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色(jué)   子(xiē)   本(fèn)    参(chī)

B.防(dī)    候(sì)    惊(è)      气(chuǎn)

C.脚(liào)  战(lì)    觎(jì)     暮(ǎi)

D.国(cuì)   予(gěi)   自(xǔ)     脑(su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料诮     赋予      谐奏曲      羽扇纶巾

B.萧瑟     安祥      核辐射      舞塮歌台

C.慰藉     瑕疵      练习簿      燥动不安

D.陷阱     憔悴      挡箭牌      残羹冷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但有人往往为了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________成语和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②美国校园枪杀案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愤怒情绪迅速扩散到全国,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都表态________调查此案。

③“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________,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

A.篡改  敦促  栩栩如生       B.窜改 敦促 惟妙惟肖

C.篡改 催促  栩栩如生       D.窜改 催促 惟妙惟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2012年12月18日,兴国高中举行了第三届“班主任节”庆祝活动,多个学校的领导参与并致辞祝贺。

B.湖北省卫生厅发言人称前不久黄石发生霍乱疫情的主要原因是由患者不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造成的。

C.自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且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合作、探究”的自主式学习。

D.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汤显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B.《哈姆莱特》中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出现改变了哈姆莱特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哈姆莱特,剧作伊始就以他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剧的悲剧氛围。

C.鲁侍萍热烈地奉献于爱情,却惨遭遗弃,尽心经营家庭,却饱受凌辱;作为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她全心全意地指望儿女们能有一个幸福的将来,却被一场势不可挡的“大雷雨”摧毁了一切。

D.柳永,字耆卿,北宋专业词人。其人精通音律,擅长铺陈点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出自他的《望海潮》。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

江南style为什么这样红

所有人都想知道,一个挺着肚腩的男人,重复着几句莫名其妙的歌词,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以此制成的音乐视频为什么会在2012年红遍全球。根据最新统计,这段名为《江南style》的视频成为全世界观看人数最多的YouTube视频。其观看次数达到了82200万次,超过贾斯汀·比伯的《宝贝》。

社会学家分析说,这首“神曲”充满了对韩国首尔上流社区江南的讽刺。在韩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总统选举中的议题。心理学家则认为,演唱者朴栽相的形象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在这里亚洲男人要么是功夫武士,要么是引用孔子语录的先知,要么是高中里的怪才。”

相比之下,科学家另有一番解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市场学教授詹姆斯·凯拉瑞斯指出,《江南style》之所以风靡世界,与一种名叫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并不是一种虫子,也跟耳朵没有太大关系。凯拉瑞斯打比方说,它是一种认知瘙痒。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就像皮肤上的瘙痒,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

这一现象和19世纪德国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有关。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存储。有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譬如看多了由《最炫民族风》伴奏的各种视频,下次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你是我天边最

《江南style》更是如此。有人评价说:“身形偏胖的朴载相,不断重复着扬鞭套马、策马狂奔的动作。配上音乐节奏,让人莫名就有了跟着一起舞蹈的冲动。”

人们很早就发现,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片段更容易绕梁三日。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76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中,主人公只是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段有着华尔兹旋律的顺口溜就因此着魔。在镇上晃荡的时候,他的脚跟着顺口溜机械地踏着节拍。有人对《江南style》进行研究发现。它有5个音节每3.6秒就会重复4次,在整首歌中重复了100次以上。

“关于耳朵虫最有趣的是它揭示了我们脑袋中有一部分很明显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一个叫做“神经黑客”的栏目如此介绍这一奇特的现象。

根据凯拉瑞丝的说法,所有无法忘却的神曲,都是一种“不自主音乐想象”。这些想象不仅来得毫无防备,走得也莫名其妙。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被顺口溜折磨得快要疯了的主人公,恰好遇到了一个神父。把顺口溜复述给了神父后,他终于得到了解脱,“舌头获得了自由,再次吐出了欢快的言语”。可惜,神父却“中招了”。

当然,耳朵虫并不尽是烦恼。上世纪80年代,芝加哥一家主营停车场业务的公司,就以此开发出一套“主题音乐楼层提醒系统”。在不同的楼层播放不同的流行音乐,若是有人停车以后忘记自己停在那一层了,只需想想当时听到的是哪首歌曲,然后在电梯里按下对应的按钮就可以了。

