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复/益教/疏浚殷实/

B.渣/浸/波/投

C.永/防/堰牢/

D.烈/风/涡妥/字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横线处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灯湖的景观既表现了岭南水乡的风光特色,又体现了“自然?人?社会”的主题。景区周围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长廊如带,曲折环绕;楼阁高耸,穿云裂石。每当夜幕降临,千灯竞放,湖光灯色,交相辉映,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A.鳞次栉比         B.穿云裂石          C.心旷神怡         D.流连忘返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内地的婴儿奶粉曾出现三聚氰胺等质量问题,相对而言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奶粉质量让人放心,因此洋奶粉虽价格昂贵,却是年轻父母们首先的品牌。

B.今年初,为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的管理,环保部官方网站公布了相关文件,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中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

C.《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受到了公众的调侃;疾控专家指出,监测苍蝇密度科学的方法有目测法、粘蝇纸法、人工小时捕打法等严格的监测规程,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数苍蝇”。

D.自1月中旬以来,英国、爱尔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已检测出掺有马肉的牛肉食品;到目前为止,“马肉变形记”的详细过程,没有一个国家给出权威的调查结果。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

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商讨,实验的配置,遗误的检举,都必须群策群力。

③学生们尽管成群结队,实际上各人一心,每人独自上课,独自学习,独自完成学业,无形中养成个人主义的心习。

④他会有很浓厚而愉快的群的意识,他会深切地感觉到:能尽量发挥群的力量,才能尽量发挥个人的力量。

⑤现行教育有一个大毛病,就是许多课程的对象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

⑥其实学问像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

A.⑤③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⑤②④⑥③      D.⑤③⑥②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想,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释:①系孙:远世子孙。 ②郁悼(yù yáo):通“郁陶“,忧思郁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古为侔: 齐等

B.与之事图: 谋划

C.以男女钱质:以人或财物抵押、担保

D.时人之义: 通“议”,译为“议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后魏侍中济阴公系孙当时流辈咸推

B.同辈七人俱贬如何母偕行

C.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之凄恻

D.吾禹锡为执友名动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柳宗元的才学或品行的一组是(    )(3分)

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②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      ③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④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⑤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⑥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宗元多次升官,又多次遭贬官,起起伏伏,而他一生著述颇盛,坎坷的仕途境遇又造就了他感时伤世的文学创作。

B.王叔文曾经将柳宗元等人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后来运动失败,王叔文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C.柳宗元不忍心看到好朋友刘禹锡远赴边疆播州任职而不能与年老的母亲团聚,因此主动提出要与刘禹锡交换任职的地方。

D.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大胆改革柳州恶俗,并且出私钱将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把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②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①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1.这首诗写出了一个什么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2.这首诗在描写上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惟觉时之枕席,_____________;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3.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___________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 。(姜夔 《扬州慢 》)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文化:不能逃避之担当

①在汉语里,“文化”这个词最早大概是“以文化之”的意思,和“武化”相对。用文明去感化别的部族,和用武力去攻打别的部族,是建立威望的两种不同方式。也就是说,“文化”最早是用来探讨怎么和自己以外的他者相处的,是一个用于区分的概念,而不是想象中那样用于包容的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析】
当一个罐子没有和杯子、碗等不同容器摆在一起的时候,它叫什么其实并无所谓。

②回想起来,我其实相当怀疑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先祖并没有什么文化的概念。他们读经、治学、吟诗作对、饮酒、喝茶、过他们的小日子——但是他们没觉得自己干的这些事是在生产文化。一直到英国使节来到乾隆的大殿上,不肯下跪,才多多少少让满清的官员们觉得这些化外之民跟咱们不是一个东西。1840年之后,那些闲来遛鸟听戏的中国传统读书人被打到家门口的坚船利炮一下子弄懵了,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些个玩意儿,才知道自己跟人家是不一样的。“文化”这才一下子成为整个民族的关键词,一会儿说要中体西用,一会儿说要全盘西化,五四以来的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七嘴八舌,总之是焦虑,没有了1840年之前的神定气闲。

