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十二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供jǐ    包bì     kuāng架     随声附(hè)

B.qī跷    dī防     qiào首      (chéng)人之危

C.lí难    qiān吝   请tiě      自怨自(yì) 

D.浸zì    破zhàn   舌zhà       不(zhuó)边际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厮打  照相机  额手称庆  原形毕露    

B.蹙缩  必需品  不明就理  变幻无穷

C.瓦楞  金钢钻  以逸待劳  相辅相成 

D.蜷缩  钓鱼竿  分庭抗礼  不悲不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昨天,南昌、九江等地400多位老知青在江西饭店欢聚一堂,共同回忆起了当年让人激情燃烧的蹉跎岁月

B.教授李大潜院士认为,应用数学要真正取得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有比较长的周期,所以校方和企业都要对此有耐心,不要趋利避害

C.安检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突然一个画面定格在工作人员面前:一个包裹里藏有一支枪!机场方面立即将该包裹扣押并报警。  

D.在经历了几次进入国际大赛决赛却功败垂成之后,2012年李晓霞终于在伦敦奥运会上捧起了奥运会冠军奖杯。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___                             。 

①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②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

③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④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

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A.④⑤②③①B.④②⑤①③C.②④⑤③①D.②①④⑤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截至上月底,这个城市市区二手楼成交价最高可达9 000元/平方米,就连有十几年楼龄的无电梯住宅,开价也要至少5 000元/平方米左右。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C.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术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还将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等问题,因此有人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一回子路和夫子出门掉队了,遇上荷蓧丈人,打听老师的行踪却被讥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讥讽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 (《论语》)

B.初秋季节,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年轻女子成立诗社,并各人起了名号。第一次咏白海棠,蘅芜君压倒众人;第二次作菊花诗,潇湘妃子夺魁。(《红楼梦》)

C.在拷问室里,爱斯梅拉达像遇到蜘蛛的苍蝇一样任人宰割,她终于承受不住折磨,对审问的罪行供认不讳。在一篇低劣、无聊、虚伪的拷问报告宣读后,姑娘被判处绞刑,她的小山羊也未能幸免。(《巴黎圣母院》)

D.《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瑞珏和鸣凤。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惠,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的主旨。(《家》)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客家人为了生存的需要,以家族为单位,营建了各种各样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其中主要集中在梅县等地的围龙屋则是最有“客”味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以堂屋“祖祠”为主体,横屋与围屋错落围合,其屋脊与瓦片好似龙脊龙鳞,层层叠叠,宛若盘缠的巨龙俯卧在山坡上,因而有了“围龙”之称。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把自己独有的民俗文化特点融合进这种建筑里,使其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风水观念渗透在各种形式的建筑景观中,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理念的一种体现: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客家人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承,在围龙屋的建造上则更为明显,一般建在依山傍水之丘陵山麓,周围绿水回环,山峦如案,山峰呈笔尖形状,在客家人看来,这是财丁兴旺、文人辈出的最理想屋场。再看看围龙屋的取材,与中国多数传统土木构架基质的建筑文化一样,传统围龙屋属于生土建筑,从周边的环境直接取材,其建筑融入了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中,充分表现出通过建筑营构,达到人文与自然的亲和统一。

与传统文化一样,围龙屋首先讲究对称。建筑以南北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以正堂纵轴线为基点,围龙高于上堂,上堂高于中堂,中堂高于下堂,对称式的庭院房屋结构与屋前池塘和屋后围龙组合成一个太极形整体。其次是讲究配套。围龙屋前无一例外有一口池塘,蓄水养鱼、防火抗旱。正中大屋为正堂,分上、中、下三堂,上堂供奉祖龛神台等物,中堂是族人议事、宴会主要场地,下堂则是婚丧喜庆设席的地方。上下堂两侧的房间叫正房,供父母长子居住。位于最外层的一道或几道半圆形建筑,就是“围龙”。最后,讲究整体的功能性,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生活的缩影,在围龙屋内,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整个外坚固内开敞的结构,既是适应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的结果,也是适应岭南湿热自然环境的产物。

客家围龙屋的整个结构,是扩大了的殿堂式的结构,其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呈现出昔日中原汉族府第风貌及伦理观念,建筑里面的空间序列是严格规整的。围龙屋所代表的圆满、团圆、平均、平等的观念,一直是古代圣贤的乌托邦理想。在这个时期,客家人居住的地区,生产手段原始落后,但意识形态却很超前。

围龙屋对建筑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围龙屋前的池塘不仅实用价值高,而且具有审美意义:当人身处于建筑中时,能够感受的是严格的对称及建筑本身所展现出的严肃;而在建筑之外,同样可以感受到围龙屋以另一种对称的美感呈现在你面前,即建筑和它倒影在水面上的反转对称。

