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书法艺术博采众美 与其它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璀璨的书法艺术来自人类对于美的不懈追求。我们的祖先以汉字的形式美为基础,结合他们对于自然美、生活美的感悟,创造了具有无限魅力的书法艺术。换句话说:汉字的天生丽质与书法家的艺术气质,共同构筑了辉煌的书法艺术。 那么,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易经》里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也就是说:上古时代,人们是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帮助记忆的。相传是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这种过于简单的原始记事方式显然不能够满足需要,于是,“书契”,也就是文字,应运而生了。 关于汉字的创造者,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一个是“伏羲造字”,一个是“仓颉造字”。伏羲氏,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史记》与《韩诗外传》等史籍中都说:研制出八卦的伏羲,也是文字的创制人。仓颉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黄帝时代的一个史官。《述异记》与《淳化阁帖》等史籍中记载:仓颉与另一个名叫沮诵的史官一起。“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三字经》、《百家姓》还没有问世的时候,儿童的启蒙读物是秦代李斯等人写的《仓颉篇》,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四字一句,两句一韵,很便于诵读。因此,“仓颉造字”之说比“伏羲造字”之说更为流行。实际上,如同“轩辕氏造车”、“有巢氏造屋”、“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这些说法一样,汉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时创造出来的,而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仓颉不过是对前人的创造做了一些总结和提高。当然,他的总结和提高是有极其重要意义的贡献,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创造文字是为了使用,并不是一种艺术活动。但是,我们的祖先具有很强的审美观和高超的艺术才能。从“仰韶文化”(即“彩陶文化”)遗址与“龙山文化”(即“黑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古人在陶器上面绘制的图画是很美的,图案、花纹十分精致,飞翔的鸟、击水的鱼、奔跑的鹿更是栩栩如生。“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都属于新石器时期,正是汉字产生的时代。具有非凡智慧的中国古人,不仅在制造器皿时充分运用了他们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才能,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也是非常讲究审美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汉字的美,来自古人对于自然万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汉代的文字学家许慎说:仓颉是“依类象形”而创造文字的。“类”,这里指自然万物。许慎的意思是:仓颉依照自然万物的形象创制了文字。唐代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的就更具体了:仓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我国古人为了观测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运行情况,选取了28组星星作为观测的标志,称之为“二十八宿”;“奎星”,就是二十八宿之一。张怀瓘的意思是:“仓颉上观日月星辰的运行,下看龟背的花纹和飞鸟的姿态,广泛的采集各种事物的美,把它们综合起来而创造了文字。”因此,汉字是“博采众美”的结晶,每一个汉字都是审美的产物。 同样,书法艺术也是“博采众美”的结晶,是审美的产物,人之初,“古文”与“籀文”虽然只是记事符号,但是,当我们的祖先在龟甲、兽骨与石头上面刻写文字的时候,在陶器、青铜器上面铸刻文字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的运用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才能,使文字的书写从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艺术性。随着文字的书写越来越讲究,终于成为一项专门的艺术。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汉字的创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绳记事是极为简单的原始记事方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和需要;创制文字以替代结绳记事,在人类文明史上意义深远。 B.“伏羲造字”、“仓颉造字”都是关于汉字起源比较流行的说法,伏羲、仓颉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汉字其实是由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C.汉字的创制,不是出于审美的需要,而是出于实用目的。但汉字的创制者在创制汉字时却又十分讲究审美,故而汉字本身就有先天的形式美。 D.汉字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中国古人已经具有很强的审美观点和高超的艺术才能,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他们依类象形,博采众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法艺术的美,是书法家在汉字本身形式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自然、生活的独特审美感悟和艺术才能创造出来的。 B.在汉字的发明史上,仓颉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依类象形”,赋予汉字以真正意义的形式美。 C.汉字能够演变成为一门书法艺术,主要是得益于它的“博采众美”。无论是创制者,还是书写者,都自觉地将自己对自然美、生活美的审美感悟融汇其中。 D.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伴随着汉字的发展和演化,书法艺术逐渐系统化、完善化,最终成为中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仓颉造字”之说比“伏羲造字”之说更加流行,主要是因为众多儿童启蒙读物用便于诵读的文字讲述了仓颉造字的故事。 B.我们的祖先有着很强的审美观念和高超的艺术才能,在陶器上面绘制了很多精美的图画、花纹以及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C.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来自于人类对于美的不懈追求,汉字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就是源于创造者的审美感悟。 D.严格来说,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并不是文字,而是一些用于记事的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也是“博采众美”的产物。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改东京市令。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曰:“自有定分,何遽尔。”随例补尚书省令史,擢秘书郎、大理司直。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遂授大节。俄以杖杀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未几,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入为太府丞、工部员外郎。卢沟水啮安次,承诏护视堤城。擢修内司使,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进工部郎中。时阜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郎麻珪莅其事。积铜皆窳①恶,或欲征民先所给直,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就改户部郎中,定襄退吏诬县民匿铜者十八村,大节廉得其实,抵吏罪,民斫石颂之。召授工部侍郎,改户部。世宗东巡,徙太府监,谕之曰:“侍郎与太府监品同,以从行支应籍卿办耳。” 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大节以他路田赋质之,遂命减焉。乞致仕,不许,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近郭有男子被杀者,闻其妻哭声不哀,召而审之,果为奸夫所杀,人以为神。西山有晋叔虞祠,旧以施钱输公使库,大节还其庙以给营缮。选授河东路提刑使,未赴,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阅岁,移知广宁府,复请老,授震武军节度使。部有银冶,有司以为争盗由此生,付河东、西京提刑司与州同议,皆以官榷为便,大节曰:“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且贫而无业者,虽严刑能禁其窃取乎?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上从其议。复乞致仕,许之,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承安五年卒,年八十。 (选自《金史》,有删改) 【注】①窳(yǔ):粗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有定分,何遽尔 遽:奔赴 B.