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3. 难度:中等 | |||||
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 )
|
4.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 是笨重的铁块,到了现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钱”,说到底, 是一种信用符号,随时可以兑换为等值实物。 它便于保存、分割、携带,故而全世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逐渐都接受了它。而它的信用, 主要由国家法律支持。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7.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是凝固的诗: ;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古代文明发达,经济活动也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就说广州吧,早在耶稣纪元的头一个千年,就已商贾云集。可是,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段,这种格局颠倒了过来。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让国人知道,我们积弱已久,图新何易! 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华民族正励精图治。千年回望,回顾来之不易的变迁, 并不平坦的前景,从钱的角度, 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可以让我们在“亚洲世纪到来”之类的说法面前 清醒。 1.解释文中的词语: (1)耶稣纪元: (2)励精图治: (3)回顾: (4)脉络: 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 )
3.(1)第一段运用了 手法,说明 。 (2)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10. 难度:中等 | |
人类为什么要做生意?因为交易可以给双方都带来利益。二次大战以来,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是没有再爆发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之所以成为当代的主题,这除了战后世界的多元化格局起作用以外,贸易“双赢”的观念是有贡献的。如果能够从贸易中得到“钱”,未必需要你死我活地去征服,去掠夺。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经济活动的“蛋糕”越做越大,有足够的互利分割的余地。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统称知识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是仅有的不受“报酬递减规律”束缚的生产要素。别的生产要素在使用中都会消耗,但是知识却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这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恰恰在知识这个生产要素上,发达国家占据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他们手里,即他们占据着金融市场。如果一种符号能够作为信用被广泛接受,哪怕它最终把纸张都免了,它也能起货币的作用。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又一次走在了前头。 1.解释文中的词语: (1)双赢: (2)“蛋糕”: (3)毋庸置疑: (4)幅度: 2.“和平与发展之所以成为当代的主题”原因是什么? 3.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占优势的原因是什么?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其后小题。 我 在 张晓风(台湾)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隐痛。为什么痛呢?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 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渔民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有一份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①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注:①亚当,《旧约》中人类的始祖,因违禁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 1.(1)第4段中加线的“另一种可贵”指的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引用《长干曲》一诗的作用是什么? 2.(1)从“端午节晚上”的片段,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2)文中提到“亚当”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 3.倒数第三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4.下列对文意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E.本文“形散神聚”,笔触涉及古今中外,而不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辩色彩。
|
12. 难度:简单 | |
《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 ”为代称。中国最早的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 ”、“ ”、“ ”三大类,并普遍运用了“ ”、“ ”、“ ”的手法,开创我国 文学传统,列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
13. 难度:简单 | |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论语》 (2)悟已往之不谏, 。 —— 陶潜《归去来兮辞》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杜甫的《月夜》,回答。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现陕西省富县。②云鬟:妇女的鬓发。③清辉:指月光。 ④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⑤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此诗大约写于什么时候?诗人在哪里?家人又在哪里? 2.试分析诗歌刻画的形象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感情。 3.试分析颈联的写作技巧。(注意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
|
15. 难度:中等 | |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例句,仿写两个句子: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① ②
|
16. 难度:中等 | |
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议论文。提示:写作时,可以结合课文《钱》中的观点、内容来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