③这样尴尬的局面倒并非只有我们在面对。地理大发现之前,各种不同的文化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相对独立发展,就好像临湖的少年那喀索斯,只看到自己,就越看越顺眼。而一旦殖民运动把全球联结为一个整体,那喀索斯抬起眼一看:哟!林子里还这么多人哪!他就不得不以别人为参照,重新审视自我。因此文化的问题,其实是文化间的问题,是思考在多元的文明生态中如何自处的问题。

④历史的强力就在于后世将永远不能不面对已然发生的变故,那喀索斯们一旦相遇就永难分离,他们将拥抱、争斗、亲吻、残杀、亲如兄弟或互为仇雠。无法再渴望1840年之前的单纯生活,自那以后的每一代青年,若要求得在历史当中的自立,就必须思考文化的问题,必须在他人与自我之间作出选择或求得平衡。而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不是分裂和疏远了各种文化样态,反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和混乱。紧接着到来的全球化时代更使得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处变成一个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即以语言的变迁观照现实世界:“文化”这一词汇的含义在几十年来变得越来越驳杂,与它相关的词组不再仅仅是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之类;还有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酒吧文化、青年亚文化,甚至浴室文化、厕所文化,等等等等。后现代光怪陆离的文化现场,要求我们这一代青年更加复杂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它呼唤激情,同时也呼唤理性。这样的历史使命,让人几乎难以承受却无处推脱。

⑤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或许迷茫,或许不知所措,或许感到空虚乏力,正如在发现了林子里其他的身影之后,那喀索斯的那种痛苦。但是既然树林已经向我们敞开,我们就必须一步步向林中走去。否则只会在对自己身影的迷恋中一头栽入湖中。对于文化这样宏大的概念,我们即使从未懂得,也必须保持思索。惟有思索,才能担当。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化”这个概念最初是用非武力的方式去感化别的部族,建立自己部族威望的一种方式。

B.在清朝之前,我们的先祖读经、治学、吟诗作对等,他们并没有从事生产文化的行为。

C.英国使节来到乾隆的大殿上不肯下跪这件事点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

D.鸦片战争以后,“文化”成了中国社会的焦点话题,引起了知识分子的思考与关注。

E.全球化时代让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处变得越来越复杂,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化。

F.既然世界已向我们敞开胸怀,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这个开放的世界,而不是逃避它。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文化是多元的”的是(   )   (3分)

A.中国人见了皇帝要下跪,英国使节来到乾隆的大殿上却不肯下跪。

B.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使各种文化样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和混乱。

C.“文化”这一词汇的含义在几十年来变得越来越驳杂,越来越多样。

D.临湖的少年那喀索斯,只看到自己,就越看越顺眼。

3.怎样理解“文化的问题,其实是文化间的问题”?(4分)

4.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4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神木

李磊

①那棵树长得并不特别,在树当中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段都算是很平庸的那一种。它生长在一座破败的祠堂背后,过了近百年也没有伸出头来。一位寄住在村子里的东北人爬上祠堂,去打探那棵树的“尊容”。那人从房顶上下来后,给我们描述那树的样子:那是一棵驼背的树,树干只有碗口粗,离地不足两米便枝蔓丛生,而且所有枝丫都蛇一样在半空中爬行。

②那是像灌木一样生长的树,当然是一棵废树。它的所有枝丫不分主次,都平等地拥有生长的权利。可是每根枝条的愿望都得到充分表达后,树便没了树的样子而变得有些匪夷所思。一棵树在没有任何乔木压迫,也没有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只要从墙后伸出头来便可以过上阳光丰足、雨水充沛的日子,而它却始终缩头缩脑,对头顶的风花雪月视而不见。