围龙屋的美就在于其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人工融合自然,创造出“虽由人作,犹如天开”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而它的建筑装饰,也以视觉的审美形式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

 (《现代营销>>2011年第6期《客家围龙屋文化的美学解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围龙屋”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客家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往往依山傍水,就地取材,建造出具有昔日中原汉族府第风貌的民居建筑,这就叫客家围龙屋。   

B.围龙屋之所以有“围龙"之称,主要因为是其屋脊与瓦片好似龙脊龙鳞,层层叠叠,从形态上看,宛若盘缠的巨龙俯卧在山坡上。

C.围龙屋不仅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所代表的圆满、团圆、平均、平等的观念更体出古代圣贤的乌托邦理想,如今也具有超前性。

D.围龙屋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表现在其选址与用材上面。

2.下列对“围龙屋”特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围龙屋的建造讲究对称性,一方面体现为建筑本身的东西对称,另一方面体现为建筑和它在前面池塘水面上的倒影对称,都具有审美意义。

B.围龙屋前面有池塘,用于蓄水养鱼、防火抗旱;围龙屋内部的上堂高于中堂,中堂高于下堂,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可见围龙屋不仅讲究配套,而且等级分明。

C.围龙屋讲究整体的功能性,在围龙屋内各种生活设施都很齐全,呈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浓郁的自给自足特点。

D.围龙屋不仅实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且风格上体现出一种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追求,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一项是(    )

A.从围龙屋的建筑格局与风格来看,围龙屋是中原建筑在某种程度上的异地“复制”,同时又是与岭南湿热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B.客家民居建筑的产生,主观上是客家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客观上对原岭南民居是一种丰富,更促进了各民族建筑技术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其所蕴涵的丰富民俗文化,也是当时的客家人留给后代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D.正是因为当时客家人在居住的地区意识形态的超前性,所以才产生诸如圆满、团圆、平均、平等这些古代圣贤才有的乌托邦理想。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夜二鼓,吹角鸣炮,贼闻悉走,获器甲无数。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悉平。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有告其受及僭用玉器等物者,以久劳不。二十九年迁右军都督俭事,佩征南将军印。会何福讨水西蛮,斩其酋居宗必登。明年,西堡、沧浪诸寨蛮乱,成遣指挥陆秉与其子统分道讨平之。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是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挚。燕王解其缚日:“此天尔授我也! ”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 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日:“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赠夏国公,谥武毅。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普定    克:攻下

B.有告其受    赇:贿赂

C.以久劳不    问:询问

D.战真定,被    执:捉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此天授我也                B.诸蛮隶普定悉平

为轮,其曲中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C.土人立生祠祀              D.辅导事非愚臣所及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师道不传也久矣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B.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C.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D.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2分)

 (1)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4分)

 (2)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4分)

 (3)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4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荷上雨(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4分)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2.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诗经·氓》)

3.岁暮阴阳催短景,                           ,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4.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                           。(《论语·子路》)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暗影生异彩

季季

①我跟一群十七岁的女孩子聊天,她们问起我平时有些什么娱乐,当时我几乎愣住了。当我提到我的娱乐包括了“暗中静坐”时,那些十七岁的女孩子差不多都睁大了眼睛:仿佛充满了疑惑和惊骇,同时掺杂着一种想要探索真相的兴味。

②其实,不能心领神会暗中静坐的乐趣,是十七岁女孩们的一种本分。她们的生活本就瑰丽多姿,哪知道生存的背后尚有暗影呢?我也曾经十七岁,曾经活得喧哗多姿,曾经充满了泡沫般华丽飞扬的梦幻,而那些,终于都在生存的这条路上渐次挥发,终而远离了。

③我幼时住在乡村,最能领略先作垃圾再作泥土的过程之艰辛与庄严。乡村的农家,大都有一间作堆肥的房子,他们把所有会腐烂的垃圾都堆在那仅有一扇门可供出入的房子里。过了一段时日,垃圾都已腐烂,他们就装进牛车,运到田里去施肥。到了那个时候,它们的身份和价值有了奇异的变质:它们不再是垃圾,不再是堆肥;它们化为泥土,而且化为沃土,使地上的生命因而活得腰杆更直,收获更好。它们消失了本来的自己,但是它们成为能滋养生命的泥土了。

