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广东省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zhēng)月崔(wéi)笑(yè)少不(gēng)事

B.(pì)好星宿(xiù)(shà)那物(fù)民丰

C.(xìng)奋佳(yáo)临(lì)人才(jǐ)济

D.(sháo)光沉(jìn)孝(dì)轻拢慢(nián)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1年8月15日晚,苏格兰最大的剧院爱丁堡节日剧院掌声雷动,演员已经变换了各种队形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牡丹亭》的炫目程度盖过了开幕音乐会《天堂与仙子》。除“论整齐划一谁也比不过中国舞蹈演员”一类褒扬中略带揶揄的评论之外,当地媒体对《牡丹亭》、韩国喜剧大师吴泰锡执导的《暴风雨》、台湾吴兴国的《李尔王》给出不分伯仲的四星级评价。剧评人哈普特对《牡丹亭》的80后编舞费波更是有溢美之词:“费波赋予《牡丹亭》芭蕾舞观众所能感受的所有美。”

A.经久不息

B.揶揄

C.不分伯仲

D.溢美之词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CBA季后赛中,南钢大华队与广东宏远队的几场比赛屡遭败绩,究其原因,大华队所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心理状态不稳定。

B.台湾摇滚乐团“五月天”在武汉演唱了一些抒情歌曲。对其演唱风格是否由青春偶像转为文艺的说法,其负责人玛莎并不认同。

C.不论中学还是大学,思想政治课都应该把传授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唐代的壮美艺术几乎在各个领域中都达到了后世不可企及的高度。根据历史资料看,          ,无论是在规模的宏大上,还是在装饰的华丽上,都使其后各代莫敢望其项背。           。盛唐时风尚肥,不仅佛像越塑越大,而且         。盛唐不仅尚肥,而且尚艳。           。考古资料表明,大批出土的“唐三彩”都集中在公元8世纪初的盛唐时期。盛唐          。中唐以前健舞比较盛行,中唐以后软舞比较盛行。           。在陈子昂的影响下,盛唐诗人多以“建安风骨”为创作的楷模和批评的标准。

①人物画中出现了体态丰腴的“绮罗人物”,动物画中出现了浑圆有力的“照夜白马”,书法中也出现了颜真卿那气势开张的“颜氏家庙碑”

②从敦煌石窟所保留的壁画看,盛唐壁画绚丽多彩,设色极艳,而中唐以后则渐渐失色,去而不返

③盛唐对刚力的推崇,更突出地表现在诗歌之中

④唐代著名的建筑大都完成于初唐至盛唐时期

⑤不仅崇尚肥硕和艳丽,而且崇尚刚健有力

⑥从现存的佛像看,巨型雕刻大都开凿于中唐以前

A.⑥④①②③⑤

B.④⑥①②⑤③

C.④⑥②①③⑤

D.⑥④②①③⑤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节选《晋书·祖逖传》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见者谓逖有世才具赞:称赞

B.阳平察孝廉辟:征召

C.元帝用为徐州刺史逆:迎接

D.中流击而誓曰楫:船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帝以逖为奋威将军重修岳阳楼

B.此非恶声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C.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请战喻

D.诸兄每忧杳不知其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逖“轻财好侠”特点的一组是(   )(3分)

  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②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

  ③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

  ④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⑤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  

  ⑥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逖从少年时代起就闻鸡起舞,博览书记,乡党宗族都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B.京师发生大乱,祖逖率领亲属宗党数百家避难途中,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C.祖逖认为晋朝发生大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是由于藩王争权,自相残杀,使戎狄乘机占领中原。

D.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了粮食、布匹,但不提供武器,并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4分)

逖 以 社 稷 倾 覆 常 怀 振 复 之 志 宾 客 义 徒 皆 暴 勇 士 逖 遇 之 如 子 弟时 扬 土 大 饥 此 辈 多 为 盗 窃 攻 剽 富 室 或 为 吏 所 绳 逖 辄 拥 护 救 解 之

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②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7分)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结合全诗,说说首联“空”字的作用和内涵。(3分)

2.简要分析颔联和颈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补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对一空1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想当年,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沧海月明珠有泪,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4.别有幽愁暗恨生,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体的精密相机——眼睛

当神创论者挑战进化论时,人眼的进化是他们常常瞄准的好靶子,这个足以令高端相机望尘莫及的人体构造,精密得令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直打冷颤”。它拥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光线四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捕捉影像,无需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Photoshop功能(神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奇特的是,不论视网膜还是角膜,单独看来都没有任何作用,达尔文理论中那碰运气似的突变和自然选择是如何将这些零七八碎的部件同时拼凑在一起的?今天的这套人眼精密仪器同万年前相比又做了哪些微调呢?