③我们关注那树的那几年里,它一直保持原状,没有长壮更没有长高,仿佛独立于世界之外。它年复一年地枯荣,只是维持生命存在的状态,所以对于它,我觉得不能用生长这个词来形容。它的存在,只能说明它还活着;与其他树相比,它要卑微很多。当它身边那些高大的乔木纷纷被委以重任,成为房屋的栋梁时,它一直安安稳稳地生长在那里,一副昏昏沉沉、与世无争的样子。这样的日子谁都不知道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还要持续多少年。就当这棵树的索然无味的生活将永无止境地持续下去的时候,突然而来的一场风暴,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④祠堂倒了,那棵树获得了自由,我们也看清了那棵树,它的根部已有坛口粗,根部以上便扭曲如一棵古虬的老藤。在这块水土丰盈的平原上,坛口粗的树木早该高耸入云了。我想如果那树不是生在高土墙的背后,而是生长在人的身边,如果人可以轻易地接近它,随随便便地修剪几斧子,它还会是现在这扭曲狰狞的样子吗?也许在它的身上会发生奇迹。

⑤可是,如果奇迹真的发生了,它还是它自己吗?事实上,这些年里生活在它身边的一些乔木已经离开了它们的位置,走到我们的生活中。随随便便推开一家的房门,就可以见到那些树木的身影:一年生的荆条做成了棉弓,两年生的杏树做成了秤杆,三年生的刺槐做成了锄柄,四年生的桑树刚好可以做扁担,而一些具有某种特质的树木未及成年便被委以重任。保持平庸与低调,以换取长久的安宁,也许就是这棵树的生存智慧吧。

⑥在重建祠堂时,村里人决定将那棵百无一用的废树伐掉。锯条在进入那棵树的核心时猝然迸断,换上新的锯条还是如此。有人说,里面难道藏着石头或者钢铁?树倒下之后,人们在它的核心区看到的是一种肉红色木质,细致缜密的年轮紧紧地缩在一起,像凝固在岩石里的纹理。可以想象那些年它生长得多么艰难。

⑦树倒了可根还活着。有人毛遂自荐去挖根,可挖开泥土就傻了眼,因为他面对的不是一棵树的根,而是一棵树埋藏在地下的王国。那根不是普通乔木的须状根,而是球状根,那根像红薯一样把阳光的能量与泥土的养料都悄然储存在泥土下面。那树的根系异常浩荡,体积几乎与树冠等同,连青砖的墙基都被搂抱怀中。谁能想到看上去那么卑微的一棵树,会有这么浩荡的根呢?

⑧有人觉得这棵树活得太委屈:这样的一辈子活得值不值?其实,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想法,都会选择自己认定的活法,有的树喜欢以十分招摇的姿态生活在泥土之上,而有的树则恨不得将自己的头颅也深深地埋进土里。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选自《散文》2009年第8期,有删改)

1.请概括文中所描述的这棵树的特点。(4分)

2.从全文看,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分)

3.结合文章,联系实际,你认为这棵树“这样的一辈子活得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6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50字(6分)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乐刘会终于获救当躺在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论据:(50字以内)(3分)

 

 

 

 

 

 

 

 

 

 

 

 

 

 

 

 

 

 

 

 

 

 

 

 

 

 

 

 

 

 

 

 

 

 

 

 

 

 

 

 

 

 

 

 

 

 

 

 

 

50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从下列历史人物中任选一组,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第一组:孔子与庄子  第二组:项羽和刘邦  第三组:李白和杜甫

要求:对所选中的一组人物比较,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字数在50-70字之间。(6分)

 

 

 

 

 

 

 

 

 

 

 

 

 

 

 

 

 

 

 

 

 

 

 

 

 

 

 

 

 

 

 

 

 

 

 

 

 

 

 

 

 

 

 

 

 

 

 

 

 

50

 

 

 

 

 

 

 

 

 

 

 

 

 

 

 

 

 

 

 

70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风景线。自然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