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学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花 (diàn)     凝(dì)      衰(bìn)       骑能(shǔ)者

B.玉 (tán)      跃(qián)    初(jì)     (qiǎo)然无声

C.(shàn)溪   涟(yī)    (jì)麦     千金(sàn)尽   

D.戏(xuè)      (rù)暑       (sǎn)弹      (zì)意妄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污诟  剽掠   溃围   切中肯綮

B.溯流  窥视   云霄   豆寇年华

C.戎马  抉择   披糜   残碑断碣

D.委婉  皓腕   层巅   锱铢必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

C.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之梦吴越(因为)  游人合江南老(只应)

B.进酒,杯莫停(请)    鸟雀呼晴,晓窥檐语(渐近)

C.籍不愧于心乎(难道)  善哉!技至于此(大概)

D.造化之尤物(确实)    后人哀之而不之(察看,审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A.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B.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C.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戍卒叫,函谷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部优秀图书作品的诞生,从不会一蹴而就,因而当如“文火炖菜”,将学识慢慢滋养到书中每一个句子和每一幅图片中,历经长久才能炼就而成。

B.正如专家分析认为,出于自身业务的发展考虑,环评机构只需对建设项目的业主负责,而一些环评机构已经成为业主单位的“雇佣军”。

C.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D.近年来,从思想解放,到寻路赶超,到奋力追赶,活力四射的嘉兴,在各项数据排名中,经常抢到全省冠军,让许多人耳目一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强调,要深刻吸取教训,认真整改隐患,从维护国家大局和保障民生的高度,进一步抓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

B.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不要过分奢求你没有的东西,而不知享受已有的东西,须知你现有的东西一度也曾是你向往的东西。

C.针对汽车行业“销售、维修、保险、服务”等四方面的消费调查中了解到,在相同价位和配置的情况下,自主品牌颇受人们的青睐。

D.作为最高指挥官的航母舰长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不但要对航海、驾机、操舰等样样精通,还要有丰富的国际战略、外交策略等经验。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把序号填入题中横线处。

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应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①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

②因此,我们在朗读时应充分尊重古诗音韵的搭配规律,读出字音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③韵字开口越大者,一般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

④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情选词,按词定韵。

⑤开口度小、音阻大者,则易与凄婉之情吻合。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2)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3)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4)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5)父亲十六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十六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6)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7)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8)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9)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10)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11)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12)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13)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14)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15)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16)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1.简析文中第11段“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

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分)

                                                                             

2.作者从一场戏说起,阐述“文化为什么重要”,请分条概括作者所阐释的理由。(3分)

                                                                              

3.赏析第16段中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3分)

                                                                             

4.龙应台在她的文章《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谈到了文学的一种“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你通过《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一文能看见哪些感动?(4分)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技:手艺,技能   ②镘(mà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之                                       业:职业

B于市之主人                                    舍:寄居

C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强:勉力

D余为之传而自焉                           鉴:照(镜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待人力后完也            蟹六跪二螯

B有一至者焉,又往过        安能以身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用力者使人                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D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如土石何

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泥瓦匠王承福认为用力者使于人,自己不做官而做低贱辛苦的泥瓦匠是应该的。

B泥瓦匠王承福认为那些富贵人家富不过二代三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C 泥瓦匠王承福认为一个人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一件事,劳心又劳力是圣人也做不到的。

D韩愈认为王承福虽然做到了独善其身,但一毛不拔,不利天下。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然 吾 有 讥 焉 谓 其 自 为 也 过 多 其 为 人 也 过 少 其 学 杨 朱 之 道 者邪 杨 之 道 不 肯 拔 我 一 毛 而 利 天 下。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2分)

                                                                                

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3分)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小题。(7分)

论诗绝句三十首(选二)   金·元好问

第十二首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①。

第十五首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②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③。

郑笺:东汉郑玄《郑氏笺注》,此处泛指对古籍的笺注。

饭山:出自《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鲁连:指鲁仲连。战国齐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后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1.请根据诗意推断,第十二首评论的诗人是         ,第十五首评论的诗人是         。(2分)

2.这两首诗运用多种手法表达了元好问对两位诗人的评价,请你结合诗句分别谈谈。(5分)

                                                                             

                                                                             

 

六、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2.映阶碧草自春色,                    

3.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5.                     ,但愿长醉不复醒。

6.                     ,水面清圆,                    

7.                     ,石破天惊逗秋雨。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

                  阿信

      车子经过

      低头吃草的羊们

      一起回头——

      那仍在吃草的一只,就显得

      异常孤独

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