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河南周口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微电影”大有可为

娄雪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触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挤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汉;《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办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日,有增删)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对观看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传统电影要低,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

B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片,也可系列成剧。

C最早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等拍摄的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个人的随性表达。

D近两年微电影发展迅猛,影响力日渐增强,催生了许多公益活动,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

2.不能说明微电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项是(   )

A《大雨》融入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

C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多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日固决死,愿为君快战,必三胜之,为君溃围,斩将,旗,令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日:“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会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B骑能者百馀人耳                属:跟上

C为诸君馈围,斩将,旗,        刈:夺取

D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2.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行千里,其谁不知

B平明,汉军觉之                        项王驰,复斩汉一都尉

C汉军皆披靡,斩汉一将                  山东豪俊并起而亡族秦矣

D.今独巨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故不积跬步,以至千里

3.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其中的“能”字换为“敢”字,这句话的意思没有变化。

B本文中,项羽主演的“东城快战”,表现了项羽是自负豪爽、勇猛无敌的人。

C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有人认为“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D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孔平仲:宋代地方官吏,多次遭到贬谪。

②窦:指水潭。③粗了:大致结束;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

1.诗人是如何表现题目中的“禾熟”的?请结合前两句简要赏析。(5分)

2.本诗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6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小题后的方块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冬眼

【美】布利安·约瑟夫

布兰克患了一种绝症,他的主治医生建议他在死亡前进入冬眠状态。“十几年后,能治疗你这种病的药物极有可能会研制出来。”医生健议他与其等死,还不如赌一把。布兰克思考了一天一夜后,接受了医生的建议。

非常幸运,在布兰克冬眠后的第13年,能有效治疗他的病症的药物研制出来了。布兰克原来的主治医生解除了布兰克的冬眠状态,并用新研制出来的药物治愈了他的病。

在医生宣布他可以出院后,布兰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在证券交易所工作的朋友顿德斯打电话。他直奔医院的服务台。“请问,我可以打个电话吗?”他问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

“当然可以了,不过你得付电话费。”工作人员答道。

“没问题。我今天就出院了,到时一起算进我的医药费账单。”说完,布兰克按下了顿德斯的电话号码。

电话通了,布兰克激动万分道:“顿德斯,我是布兰克。感谢上帝,你的号玛没变。”

“布兰克!”电话那边尖叫道,“你活过来了!哦,上帝!”

“是的,顿德斯,我活过来了,并且完全康复了。”布兰克说,“不过,现在我们先不聊这事。你快告诉我,我的那几只股票怎么样了?美孚石油,你先说这只。”

“美孚石油……我看看。嗯……美孚石油现在是2860美元每股。”顿德斯答道。

“什么?2860美元每股,顿德斯,你没骗我吧?”布兰克尖叫道。美孚石油的股票当年是65美元每股,他买了1000股啊!

“没错,2860美元每股。”顿德斯答道。

“那么……那么,通用电气呢?快告诉我!”布兰克激动地问道。

“通用电气现在是3180美元每股。”顿德斯答道。

布兰克的手激动得几乎握不住话筒,因为他当初买了2000股通用电气,每股才25美元。“还有……还有,波音公司呢?”他已经激动得语无伦次了。

“波音公司……3660美元每股。”

布兰克几乎要晕倒。他当初以每股38美元买进了波音公司5000股啊!他放下电话,摸着胸口不停地喘气。这一觉醒来,不但治好了病,还赚了两干多万美元,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先生,你没事吧?”服务台的工作人员问。

“没事,没事。谢谢!哦,对了,我这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布兰克抚摸着胸口问道。

工作人员看了看显示器,说道:“1分46秒,200美元。”

“什么?”布兰克尖叫道,“两分钟不是20美分吗?你们这是抢劫吗?”

