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xiē)子     (càn)头     涔涔(cén)     繁文(rù)节

B.(cuàn)夺    (shā)尾     (kuài)子手    羽扇(ɡuān)巾

C.(sì)候      (qiàn)    (chà)那     (xiè)歌台

D.离(jiàn)    (xuán)虚    (qiǎn)台词    咄咄(duō)逼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    墙橹     肝脑涂地     愁兴阑珊

B.珠玑    仓皇     杳无音信     归根结蒂

C.烦燥    磕头     莫名其妙     前合后偃

D.自诩    称颂     无可质疑     礼尚往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雷雨写了一个十分    的故事,却也讲了一个十分现代的故事,其中甚至    着作者对于现代性的忧虑和怀疑。所以,《雷雨》能够穿越几代人的心灵世界,是丝毫不奇怪的。那些曾经    着周朴园、蘩漪、周萍等人的问题,现代又何尝不使我们感到困惑呢?而鲁大海对社会不公正的抗议,周冲对自由、平等社会的憧憬,又   没有“现实意义”呢?

A.陈旧      包涵      骚扰     怎么

B.古朴      蕴含      搅扰     哪里

C.古老      包含      困扰     何尝

D.过时      涵盖      围绕     怎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话剧通过其舞台性的特点,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都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并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

B.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及蒙克的《呐喊》等名画家喻户晓,不过近日网上出现新版本,画中人头部均换上智能手机通讯常用的表情符号,可谓智能时代的“文艺复兴”。

C.我国自己石油的生产,已经远远不能自给,因此武汉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9大优惠政策亮相,鼓励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

D.分析人士指出,小产权房矛盾累积的主要原因是缘于我国“土地产权的双轨制”,这是中国独特的二元土地制度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寻求解决之道。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哈姆莱特》中恰到好处地穿插了一些喜剧情节,使悲喜互映,强化了悲剧效果。如埋葬奥菲莉娅的那一场,以两个小丑(掘墓人)对话的可笑和轻浮,反衬死者之死的悲哀与沉重。

B.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

C.《谈美》是朱光潜先生的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全书共有15个话题,其中探讨了美感活动“无所为而为”的特点、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问题、美学上的“移情作用”、美感与快感的区别等等。

D.帕斯卡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他16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晚年隐居修道院,写下《思想录》等经典著作。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被消费的莎士比亚

1899年,第一部莎士比亚作品已经出现,那是一部只有90秒的默片《约翰王》,此后一百多年的电影史就上演了一百多年莎士比亚的作品,据统计全世界的电影业把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全部进行了改编,总共拍摄了600多部电影。

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更是掀起一场改编莎士比亚的热潮,拍摄了许多解构、戏仿甚至是反讽的现代版莎士比亚电影,以现代人的视角去演绎莎士比亚原著的精神。诸如阿尔·帕西诺1996年拍摄的《寻找理查三世》就用半戏剧半纪录的手法,夹叙夹议的拍摄了帕西诺和美国演员排学莎翁剧本《理查三世》的整个过程。而根据同一个戏剧改编的电影《理查三世》则将时间背景由原著中1483-1485年转换到1930年,以此暗喻第二次世界大战。由莱昂纳多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运用了戏仿、拼贴等实验手法,通过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探讨当代人生活的实质。莎士比亚的电影也被嫁接到跨文化的语境中,黑泽明曾将《麦克白》和《李尔王》改编成影片《蜘蛛巢城》和《乱》,在战国时代的日本城池中表现莎翁作品的人文精神。中国也有两部基于《哈姆莱特》改编的电影,一部是冯小刚的《夜宴》,一部是胡雪桦导演的藏语版的《喜马拉雅王子》。

“一个人总是不知不觉就熟悉莎士比亚了。”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简·奥斯丁借书中人物之口道出莎士比亚在当时的普及性。《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故事发生在1811年,莎士比亚死后近200年,而简·奥斯丁,这位莎翁的老乡,在书中暗示莎士比亚仍是“我们”的同代人。美国学者马乔里加伯曾在她的著作《莎士比亚与现代文化》中指出“莎士比亚的永恒性在于他的适时性”,所以虽然莎士比亚生存的古典时代消逝了,但他的作品却顺利的被现代文化接受。而就在现在的英国,一个为了纪念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的,重写莎士比亚出版项目正在进行中。若干颇有名气的作家们各自领取一本莎翁的作品进行重新写作。出版商强调“这些新经典一方面将会遵循原作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会给予再创作者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