④在我的生命发酵和腐烂的那段时期,我时常想起垃圾、堆肥、沃土之间的逻辑关系。那段时期,我承受高温和沼气的煎熬几至窒息,但是我深知更多的垃圾可以作更多的堆肥,而更多的堆肥可以造就更广阔深厚的沃土。这种逻辑关系看似十分浅显,然而蜕变的过程却是艰辛无比的:那是一种长久的窒息,是只剩一口气的苟延残喘。然而,我自那无窗的、满是恶臭的房子走了出来,在生命这片土地上寻得一处安身的泥土。我依赖这泥土重新滋长我自己,滋长我的儿女;更重要的是,许多过去被窒息了的欲望,又在这滋长的过程中伸出了敏锐的触角。这些触角时常在我脑海里张牙舞爪,跟我的脑子争辩。它们总是跟我的脑子说为什么我在你的生活里长时扮演抽象的角色?为什么我不能在你生存的那方泥土中扎根成长为一种具体的生命?面对那样的抗辩,我只能说:我赖以生存的这方泥土太小了,或许,也太贫瘠了。这方泥土滋长我自己和我的儿女都还嫌贫瘠,怎么再容得下那许多欲望的触角扎根成长呢?

⑤细究起来,这些欲望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我的生命共存亡的。它们起先也许很小、很少,然而,岁月、情感、天象、知识逐日滋润它们,使它们渐次壮大、日益增多。它们不是蝼蚁,不能一脚就可踩死;它们也不是游鱼,离水即成涸辙。它们是不死的精灵,是固执的恋人:纠缠着你、苦恼着你,却还让你感觉到生命的丰硕和甜美。我于是顿悟了:若连这些欲望都没有,我的生命或将更为庸俗贫乏吧?从这个比较宽容的角度来面对那些挥之不去的欲望,我对它们竟只有心存感激了。天涯觅知音,与君共生死,这偕行的路途是何其庄严啊!

⑥从小我就向往一个比教科书更宽阔渊博的知识的世界,我向往那个静态的世界所呈现的动态世界的相貌。我向往高山大河、波涛壮阔;向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和草原上的牧人;向往神游太空,伸手摘星,翻掌覆雨;向往大博物馆的阴凉、古朴、丰盛;向往原始森林的小径和荆棘。我尤其向往的是许许多多在我内心中澎湃不已的人间角色:小贩、农民、工人、推销员、艺人、精神病患、孤儿……我渴望进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闲话家常,了解他们的爱憎悲喜。我挚爱这些坚忍或者沉默的手足同胞,他们在我内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一个大政治家或大企业家。

⑦我的欲望如许多,而今我却为卑微而繁琐的现实生活所禁锢。我不能出走,不能挥洒自如地去接近那些向往已久的事物,去和我的欲望合而为一。就在这样的困顿无奈中,我终于自寻出路,和我的欲望取得了另一种妥协。白日已尽,俗缘暂失,我在暗中静坐:只见得那许多欲望的精灵都化作实实在在的生命,在我眼前歌咏不止。暗影幢幢,我竟得和它们玲珑相见,灵犀互通了。它们不再仅是脑中的幻影;它们是嶙峋高山,是我航行过的大海,是绿得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是故宫,是荆棘,是一群群劳动者疲乏的脸和枯涩的眼神……我不仅看见,而且我还倾听:草原风声、浪涛击岸、林中猿啸、民歌悠远、牛羊哞哞……这是一片大好风景,一片在暗影中更显得清晰的异彩。只在这时,我才真正地无虞匮乏,充满喜乐;攀登高山,乘风破浪,仿佛都一蹴可就。人生至此,尚复何求呢?而这样壮观的娱乐,又有什么它物可以取而代之呢?

⑧这样的娱乐,或许要被人讥为“只不过又落入梦幻的陷阱罢了”,而我是不在乎这些的。那些欲望,对我来说,也不会是永远的幻影。我不知何时能逐一将它们由幻影化为真实,如今我只知道在每日的暗中静坐里,我能和它们玲珑相见,灵犀互通。而且我相信在这浑噩尘世里,也有许多人俗缘半生,却也能曲径通幽,在暗沉沉的黑影里,瞧见那繁复不尽的人间异彩。

(选自《海内外华人名家名篇选》,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的欲望有哪些?请分点概括。(6分)

2.第③段写乡村垃圾化为泥土的过程,有什么作用?(6分)

3.文中④、⑤两段写自己的欲望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4.有人认为本文无非是咏叹事业、理想的失落,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语言综合运用。

家家户户都有窗,透过窗,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一个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请用文字记录一件窗外发生的有意义(情趣)的事情。

要求:(1)使用设问修辞和烘托手法;(2)对该事件有一、两句精彩点评;(3)200字以上。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 ,几位学生鼓动苏格拉底去集市上逛一逛,他们说:“集市上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门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