工作人员盯着布兰克好一会儿,说道:“你是13年前被冬眠的那位布兰克先生吧。你不知道,现在通货膨胀很严重,本地通话已经不是10美分一分钟,而是100美元。现在的物价是13年前的1000倍。”

布兰克失魂落魄地回到病房。一分钟前,他还为自己恢复了健康和突然成为千万富翁而兴奋无比,但现在……“虽然我的股票赚了两千多万,担我现在恐怕连医药费也支付不起。”他自言自语。

过了一会儿,他的主治医生走了进来。“布兰克先生,有一件事情现在必须跟你讲清楚,是关于医药费的问题。13年前,你给医院预交了100万美元,当初已经签打协议,这是维持你冬眠状态的费用。你醒来后,洽疗的费用我们医院一分钱都还没收。你看,我们也想不到通货膨胀会这么厉害,物价几乎是13年前的1000倍……”说到这里,医生止住了。

“医生,你说吧,一共是多少钱?”布兰克有气无力地问道。

医生尴尬地笑了笑,说道:“一共是8000万美元。你知道,这要搁在13年前,也就8万美元。”

布兰克一言不发。医生赶紧又说:“我向你保证,这8000万美元真的只是你冬眠醒来后的治疗费用。你不知道,其实在你冬眠后的第四年,通货膨胀就爆发了,之后物价就直线上升,一直升到现在这个样子。但我们签了合同,所以,冬眠所花的费用尽管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而上升,但我们没多收一分钱。我可以以一个医生的医德向你保证。说实话,医院根本没赚你的钱,有可能还亏了呢!”

布兰克盯着医生,说:“你能把我再冬眠起来吗?等物价回落到13年前时。再把我救活?”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近于荒诞的手法来叙述故事,小说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情节极富有戏剧性。语言极富表现力。

B当顿德斯在电话中听到了布兰克的声音,忍不住在电话那边发出尖叫,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他对布兰克在冬眠后被救活过来的惊异心理。

C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布兰克股票的收益情况、13年后通货膨胀的情况等情节,都是借助人物对话来推动的。

D文章结尾写布兰克请求医生把他再冬眠起来,是因为他再也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只有等待自己的股票升值足够支付医药费后重新解除冬眠。

E.布兰克这一形象是作者尽力鞭挞的,因为他是个爱钱如命的人,为了钱丝毫不关心家人,醒来后就急着打听股票收益。

2.概括布兰克被解除冬眠状态绝症治愈后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兰克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试联系情节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结尾写布兰克盯着医生说“你能把我再冬眠起来吗?”你觉得这份情节真实可信吗?为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①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于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搏、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②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④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侮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⑤陈寅洛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找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时联被传诵一时。

⑥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⑦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⑧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⑨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并想以此激发学生。

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受到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E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梁启超和曹云样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感恩,是一种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向被视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无论中外,忘恩负义,投桃报李,都是遭人唾骂的恶行恶德。

B对于病理主治医生来说,重要的是要熟悉基本病变,学会分析各种影像并从中得出诊断结论;要有科学的思路而不是只会按图索骥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自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将被撤销的几个部门的门口都成了热门景点,前来拍照留念的人不绝如缕,门口甚至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共建文明道德风尚,以及对于重构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起到十分重要意义的作用。

B美国科学家梅洛希表示,假如该小行星撞击地球,然后在地面上砸出一个直径约64公里、深约518米的大坑,将导致7级地震,引发浪高约21米的海啸。

C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D新的土地法规定,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各级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加以干涉。

D.当年极为畅销的一本书《墨迹》的作者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轨迹写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书也是植物,那么,书的花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一本书能够开成千朵万朵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成了一本书。如果是好书,__________;如果是赖书,__________,但经不住时间的煎熬。

①书却是作者的心事    ②香味会有一些    ③花都是作者的灵魂

④香味便挥之不去      ⑤当然是字        ⑥花开在心事之上

A⑤③①⑥④②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⑥③②④⑤   D⑤⑥①④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里、怎么

B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不知东方之      既:已经

C逐北     亡:逃跑的士兵     斩木为兵,竿为旗     揭:举起

D前太守巨逵臣孝廉   察:观察    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衡:阻塞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    众人:许多人        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   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爪子牙齿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小的时候学习   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人

D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托身、安身        谨拜表以闻     以闻:来听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

①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三年未见的高中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当代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①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