在漫画与广告中,莎士比亚的元素也是无所不在。美国DC漫画公司旗下的《绿箭》系列故事就常被粉丝质疑借鉴于《哈姆莱特》,日本则有专门的莎士比亚漫画类别,这类漫画在向韩国和欧美推销时总是最为抢手。莎士比亚的台词也常被巧妙的应用到于广告,杀死了国王的麦克夫人为了摆脱罪恶感而喊出的“洗掉吧,这该死的污点!”,被用于去污剂、痤疮膏、半导体清洁技术,甚至是遮瑕笔的广告中。

实际上,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娱乐,莎士比亚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英语世界中,“莎士比亚”甚至成了一个形容词,它或者表示伟大的,或者表示不幸的,可以形容那些和莎士比亚完全无关的人与事。莎士比亚和当下生活无缝衔接的又一力证,是在这个重商主义的年代里,莎士比亚的戏剧甚至被用来教授企业高管经商之道,马乔里加伯的《莎士比亚与现代文化》写到最激励商业领袖的是《亨利五世》,因为其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个领袖,让一个团队产生凝聚力,并克服了看起来根本无法克服的困难。

(选自《新京报》2014年04月20日版,有删改)

1.下列有关莎士比亚被消费的现象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电影《寻找理查三世》用半戏剧半记录的手法,夹叙夹议地拍摄了帕西诺和美国演员排学莎翁剧本《理查三世》的整个过程。

B.美国学者马乔里加伯曾在她的著作《莎士比亚与现代文化》中指出“莎士比亚的永恒性在于他的适时性”。

C.目前英国开启了名为纪念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的重写莎士比亚出版项目活动。

D.马乔里加伯的《莎士比亚与现代文化》以《亨利五世》中的主人公为例,讲授企业高官经商之道。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据统计,自莎士比亚的作品《约翰王》问世起,全世界的电影业把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全部进行了改编,总共拍摄了600多部电影。

B.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更是掀起一场改编莎士比亚的热潮,拍摄了许多解构、戏仿甚至是讽刺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影。

C.“一个人总是不知不觉就熟悉莎士比亚了。”小说家简·奥斯丁借助作品中的人物道出莎士比亚在当时的普及性。

D.莎士比亚的台词诸如“洗掉吧,这该死的污点!”,被用于去污剂、痤疮膏,甚至是遮瑕笔的广告中,这是对文学著作的极大侮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至今日,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影视界、出版界、漫画界、广告界乃至商界都被广泛地运用,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B.虽然莎士比亚生存的古典时代消逝了,但他的作品却被现代文化,甚至别国文化接受,如日本导演黑泽明,中国导演冯小刚、胡雪桦的作品。

C.美国DC漫画公司旗下的《绿箭》系列故事借鉴于《哈姆莱特》;日本则有专门的莎士比亚漫画类别,这类漫画深受韩国、欧美读者欢迎。

D.如今,莎士比亚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英语世界中,“莎士比亚”甚至成了可以形容那些和莎士比亚完全无关的人与事的形容词。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陈生弼教,字明允,燕人也。家贫,从副将军贾绾作记室。泊舟洞庭。猪婆龙浮水面,贾射之中背,获之。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生恻然心动,请于贾而释之。携有金创药,戏敷患处,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

后年余,生北归,复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援岸方升,有浮尸继至,则其僮仆。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豁然顿苏。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有二女郎乘骏马来,生不敢前。有男子步驰,似是驭卒,因就问之。答曰:“此西湖主猎首山也。”生述所来,且告之。驭卒解裹粮授之,嘱云:“宜即远避,犯驾当死!”生惧,疾趋下山。

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生与僮潜伏丛花中。忽闻人语纷挐,少间来,曰:“王妃请陈郎入。”生伏地稽首,妃急起拽之,曰:“我非君子,无以有今日。婢辈无知,致佳客,罪何可赎!”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日方暮,妃命生就帐。数十妖姬扶公主交拜。生曰:“羁旅之臣,反赐姻好,实非所望。”公主曰:“妾母,湖君妃子,乃扬江王女。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郎勿以非类见疑。妾从龙君得长生诀,愿与郎共之。”生乃悟为神人。生叹曰:“馈食者谁?”曰:“阿念,亦妾腹心。”生曰:“何以报德?”笑曰:“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

