步的时代,我们不必为传统器具的衰落而悲哀,万物优胜劣汰,自有其客观的规律。与汽车相比,自行车的速度自然落后了许多。然而人世间,并非越快越好,倘若物质飞速地发展,而人的灵魂跟不上,岂不险乎?倘若人的灵魂、人的生命就得慢慢地行进,如此的快速,岂不悲乎? 其实,世上并非都在追求速度,丹麦、挪威诸国,人均收入和现代化水平都居世界之前,可谓十足的富裕国家,却照例是自行车不少于汽车,也不弱于汽车。宽广的大街上,有专设的通道让自行车自由而行,还有专门的交通法规保护自行车。人们依旧喜爱自行车,依旧每天踏着自行车上下班,包括部长、市长和白领阶层。自行车不仅让他们骑出了一个洁净的天地,也骑出了一个体魄强健的民族。 然而,我们已经上了快速的轨道,人们崇尚快,追求快,一切都想快,再也慢不下来了。 渐渐远去的自行车,留下的只是遥远的记忆。(《浙江日报》 2011年12月9日,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1)~(4)段的作用。(3分) 2.文章第8段写到“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请联系全文概括“自行车文化”的主要内涵。(6分) 3.请根据文意,说说“渐行渐远的自行车”引发了你哪些思考。(4分)
|
1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一切枷锁之中。”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