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于是世界变明亮了。有的科学家说,这件事大约发生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

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种知足的性格使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光强获取清晰度的措施,却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螺明亮许多的世界。

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理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2000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36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从一个感光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1/3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

1.对这篇文章的主要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认为,约5亿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了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

B.瑞典科学家通过将眼睛进化的过程量化,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测试,得出眼睛的进化只用了36万年时间。

C.人的眼睛不仅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还能利用晶状体感知周围明亮的世界。

D.人眼在陆地上感知周围的世界,需要晶状体、空气和角膜,而在水里感知世界,就只需要晶状体和角膜。

E.我们人类之所以比鹦鹉螺更看清明亮的世界是因为有晶状体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

2.对“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眼为什么会构造得如此精密的。

B.人眼是如何突变和进化的。

C.单个感光细胞是什么时候出现在生物体表面的。

D.眼睛的进化具体经历了哪些过程。

3.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5分)

1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眼睛的进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小题。

寓言课上的预言

□李克南

  ①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姜琳,正在给孩子们讲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一只狐狸见到乌鸦嘴里衔着一块肉,就赞美乌鸦羽毛漂亮、身材健美,并说要是再唱支歌那就更可爱了。乌鸦心里高兴就开始唱歌,可是刚一开口,嘴里的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叼起肉得意洋洋地走了。

  ②姜琳讲完故事的寓意,让大家做练习,她说:“同学们,请你们每人对受骗的乌鸦说一句话。”几乎每个学生都是按老师的暗示对乌鸦说,以后别再虚荣了,听了恭维话就得意忘形,要接受教训。只有一个名叫董玉素的胖乎乎的女孩说:“乌鸦,你别难过了,再吃肉时我分给你一块。”

  ③小女孩说完,班上同学一阵哄笑。姜老师说:“你这个孩子,是非不分,就像《农夫和蛇》那则寓言里讲的农夫一样,将来走到社会上非吃亏不可。”小玉素心里不服气:乌鸦受骗心里正难过呢,它这个时候一定最需要好朋友的安慰了。

  ④接着,姜老师又说:“大家再想想,如果乌鸦和狐狸再见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抢着回答:无论狐狸怎么夸奖乌鸦,乌鸦就是不理它,最后,狐狸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⑤老师说:“同学们回答得都很正确。”这时,一个小男孩高高地举起手说:“狐狸是狡猾的,它不会再重复老一套办法了。”老师问:“那你说会怎样?”

  ⑥于是,那男孩绘声绘色地讲道:“狐狸再一次见到乌鸦,就对乌鸦说:‘乌鸦老弟,上次我骗了你的肉,真是对不起,我妈妈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要我再见到你时,一定要向你道歉,如果你不肯原谅我,我就站在这里不走了。’乌鸦见它说得很诚恳,就对它说,‘狐狸大哥,我原谅你了。’乌鸦一说话,嘴里的肉又掉了,狐狸赶紧跑过去把肉抢了过来。狐狸正要把肉吃下去,忽听乌鸦在树上哈哈大笑,‘臭狐狸,这回你死定了,我在肉里下了毒!’狐狸一听,连忙把叼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跑向不远处的小溪边,不停地用水漱口。这时,乌鸦从树上飞下来,不慌不忙地叼起地上的肉飞走了。”

  ⑦小男孩讲完,班上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姜老师也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说:“吴宝河同学想象力很丰富,故事讲得也很精彩。好好努力,日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的。”

  ⑧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老师姜琳,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特级教师。

  ⑨这天,她作为教育界知名人士,应邀到一所监狱,为那里的服刑人员作帮教演讲。到了那里才发现,一同受到邀请的还有本市享有很高声誉、由下岗职工组成的“三实”家政服务公司的女经理,她就是当年那个安慰受骗乌鸦的小女孩——董玉素。让她料想不到的是,演讲结束,代表监狱服刑人员发言的那个穿着囚服的人,竟是她当初预言会成为作家的吴宝河。

⑩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同时叫她老师,让姜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听了董玉素介绍她的“三实(诚实、踏实、朴实)”公司经营理念,以及她对服刑人员充满关爱、鼓励的话,姜琳老师突然明白,当年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一个小女孩,不顾老师提示的所谓正确答案,去安慰寓言中被讽刺、嘲笑的对象——乌鸦,这是多么可贵的童心、爱心!而那个年纪小小,连狐狸都敢骗的孩子,所表现出的那种“智慧”后面,又隐藏着多么可怕的东西啊。这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狡诈的心计?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有想过呢? (《小说选刊》〕

1.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巧妙之处,试作简要分析。(4分)

                                                                                               

                                                                                                   

2.姜老师的“错误”指什么?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5分)

3.对姜老师的 “预言”或“反思”你怎样评价?(6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流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6分)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文化部承办的我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6分)。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1)第一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3)第三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现在的人、生活、社会变换都很快,但也有没有改变的,无论是变还是不变,我们有时都会感叹“原来如此”,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请以“原来如此”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抒写自己真情实感,字数800字以上。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