有了耳朵虫的帮助,各大神曲可谓所向披靡。“它总在脑海里弹出来,就像是网页上弹出的广告一样,让我感到有点排斥。”一个年轻人如此形容给他带来很大困扰的《最炫民族风》。为了驱赶脑海中的“弹出广告”,他听了各种古典音乐,“总以为,古典音乐是经典中的经典,可听了似乎也不太管用,脑子里还是‘最美的云彩’”。

或许,真的应该听从马克·吐温100多年前的建议。在那篇题为《蛊惑的旋律》的小说结尾,他严肃地指出:“各位读者,如果你碰到类似无情的旋律,理当避而远之,避而远之,视之瘟疫!”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江南style》在2012年风靡全球”原因的一项是(   )

A.《江南style》充满了对韩国首尔上流社区江南的讽刺,在韩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江南style》的演唱者朴载相挺着肚腩、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的形象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

C.《江南style》的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人们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

D.《江南style》是一种“不自主音乐想象”,不仅来得毫无防备,而且走得也莫名其妙。

2.下列对“耳朵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耳朵虫并不是一种虫子,也跟耳朵没有太大关系,它其实是一种类似皮肤瘙痒的大脑神经运动。

B.耳朵虫就是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是由艾宾浩斯在19世纪提出的。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存储,某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

C.耳朵虫揭示了我们脑袋中有一部分很明显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一些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音乐片段更容易激发耳朵虫的功能。

D.尽管耳朵虫可以帮助各大神曲像网页上弹出的广告一样,在脑海里弹出来,让有些人感到有点排斥;但人们也可以合理利用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style》的歌词莫名其妙,节奏简单重复,演唱者挺着肚腩,动作滑稽,但却迅速风靡全球,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忧虑,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B.对《江南style》现象,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的自己的见解,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C.《江南style》对人们的影响,并非个例。在中国有人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最炫民族风》;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主人公只是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段有着华尔兹旋律的顺口溜就因此着魔。

D.要想避免类似《江南style》的“神曲”带来的困扰,可以听从马克·吐温100多年前的建议,避而远之,视之瘟疫。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赵彦,肤施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行人,屡迁山西左布政使。光宗嗣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辽阳既失,彦请增兵戍诸岛,特设大将登州。登、莱设镇,自此始。

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东故不置重兵。彦任都司杨国栋、廖栋,而檄所部练民兵,增诸要地守卒。请留京操班军及广东援辽军,以备征调。荐起故大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七月,彦视师兖州。甫出城,遇贼万余,彦缒入城。肇基急迎战,而令国栋及栋夹击,大败之横河。国栋又大破贼沙河,乃筑长围以攻邹。抗守三月,食尽,贼党尽出降。

彦已加兵部待郎,论功,进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再加太子太保,荫子锦衣卫世佥事,赍银币加等。三年八月召代董汉儒为兵部尚书,极陈边将克饷、役军、虚伍、占马诸弊,因条列综核事宜。上称善,立下诸边举行。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罪,彦亦抗疏劾之,自是为忠贤所恶。

彦有筹略,晓畅兵事。然征妖贼时,诸将多杀良民冒功,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给事御史交劾之。彦三疏乞罢。魏忠贤挟前憾,令乘传归,子削籍。寻追叙兵部时边功,即家进太子太傅。未几卒。                                                             节选自《明史·赵彦传》

1.下面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所部练民兵                          檄:命令

B、荐故大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      起:起用

C、子锦衣卫世佥事                        荫:庇佑

D、子削                                  籍:户口

2.下面划线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备征调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B、筑长围以攻邹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条列综核事宜                   宾客到蔺相如门谢罪

D、自是忠贤所恶                   约婚姻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明以前,像登州、莱州这样的边境是没有设置兵力防备的。赵彦巡抚山东时,开创了这一历史性时代。

B、明朝国泰民安时,山东是没有兵力部署的。赵彦起用了自己的故友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