卢沟水啮安次 啮:侵蚀 C.大节廉得其实 廉:查访 D.旧以施钱输公使库 施:施舍来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表明张大节受到皇帝“爱重”的一组是( ) ①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 ②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 ③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 ④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 ⑤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⑥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大节因用杖刑打死土豪而被弹劾,被削减一个等级的官阶并解除职务,但没过多久,又授予他同知洺州防御使事的职务。 B.世宗东巡时,调任张大节为太府监,对他说:“侍郎和太府监等级相同,只是因为随行人员的供给与应付要靠你办理罢了。” C.章宗即位之后,张大节上奏说河东路赋税重,应当减收,有人反对,大节根据其他路的田赋标准据理力争,皇上下命令将他降职。 D.太原府州城附近有个男子被杀,凶手是与死者的妻子通奸的奸夫。张大节听到死者的妻子哭声并不哀痛,便将她召来审问,由此找出了凶手,百姓都认为张大节断案神奇。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前两句为上文划线句,后两句为课内句)(20分,每题5分) (1)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 (2)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 史肃 丰年不救两河饥,腊尽才看小雪飞。 谩说①春来膏泽好,其如垄上麦苗稀。 空花只解惊愁眼,湿絮宁堪补败衣。 颇笑西台瘖御史②,日斜骑马踏泥归。 【注】①谩说:休说。②西台:御史台。瘖:哑,此处有沉默不能语之意。 1.颈联的描写对象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含义?(4分)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
4. 难度:中等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眄庭柯以怡颜。 2.怀良辰以孤往,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3.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 4.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6.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8.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清兵卫与葫芦 [日本]志贺直哉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一件东西,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清兵卫居住的小镇,是个商业码头,虽然算个市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了。所以卖葫芦的店铺纵使多,像清兵卫这样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看过了。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 “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一位客人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是呀,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向他那边看了一眼。 “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客人说。 “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清兵卫的父亲与客人就谈到了葫芦。 “今年春天开评品会时,有人拿出了马琴的葫芦来做参考品,那才是出色的呢。”清兵卫的父亲说了。 “是一个很大的葫芦吧。” “又大又长。”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插嘴说。 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 “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 清兵卫沉默了。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 “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他喘着气: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 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楼适夷 译) 1.请用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清兵卫的父亲和教员这两位人物的形象特点。(4分) 2.小说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清兵卫对葫芦的热衷?请简要分析。(5分) 3.葫芦被教员没收后又被校役、古董店老板倒卖,为什么要安排这一段情节?(4分) 4.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5分)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剽悍(piāo) 阆苑(làng) 皇天厚土 一傅众咻 B.憎恶(zèng) 山坳(ào) 纵横捭阖 力能杠鼎 C.靓丽(liàng) 凤冠霞帔(pēi) 得鱼忘荃 良莠不齐 D.怂恿(sǒng) 混水摸鱼(hún) 连袂演出 涸辙之鲋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人艰不拆”、“喜大普奔”、“高大上”、“伙呆”……这些光怪陆离的网络词语背后隐含着年轻网民冲破“规范”的强烈意愿。 B.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彰显了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C.伴随着李某某强奸案的进展,各种“官方说法”、“小道消息”甚嚣尘上。前天,海淀法院召开庭前会议后,就已有媒体报出“法院已经落实调查李某某强奸案中案”的消息。 D.北京时间10月2日晚,在亚冠联赛半决赛第二回合比赛中,广州恒大队经过90分钟回肠荡气的激战,以4-0的比分横扫日本柏太阳神队,率先杀进本年度亚冠决赛。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违规出版内容违法的图书《不倒过来念的是猪》的中国画报出版社、违规出版内容违法的图书《我们YY吧》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依法作了行政处罚。 B.由于甘肃省标准化考点全部投入使用,使甘肃省高考作弊率大幅下降。标准化考点包括网上巡查监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等几个方面。 C.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有网友质疑:“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呢?” D. 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为农机管理机构、生产企业、经销商、农机大户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介以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文言文加点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②雄州雾列 ③彼于致福者 ④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⑤屈贾谊于长沙 ⑥襟三江而带五湖 ⑦而后乃今将图南 ⑧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⑨德合一君 ⑩善万物之得时 A.①⑥/ ②⑦⑧/ ③⑤⑨/ ④⑩ B.①⑤/ ②⑦⑧/ ③⑨⑩/ ④⑥ C.①⑥⑦/ ②⑧/ ③⑤/ ④⑨⑩ D.①⑦/ ②⑧/ ③⑤⑨/ ④⑩/⑥
|
10.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_______ ______(将排列好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处)。 “木叶”的形象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 ,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 ,却 ,因此也就 ;而且 ,也显然是 。 ①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 ②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 ③变得太黄了 ④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 ⑤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 ⑥缺少那飘零之意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甘肃电视台的台标,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这一台标的含义。 (注:图中深色部分原为绿色)
|
1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李大钊 要求:①选好一个角度,准确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要鲜明;⑤字数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