居数日,生虑家中无耗,悬念綦切,乃先以平安书遣仆归。家中闻洞庭舟覆,妻子缞绖已年余矣。仆归,始知不死,而音问梗塞,终恐漂泊难返。又半载,生忽至,裘马甚都,囊中宝玉充盈。由此富有巨万,声色豪奢,世家所不能及。

(选自《聊斋志异·西湖主》,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猪婆龙浮水面            适:恰好,正好

B.生述所来,且告之        馁:害怕

C.婢辈无知,致佳客        忤:违逆,冒犯

D.妃命生就帐              引:领,带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西湖主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分)

①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  ②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 ③即设华筵,酌以镂杯    

④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⑤一门戴佩,常不去心  ⑥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

A 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⑥       D④⑤⑥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生家里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做记室,一次,贾将军射中洞庭湖中的一条猪婆龙,陈生看到猪婆龙的样子很可怜,心生怜悯,请求贾绾放了它。

B.陈生再次经过洞庭湖时遇大风翻船,幸而抓住竹箱得以保命。饥饿难耐之时,得到马夫的帮助,马夫打开包裹,送给陈生食物。

C.陈生被王妃请入。原来,陈生当年救过的猪婆龙是洞庭湖的王妃,陈生因而得到王妃的盛情款待。王妃把侍女赐予陈生。

D.里陈生惦念家人,于是写书信委派仆人送信,以免家人牵挂。他的家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船后,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直到仆人回来,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3分)

(2) 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3分)

(3) 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3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梁归,探诸其家,则生方与客饮,益疑。因问:“昨在洞庭,何归之速?”答曰:“无之。”梁乃追述所见一座尽骇生笑曰君误矣仆岂有分身术耶众异之而究莫解其故。后八十一岁而终。迨殡,讶其棺轻;开之,则空棺耳。(选自《聊斋志异》)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青玉案

无名氏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1.结合全词,分析“针线”这个意象出现两次,起到什么作用?(4分)

2.词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柳永《望海潮》)

(4)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5)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7)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童年,我记忆中最早的印象,是爹爹每天黄昏回家,总给我带一包糖,或是一包花生。那时我已四五岁,爹爹在一家甫货铺做伙计。母亲生下我第三年便去世了,她给我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眉目清秀的清瘦女罢了。   

我七岁进了学校,功课并不顶坏,也不很好。十三岁高小时,一天我和爹爹在路上遇到他小时一个同窗好友(爹爹十五岁时,我的祖父死了,为了养家糊口才停学去商店做事),那人从日本留学回来在北京做事,见了爹爹装着不认识。爹爹回家对我说:“我无论怎样要你上学。”我听了很感动,便从此发奋用功。十五岁高小毕业,我考了第一名,中学成绩从未落过三名后。十九岁中学毕业。我到第三小学去教书。那时爹爹最得意的事,是同我在街上走路,有一个比他高大的儿子——而且在他心中,学问渊博得不得了的儿子——在他身边,是多么可以骄傲的事!可在别人心目中,小学教师前途的希望,能有多少?比南货店伙计能好到哪里去?为了给爹爹争气,渐渐的一个非到大学读书的念头,进了我心里,我只担心爹爹一个人在家太孤单。思谋许久,我终于同爹爹开了口。

“年轻人应该有这个志气,我巴不得你成了名才好。只是到北京读书的费用到哪里去弄?”爹爹慢慢地一句一句说道。

“我在邮局存了一百块钱,足够半年用了。北京那样大地方,人多事繁,一定不难一面找个事做一面念书。”

“恐怕没有这里容易吧?总得细细计算一下才好。”

第二天晚上回来,他拿出所有一百三十块钱给我,我拒不接受:“这都是你的钱,什么时候都用得着,我万万不能拿的。”

“你在外面,举目无亲,不比在家。我要用钱,还可以向朋友借。你要没有钱用,怎么好?尽可有备而不用,断不可用而不备。”

动身那天清晨,他送我到车站。火车开了,他还立在那里。我觉得霎时间他好像老了十岁似的,发也花了,背也驼了,这难道是我的幻想?