C、在论功行赏时,赵彦不仅因功勋卓著一再加官晋职,还庇佑自己的儿子得到了世袭锦衣卫佥事一职的美差。

D、足智多谋且通晓军事的赵彦,但还是因为当年手下人冒功和自己儿子过于招摇,被大臣们弹劾,不得不乞求罢官归田,最终在家里被进职为太子太傅。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东故不置重兵。(3分)

答:                                                             

2.七月,彦视师兖州。甫出城,遇贼万余,彦缒入城。(3分)

答:                                                            

3.然征妖贼时,诸将多杀良民冒功,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4分)

答: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1.这首诗中的“青”字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说“青”字的妙处。(4分)

                                                                                    

2.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默写填空。(从下面8句中任选5句作答)(5分,每空1分)

1.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7.为人性僻耽佳句,                     。 (杜甫《绝句》)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论语》)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共19 分)

奇   遇

莫  言

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

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土路因为近年来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心还有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

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县城离高密东北乡有40多里路呢。除了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起来。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继续往前走吧。一边走一边骂自己:你是解放军军官吗?你是共产党员吗?你是马列主义教员吗?你是,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有鬼吗?有邪吗?没有!有野兽吗?没有!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嘎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

我后来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湿了。

我高声唱起歌来:“向前向前向前——杀——”

自然是一路无事。临近村头时,天已黎明,红日将出未出时,东边天上一片红晕,村里的雄鸡喔喔地叫着,一派安宁景象。回头望来路,庄稼是庄稼道路是道路,想起这一路的惊惧,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

正欲进村,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定睛一看,是我的邻居赵三大爷。他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

我忙问:“三大爷,起这么早!”

他说:“早起进城,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我跟他说了几句家常话,递给他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

点着了烟,他说:“老三,我还欠你爹五元钱,我的钱不能用,你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他吧,就算我还了他钱。”

我说:“三大爷,何必呢?”

他说:“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着你呢!”

我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匆匆跟他道别,便急忙进了村。

回家后,爹娘盯着我问长问短,说我不该一人走夜路,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了不得。我打着哈哈说:“我一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来见我!”

母亲说:“小孩子家嘴不要狂!”

父亲抽烟时,我从兜里摸出那玛瑙烟袋嘴,说:“爹,刚才在村口我碰到赵三大爷,他说欠你五元钱,让我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你抵债。”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

我说:“赵家三大爷呀!”

父亲说:“你看花了眼了吧?”

我说:“绝对没有,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还敬他一支烟,还有这个烟袋嘴呢!”

我把烟袋嘴递给父亲,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通过秋夜“我”一个人穿行在庄稼地里的趣味性的描绘,处处彰显出一种文学的品味、速写和张力。

B.“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一句独立成段,是想着重交代“我”当时无惧无畏的心理,所谓“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C.赵三大爷死了也要还债这一情节,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位长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D.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前面路上没碰到鬼,进村的时候反而碰到赵三大爷,“奇遇”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原来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

E.小说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和现代社会融为一体,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2.分析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3.分析小说第五段写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答:                                                         

4.“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这一结局在前文均有暗示,结合文本内容,请试作分析。(7分)

答: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请仿照示例,将下面对作品中人物理解的话补写完整。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每小题补写的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刘兰芝遣归前与婆婆的告别,既是她对婆婆专横霸道、无理指责的坚决反抗,也是她对自由独立人格尊严的自我捍卫。

1.窦娥的三桩誓愿,既是                       ,也是                            

2.祥林嫂额角的伤疤,既是                     ,也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阳新电视台要招聘业余记者和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你打算应聘,请你分别从“记者”和“播音员”的要求上介绍自己的优势。(每句不超过30个字) (4分)

1.应聘记者:                                               

2.应聘播音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为这幅漫画拟一则标题。 (不能拟为“无题”,字数不超过6个字) (2分)

答:                                             

2.简要说明漫画寓意。(2分)

答: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作文(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社会上涌现出了很多的“最美”,从“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道德力量,以及对于民众的震撼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最美”已成为社会上一道最温馨与和谐的靓丽风景。虽然,很多“最美英雄”都付出了沉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然而,在他们高尚的道德感召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自觉加入“最美”行列。有评论说,“‘最美’绝非迸发于瞬间,而是孕育日久,犹如那蓦然盛开的鲜花,早已有阳光雨露滋养,含苞待放多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