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板/贴湖脚石包/刚自用

B.吓/体舟/通犯根/战战

C.商/听/并然/奄一息

D.朝旅市子手度/惴不安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渲泄影碟吊脚楼罄竹难书

B.诀别蛰伏俱乐部鸠占雀巢

C.文身就绪蛾眉山皇天后土

D.洗练坐镇大姆指名门旺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飞机开赴钓鱼岛,再次   中国对钓鱼岛的绝对主权。

②《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确实   草率,但既然已经通行多年,那也应该尊重历史和现实。

③雾霾天气状况下,人们   不开窗,室外的粉尘等颗粒   还是会进入   到屋内。

A.宣示失之即使也                        B.宣誓失之虽然但

C.宣誓有失即使也                        D.宣示有失虽然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杯比赛期间,比赛所在城市的居民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B.建设一个文化济宁,不是决策者培育接续产业的权宜之计,而是要为城市寻找永恒的精神动力。

C.电视剧《天真遇到现实》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此剧品头论足,好评如潮,收视率创下新高。

D.三星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有学者主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 指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己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选自叶圣陶、夏丏尊《国语百八课》)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静女:娴静的女子

B.兴化部是日遂出华林部远甚凌:超过

C.其夜,华林部马伶曰过:拜访

D.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也。俦:部属,手下

2.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马伶,金陵梨园部也。而其最著

B.金陵为明留都其士女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C.耻技之不若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D.马伶复严嵩相国以出此吾之所师也!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李伶的演技高于马伶的一组是(   )(3分)

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②坐客乃西顾而叹 

③首不复东  

④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⑤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⑥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

A.①⑤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伶和李伶都是当时著名的戏剧演员,他们分属华林部和兴化部。在扮演严嵩这一角色上,李伶的演技要略胜马伶一筹。

B.记写第二次较量,马伶获胜,作者用了倒叙笔法,这样记叙的好处是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究原委,显出故事的戏剧性。

C.将近三年的苦心学艺,马伶的演技突飞猛进,当他再次与华林部同场竞技时,他扮演的严嵩这一角色惟妙惟肖,让对手输得心悦诚服。

D.马伶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潜心观察,用心揣摩,才能使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5.给文末划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出)(5分)

侯 方 域 曰 异 哉 马 伶 之 自 得 师也 夫 其 以 李 伶 为 绝 技 无 所 干 求 乃 走 事 昆 山 见 昆 山 犹 之 见 分 宜 也 以 分 宜 教 分 宜 安 得 不 工 哉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2)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请简要分析“桃花依旧笑春风”中“笑”字的表现力。(4分)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陈情表》)

2.但以刘______         __,__         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4.                ,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此予之所得也。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百年前的李鸿章

王树增

1852年,29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太平军起义后,李鸿章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

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后方。但李鸿章愿意去。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一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翎。

淮军需要武器,1863年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帐: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卖到30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到1949年。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他的支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政府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金和技工。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之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带着《马关条约》回国时,李鸿章却成了举国的“公敌”。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和大纲》《辛丑条约》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一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李鸿章吐血了。

一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一封。他说,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持有这样的认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正如梁启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梁启超还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选自王树增《1901》,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鸿章早年便大有作为,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重,被派往安徽组织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

B.李鸿章购买洋人机器设备并创办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以此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大清国的近代化进程。

C.当国人自上而下固步自封做着天朝美梦时,李鸿章就清醒地看到了外国列强的叵测用心,进而坚决抵制其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D.作者一反以往对李鸿章卖国的常论,客观评价他的才智、远见及其贡献,还李鸿章以公道,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就此盖棺定论。

E.作者撷取了李鸿章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悲剧人生,其不幸命运实乃所处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

2.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3.为什么说中日甲午之战使李鸿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请简要分析。(6分)

4.在评价国人眼中的“误国者”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曾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你是否认同梁启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联系自身生活学习经验,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