我考取了北京大学预科班。果然爹爹的话不错,在北京想在课外弄钱实在不易。况且我在那里一个人也不认识,一半固然是性情孤僻,而一半也是我有意避开人家——我怕与人来往浪费时间,更怕花去那有限的钱,也怕人家笑我寒碜。第二年秋末冬初,钱用完了,我只得经常买窝头充饥,很冷的天气也只穿一件竹布大褂,里面只有一件薄薄的夹袄——冬衣早送当铺了。好几次想自杀,一想到爹爹,又拼命读书。一天,正是窝头也买不起的时候,爹爹给我汇了两百元。他这两百元怎么弄来,我想不出来,写信去问他也不答。次年秋天,他又寄给我一百多元钱。到了春天,我到一家馆任教,暑假我回去了一趟。那时他已把祖传小房卖给了人家,在一个远房叔叔玉叔家借住。三年离别,他实在老了许多。临别时,他又把省下的四十块钱给了我。

以后三年,因没余钱,总未回家。好不容易,毕业文凭终于在手了,我立在茫茫人海的北京城中,却好像立在星月无光的荒野里。学问!学问的无用我那时才知道。我想在社会上得志,第一要有势力——亲戚朋友的帮忙,第二得脸皮厚,学问的有没有满不在乎的。由失望变愤怒,从愤怒陷入了悲观,但为了爹爹,我还得活下去。百无聊赖中,在经济学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不料竟被法学界名宿某巨公看上了。我在他家住了三个月,写了一篇十万字的论文,发表时,虽然署的是他的名字,但末了某公推荐我去某大学当了一百八十元收入的教员。我一听此事谈妥,便给爹爹写了快信,并告他不日我将南下接他。

乘船坐车回家,玉叔见了我说:“你回来得倒快,电报接到了?”

“电报?什么电报?”我惊诧地问。

“你不是接到电报才回来的?你的爹爹……他四天前因重伤风而去的,临去前一天,时时叫喊‘阿本、阿本’。”

我在爹爹的屋里低了头什么也说不出来,什么也想不起来,脑子里转去的只是一团团的黑暗!没有眼泪,只有不能抑制的怨愤。只当我把特意给爹爹买回的花雕酒放在他的灵桌上,眼泪才忽然泉水似的涌下来。

(选自《西滢闲话》)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  

A.作品用第一人称,以爹爹对“我”成功的激励、期盼和无私奉献这一感情为线索,讲述“我”求学“成功”的经历。

B.全文营造出双线结构,“父爱”是明线,“子情”是暗线,以“子情”衬托“父爱”,更显出父爱的深厚。

C.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尤其是对话,塑造了一位含辛茹苦、渴望儿子成功的父亲形象。

D.“我”在北京学成的失意、找工作的不易,让“我”体味到人情的冷淡和势利,生出心灰意懒之情。

E.结尾一段写道“脑子里转去的只是一团团的黑暗”, 表现出当“我”听闻父亲死讯之后惊诧、茫然的感情。

2.车站送行一节,“我觉得霎时间他好像老了十岁似的,发也花了,背也驼了,这难道是我的幻想?”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的作用。(4分)

3.小说中“爹爹”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4.读完这篇命名为“成功”的小说后,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关系。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通过美食,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古老的东方国度。随着首集《脚步》开门红,《舌尖2》24小时讨论量迅速攀至新浪微博话题榜首位,你如何看待这种热捧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50字。(4分)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请从词人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等人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①结合其词作内容;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表达对词人或词作的评价;不少于40字。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补写一句结论。(4分)

自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来,累计有杨振宁等8位华裔杰出科学家获奖。在他们的回忆中,杨振宁说“四岁起文化程度不高的母亲教我认了三千多字”,丁肇中说“母亲不在乎我考试得多少分”,朱棣文说“客厅弄得乱七八糟,母亲从不说我”,钱永健说“母亲给了我宽松的家庭氛围”,崔琦说“不识字的母亲坚持要我上学”,高锟说“母亲让我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度过童年”。由此可见,               

结论: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在其随笔集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钝感力”。书中他以浅近的例子引导读者真正理解所谓迟钝的含义:夏天,人们被蚊子叮咬是常事,敏感的人会觉得被叮的地方非常痒,于是他开始抓痒,被他抓的地方立刻变得红肿起来,如果他继续抓痒,那么很快会溃烂,转成湿疹。迟钝的人只是在蚊子叮咬处拍打一下,也不会觉得特别痒,很快被蚊子叮后的肿块就自动消失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